全称《魏故持节左将军平州刺史宜阳子司马使君墓志铭》;别称《司马景和墓志》;刻制于北魏正光元年(520年),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出土于河南孟县八里葛村;石纵54厘米,横57厘米;志盖长49厘米,横51厘米全志十八行,每行十七字,志盖仅刻“墓志铭”三字。
志盖:墓志铭
司马昞,字景和,以字行之,据志文可知,他被封为“宜阳子”爵号,是晋武帝的八世孙(但据历史记载,其实际为司马懿弟弟的后代)。与《司马昞墓志》同时出土的还有《司马绍墓志》《司马景和妻孟敬训墓志》《司马昇墓志》,合称为“四司马墓志”。1.书体风格:该墓志采用正书书写,书法工整秀雅,既有早期魏碑方峻质朴的意趣,又渗入南朝书体潇洒清秀的神态。结体上隶意较浓,取横扁之势,笔画线型优美、姿态随意自然。2.笔法特点:笔法清晰可见且简练规范,点画多方起圆收,转折多方切亦有圆转,流露出自在柔美之感。多数笔画提笔快行,颇似唐欧阳询笔法。1.现状:原石出土后几经辗转,最终下落不明。现所传拓本大多为冯敏昌翻刻本,原拓本十分罕见。2.价值:北魏《司马昞墓志》不仅是研究北魏历史、文化、书法的重要资料,也是北魏墓志书法中的精品,对后世书法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同时,它也促进了清代碑学的兴盛,催生了一批书法名家。【1】魏故持節左將軍平州刺史宜陽子司爲使君墓誌銘。君諱昞,字景和,河內溫人也。晉武帝【2】之八世孫,准南王播之曾孫,魏平北將軍固州鎮大將魚陽郡宜陽子興之子。先室屯離,宗【3】胤分否,乃祖歸國,賞以今爵。弈世承華,休榮彌著。君有拔羣之奇,挺世之用,神風魁崖,機悟【4】高絕。少被朝命,爲奉朝請牧王主簿員外散騎侍郎給事中,從〓驤府上佐,遷楊州車騎大【5】將軍府長史,帶梁郡太守。在邊有暐略之稱。轉授清河內史。此郡名重,特以人舉。不幸遇疾,【6】以正光元年七月廿五日薨於河內城。朝廷追美,紹贈持節左將軍平州刺史。非至行感時,【7】熟能若此。以庚子之年玄枵之月廿六日丙申葬於本鄉溫城西十五都鄉孝義之里。刊石誌文而爲辭曰:【8】君侯烈烈,玉操金聲,高風愕愕,屢歷徽榮。奄然辭往,沒有餘馨,鐫玆泉石,用銘休貞。
[资料参考]
1.百度百科《司马昞墓志》;
2.中国书法网;历代碑帖|北魏《司马昞墓志》;中国书法网 2020-07-03 20:14:14
3.搜狐网;《司马昞墓志铭》,北魏墓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开唐人欧楷之先河;墨客人文书画 2021-01-09 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