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技术狂奔时代,韧性和信念从何而来 | 春华读书会
文摘
2024-09-29 12:24
中国香港
本期来到
「春华读书会」
的段端推荐了尼尔·波兹曼
(Neil Postman)
的经典著作《技术垄断》
(
<Technopoly: The Surrender of Culture to Technology>
)
。
早在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尚未兴起的上世纪90年代初,波兹曼就开始思考技术对文化的冲击、信息泛滥和唯科学主义。30年后,虽然多数公众不认同其技术决定论,但却对其振臂高呼的人文关怀和情绪价值心有戚戚。
段端作为一个技术乐观派,将关注点放在技术与人文的再平衡、投资的人文价值,和技术狂奔时代的韧性、信念和意义感。
她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在效率上正全面超越人类,意义、情感价值、信念的重要性正在凸显。技术狂奔时代的韧性和信念,更多来自经验和体感。当感到怀疑或虚无,不妨多读历史,从历经沧桑的组织和文明成果中寻找力量;同时回归与人的连接,真切感知向上的生命力。
以下是段端的访谈分享:
Q:
为什么向大家推荐这本书,说说你印象最深或者最有感触的1-3个点。
段 端
我其实是个技术乐观派,坦白说作者对技术的部分观点我并不同意,但我依然认为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经典著作。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是这本书的前瞻性。
波兹曼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尚未兴起之时就预见到技术可能对文化产生的影响,使得他被称为“时代先知”。很多论述在今天都是发人深思的,比方说普通人更容易被窃取隐私,更加对自己的决策感到困惑,更加沦为数字客体,在泛滥的邮件和信息中挣扎,
成为广告商和政治组织猎取的对象。
二是作者提醒全人类反思的问题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作者核心的一个警示是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平衡,不要忘记科学不是产生真理的唯一体系,不要让效率崇拜充满人生的每个场域。
我们这代人的成长环境是非常崇尚科学的,而且很多90后、00后可能一生下来就拥抱了互联网,所以作者的一些观点初读让我惊讶,慢慢回味才能体会其中的深意。
比方说,为了对付新的信息,就需要增补控制机制。但新的控制机制本身就是技术,它们又反过来增加信息的供应量。当信息的供应量无法控制时,个人的心宁神静和社会生活的宗旨就必然会普遍崩溃而失去防卫。
抛开他的“技术决定论”,我想现代人类普遍体验到一种过载和失序,让大家在读这本书时产生共鸣。
书中有一个细节,我印象很深。波兹曼是一个印刷文化人,他坚守印刷文化,警惕电子文化对文化素养的侵蚀。他终生只用钢笔或铅笔写字,从来不用打字机和计算机。
我想今天的多数人与波兹曼对技术、宗教的态度都大相径庭,但所有人都可以从他的观察中获得启发和提醒,这就是经典作品的魅力。
Q:
本书的核心概念就是“技术垄断”,尼尔·波兹曼把人类技术发展分为“工具使用文化”、“技术统治文化”、“技术垄断文化”三个阶段,分享一下你的理解。
波兹曼在1992年对于“技术垄断”的观察今天是否已在全球成为现实,还是你作为一个技术乐观派并不同意他的观察?
