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祖六博士表示,当下,投资中国的趋势仍然存在。十年前,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绝大多数产品属于中低端的制造业。而今,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强国,不同的是,高科技产业链占比增加至全球的32%。
在被问及观察中国经济时最为关注的经济指标是什么时,胡祖六坦言,他最看重的是消费支出指标。中国GDP体量高达十几万亿美元,观测维度众多,短期和长期的CPI、PMI等等都是重要切入点。但是,当下真正困扰中国经济的是消费者是否拥有对未来的强烈信心,尤其是广大中产家庭的消费支出。
“9月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两天前,中国央行也宣布降准、降息等一系列货币政策,给A股和港股注入强心剂,成效初显。”胡祖六表示,毫无疑问,当谈论中国的投资机遇和风险时,宏观经济影响着金融市场的方方面面,是无法回避的话题。
此前,2024年夏季达沃斯期间,胡祖六博士在接受彭博新闻采访时也强调,中国的经济增长动力正在从过去的人口红利、房地产转向人才红利、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生物科技正在激发不同行业的新潜能。只要有开放的、稳定的政策环境,增强消费者、投资者、企业家的信心,民营经济、消费、创新的潜力都将被激发出来。
在今年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胡祖六博士亦提及,中国经济还有很多潜力没有充分释放,“尽管增长势头不错,跟我们的潜力还是不匹配的,还有一些因素需要注意。第一就是我们的信心。信心包括所有参与者的信心——消费者的信心、投资人的信心,各方面是否在显著改善。”
作为投资人,胡祖六博士也阐释了他关注的投资主题。“中国经济如此庞大,老龄化进程也在加剧,未来中产阶层将在医疗保健和服务上支出更多。此外,气候转型、能源转型也是热门投资领域,在可再生能源赛道,从风能、氢能到电动汽车、储能,中国是无可争议的全球领导者”。
对于中国企业出海话题,胡祖六表示,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成为全球企业,也势必将面临贸易壁垒的挑战。幸运的是,东南亚各国仍欢迎中国企业的到来,渴望与中国合作。欧洲、南美洲许多地区普遍比美国更容易接纳中国企业,中国投资将成为当地可靠的长期资本。
同时,中国企业需要选择更为适合自身的出海发展目的地。胡祖六指出,地理位置选择尤为重要,不仅要确保中国企业在产品、技术方面存在优势,还需在多元文化、语言的环境中拥有敏感度,建立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