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灵魂,为什么都与植物有缘?

学术   2024-11-13 09:00   吉林  

202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说:“我相信人类应该是植物”
这句听起来或矫情,或夸张的话,却在很多经典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得到很好的验证。

比如,梵高以土豆反映穷人的生活,以向日葵象征自己的精神,以鸢尾花表现自己的心灵;泰戈尔以夏花比喻生命的绚烂,以秋叶比喻死亡的静美;
这种对植物近乎于信仰的热爱,在现代中国是相当罕见的,但在中国古代却相当普遍。

比如,《诗经》之中有大量关于植物的描写,并且总是将植物与人联系起来,使植物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以青竹象征高洁,梧桐象征吉祥,松柏象征坚韧不拔,花椒、木瓜等果实象征爱情和丰收‌。

这是因为,周代的人远远要比今天的人更崇尚自然,更信仰上帝,植物就是大自然或上帝的一种象征,咏唱植物就是出于对大自然和上帝的敬畏之心;先咏唱自然之物,再以人的事物去与之比较、联系,彰显的恰恰是现代人求而不得的“天人合一”。



美好的灵魂,确实都与植物有缘。

这样的传统,也体现在后来的诗歌之中,比如人们都耳熟能详的唐代诗人孟郊写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非常平铺直白的一首诗。然而诗中“寸草”二字所指的草,到底是什么草,现代人却并不知道。很多人都以为是普通的小草,但实际上却大错特错。路边随处可见的野草与母亲之间,根本没有任何联系。

据当代作家袁明华在《植物先生》一书中的说法,《游子吟》中提到的草,就是萱草(黄花菜)。古人常以椿树比作父亲,因为椿树长寿,常以萱草比作母亲,因为萱草又名忘忧草,有无忧无虑的含义,因此古人常说的“椿萱并茂”就希望父母都健康长寿的意思。


萱草(黄花菜)


可以说,椿树就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父亲树”萱草就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母亲花”。明白了这一点,《游子吟》中的最后两句话就清清楚楚了:母亲多年的恩情,完全不是一束母亲花所能报答的。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这其实是一整套文化系统,并且这部分文化是传统中最美好、最温馨的那一部分。可惜,这也是被抛弃的最彻底的那一部分,现在谁还会把萱草(黄花菜)当做礼物送给母亲呢?

为什么如此温馨,又可以塑造美好灵魂的文化,会被我们无情地抛弃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近代以来,我们为了毅然决然地抛弃古代那些如裹小脚、弃婴、下跪等文化糟粕,同时也抛弃了一些原本很优秀的文化,比如诗歌、绘画、雕塑、建筑、博物学等。“倒洗澡水的时候,不小心连小孩一起扔了。”

“现代病”的很多症状,比如言语粗鄙、行为极端、精神空虚、审美水平急速下滑等,都与这些联结生命的文化缺失有很大关系。

中西文化中,有大量通过动物和植物等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生灵,充当联结人类与自然、与上帝之间的“使者”,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与宇宙之间的和谐相处,同时培育自身美好的灵魂。


这种特殊的“生命联结”,是尊重自然、敬畏上帝的体现。因为存有敬畏之心,所以才有耐心去写好一首诗,画好一幅画,塑好一座造像,建好一座庙宇;因为存有这种敬畏之心,一个人的灵魂才会越来越美好。

这种特殊的“生命联结”,很多时候就是通过植物来实现的,那是人与上帝之间神秘又真诚的交流。因此,想要抵御“现代病”的种种乱象,让真善美丰裕灵魂,最简单、直接的途径,就是了解植物、亲近植物、热爱植物。袁明华老师的《植物先生》系列,正是这样一套形式与内容俱佳,适合家庭共读的作品。



打开《植物先生》系列,可以跟随作者的脚步,在神游世界,踏遍中国壮美山川之旅中,体验植物与节气的“一唱一和”——植物不仅与生活密切关系,更与人类心灵气脉相连。

比如,在第一辑中,作者借用作家马原的话说:“对本质的任何探求,比不上从头顶轻轻飘落的一片树叶,比不上在墙角偷偷开放的一朵野花。”



本书的设计师许天琪老师,更是天才般地将蜡梅、白玉兰、油菜花、桑树、枫杨树、合欢树、蜀葵花、无患子等二十四种植物的纤维或果实,制作成包含“真实植物”的二十四种花草纸,同时配以二十四幅对应植物手绘国画,这一匠心独具的设计,不仅让《植物先生》一出版就斩获2020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更让植物唤醒灵魂之美的哲学,得以生动再现。不过略有遗憾的是,人们往往惊叹于书籍的制作工艺和装帧水平,却忽略了内容的内在之美。


第二辑同样如此,甚至更进一步,少了一些科普气息,多了一层浪漫诗意。作者以敬天惜物、不时不食的态度,展现水芹、杨梅、香椿、马兰头、落花生,以及前面提到的萱草(黄花菜)等二十四种时令植物与中国文化的密切联系,直通庄子、白居易、刘禹锡等古人的灵魂深处,阐明《诗经》《红楼梦》等著作中植物的神秘含义,‌堪称人与文化、与自然浑然合一的完美见证,足以唤醒中国当代人内心最深处的乡愁。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第二辑中的二十四幅插画,是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雕版印刷技术制作而成,由国家非遗传承人陈义时工作室监印雕版,多版套色,渐变晕染,一刀一凿无不用心,一刷一印无不出彩,风格细腻雅致,有浮世绘的风范,又兼具古代文人的儒雅,非常具有珍藏价值。


▲《物先生》系列礼盒版

但还是那句话,《植物先生》系列内容更为可贵,已经有一定传统文化素养的成年人反而更容易忽略这一点。如果将这两本书送给孩子,作为他们了解植物、培养“生命联结”的礼物,应该能起到任何其他书籍都无法达到的作用。

正如作者袁明华先生在一次采访中谈的那样,这两本书的价值不在于作品本身,而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让读者,尤其是让孩子通过认识一部分与生活高度相关的植物,走进广阔的植物世界,从这个路径中唤醒文化生命,提升审美水平,从而滋养心灵,培育美好的灵魂。

为此,诚挚推荐这套《植物先生》,每个想亲近自然,升华灵魂的人都值得拥有,更适合作为送给孩子的文化礼。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杨奎松 | 历史系新生推荐阅读书目
近代史最容易忽视的四个视角
激荡二十年 | 两千年帝制的终结
从辛丑到辛亥:晚清最后十年
杨天石:“竭泽而渔”的秘档追踪者
民国的三枚切片:