段 端
波兹曼认为,工具使用文化从远古到17世纪,技术统治文化滥觞于18世纪末瓦特蒸汽机的发明(1765)和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发表(1776),技术垄断文化滥觞于20世纪初。
在工具使用文化阶段,人和技术的关系大体上是友好的关系。他认为,此时工具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比较好地服务于人的需要。到了技术统治文化时期,技术和人的关系开始逆转,但并未完全颠倒过来。到了技术垄断时期,技术与人的关系几乎就完全颠倒过来了,就出现了作者批判的科学至上等等现象。
波兹曼认为,技术垄断的现实威胁是:信息的失控、泛滥、委琐化和泡沫化使世界难以把握。人可能沦为信息的奴隶,可能会被无序信息的汪洋大海淹死。
我想,今天技术确实扮演着日益重要、关键的角色,在全球都是如此,而不是像波兹曼当时认为这是美国特有的现象。但是,我认为还是要辩证地看“科学至上”和技术崇拜。
一方面,在医学科技、能源科技等很多领域,我想多数人同意,技术进步是好的。虽然波兹曼嘲讽祷告被青霉素替代,但我想多数人会选择循证医学而不是生病后祷告。
另一方面,与文艺、审美、社交相关的很多技术,确实给人类带来新的困惑和挑战。但我依然认为这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人类的组织能力、治理能力没有跟上技术的发展。我们要警惕的不是技术发展本身,而是技术与人文精神之间的鸿沟。
所以,我觉得,技术确实在改变世界,在让世界进一步加速、扁平,但我不同意“文化向技术投降”,文化有它自身的生命力,更多是我们需要给予文化、人文精神更多关注。
另外,有趣的是,波兹曼批判的“技术垄断”现象也存在地区差异。新技术似乎在中国、美国更容易高歌猛进,欧洲则更为审慎一些。
背后的原因也很值得讨论。中国在近代历史中的挫折和屈辱,很大程度上与科技落后有关,所以今天科学在中国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这是有历史原因的。从经济角度,中国在很多行业想要追赶先进国家、弯道超车,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Q:
波兹曼媒介批评三部曲中另一部《娱乐至死》更为有名,他当年担忧的电视、电脑等媒介技术事实上今天已经退出学界讨论核心。
在《技术垄断》出版后的30多年,技术既影响、冲击着文化,也在传播、创新着文化。相比波兹曼,你对这些影响是更乐观还是更悲观?
段 端
作为技术乐观派,我肯定是更乐观的。
如何理解我与作者的差异呢?第一,波兹曼作为学术精英,理应对新生事物、时代浪潮保持警惕和反思,而创投行业的重要角色就是支持新兴技术成长,这才能造就各司其职的技术话语生态。
第二,作为年轻人,乐于接受新鲜工具,更能体会技术赋能表达和创作的力量,更加离不开技术带来的生活便利。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中国乃至全球互联网对技术的反思和不满都更多了。我觉得,一方面是因为,技术造富效应式微,或者普通民众在技术造富中有更强的相对剥夺感;另一方面,确实与波兹曼所说的人文关怀不足有关。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在效率上正全面超越人类,意义、情感价值、信念的重要性正在凸显。
Q:
波兹曼强调他并非反对技术,而是提醒每一种技术都既是包袱又是恩赐,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同在的产物。
随着大国科技竞争、商业竞争烈度上升,这种呼吁似乎显得苍白无力,在技术狂奔时代,谁可能承担反思技术的角色?
段 端
我觉得大国竞争和商业竞争是一个很重要的环境因素。就像孙中山所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技术浪潮是无法抵抗或者逆转的。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达成技术与人文的再平衡。
我们能看到学界、政界、业界都在思考技术伦理和技术监管。同时,我感觉大众也在从实践中自发地产生朴素的反思意识。比方说,在B站,观众反思技术形式难以掩盖的内容实质匮乏;比方说,大家开始讨论只看数字不见温度的教育方式。
用后视镜看,近十年对人类文化影响最大的技术可能是社交媒体,但人工智能的影响还没有显现,我既希望人工智能会对人类文化产生更大影响,同时也希望,人类能更有准备、更有觉察意识、更富人文关怀地进入那个新的文化时代。
Q:
作者认为要用人文教育和道德关怀来对抗技术垄断,你同意吗,AI时代如何做到技术与人文的再平衡?春华一直相信投资未来,技术创新应当为人类增添福祉、解决问题,投资机构可以在其中发挥什么样的角色?
段 端
我非常同意,但坦白讲,平衡之道是全人类都还在探索的议题。
我能想到的是,作为投资机构,我们可以更多关注创业者的人文价值而不仅仅是效率数字,这也是我们ESG投资一直努力的方向,环境、社会效益、治理其实就是波兹曼时代所说的人文价值的一种现代阐释。
其次,纵使公众对技术的文化冲击有不同理解和价值选择,投资能源转型、医学进步、应对气候变化,争议是不大的。我们依然可以在最大公约数认可的领域有所作为。
Q:
波兹曼在书的结尾给出了他的解法——做抵抗技术垄断的爱心斗士
(Loving Resistance Fighter)
,以及诉诸于教育,你觉得这是可能的吗?他提出的爱心斗士十点策略对你是否有启发?
段 端
我认为波兹曼提出的这十点策略对现代人的身心健康,尤其是理解情绪价值还是很有启发的。
他认为,抵抗美国技术垄断的斗士应该:
(1)除非知道民意测验里设计的是什么问题并为何这样问,否则就不理睬民意测验;
(2)不接受效率是人际关系最优先目标的思想;
(3)摆脱对数字魔力的迷信,不把计算当作替代评判的充足根据,也不把精确的计算和真理画等号;
(4)不让心理学或任何“社会科学”占据优先的地位,不让它们排挤常识里的语言和思想;
(5)至少对所谓“进步”观念抱怀疑态度,不把信息和理解混为一谈;
(6)不认为老年人无关紧要;
(7)认真对待家庭忠诚和荣誉的意义,准备伸手去接触人时,期待他人也有同样的需要;
(8)认真对待宗教的宏大叙事,不相信科学是产生真理的唯一体系;
(9)理解神圣和世俗的差别,不会为了追求现代性而漠视传统;
(10)钦慕技术独创,但不认为技术代表了人类成就的最高形式。
我觉得,无论从教育体系还是个体的角度,都更应该强调对科技之外体系和价值的谦卑,否则在数据、海量的信息、效率恐慌面前,很容易产生怀疑和虚无。
Q:
现代人类面临的多数焦虑都是信息、技术所无力解决的,其中很大一部分焦虑甚至正是信息泛滥过载、技术替代人类导致的。除了书中提到的宗教,当代人的韧性、信念和意义从何而来?
段 端
我觉得这是波兹曼最重要的一个洞察。虽然技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人类的韧性、信念往往是技术给不了的。今天大家都在讨论宏观的不确定性、压力和寒冬,纯然的技术和数字似乎越来越无法给大家提供意义感和信心。
我认为,
技术狂奔时代的韧性,更多来自经验和体感
。
经验就是说,我们要去读历史,从历史中了解人类和不同民族在潮起潮落中的经验和智慧,从历经沧桑的组织和文明成果中寻找力量。体感是指,要越过技术工具,回归人性,回归与人的连接,这样才能真切感知那种向上的生命力。韧性和意义就会产生。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NDMyMTE0MA==&mid=2247487879&idx=1&sn=e080722cd06dc19e87afa35292c2078b
春华资本 Primavera Capital
春华资本集团成立于2010 年,由知名经济学家胡祖六博士创立,是一家全球性的专业投资管理机构,在北京、香港、硅谷和新加坡设有办公室。
最新文章
春华获评投中2024年度「中国最受LP关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op 30 | 春华头条
春华入选《21世纪股权投资竞争力研究案例》| 春华头条
胡祖六对话迈克·斯宾塞:中国经济破局的当务之急 | 春华Eureka
胡祖六对话马凯硕:中美竞速驶入“发卡弯”,全球政治到了变局关键 | 春华读书会
春华汪洋:PE防范风险首要在于识别优秀企业 | 春华头条
胡祖六博士在世界经济论坛刊物发表联合撰文《珍视自然资本》| 春华Eureka
春华2024年全球投资峰会圆满落幕 | 春华头条
技术狂奔时代,韧性和信念从何而来 | 春华读书会
胡祖六:消费支出是我观察中国经济最关注的指标 | 春华Eureka
「当潮流消费变成数字劳动与表演」 | 春华读书会
春华创始人胡祖六再次入选「投资界TOP 100」投资人 | 春华头条
信迈医疗肾神经标测/选择性消融(msRDN)系统获NMPA批准上市 | 春华Family
国内首份婴幼儿消化不良非药物干预共识发布 美赞臣效果获专家认可 | 春华Family
春华获评行业机构多项年度荣誉 | 春华头条
「愈合中美关系的创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春华读书会
补短板只是短期策略,锻长板才是长远战略 | 春华读书会
春华资本胡祖六:创业者要记住,唯一的不变是变化本身
春华助力锦欣福星康养携手北森控股,聚才引智共绘康养新篇章 | 春华Family
未知君:微生态制药与AI天然契合,已闭环验证 | 春华Pivot
胡祖六:新经济增长动力将逐渐抵消房地产调整的影响 | 春华Eureka
「草台班子是创业的必经之路」 | 春华读书会
春华入选投中2023年「中国最佳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多个年度榜单 | 春华头条
春华多个团队及个人荣获行业年度荣誉 | 春华头条
First in Class!春华被投鞍石生物伯瑞替尼获批脑胶质瘤领域新适应症 | 春华Family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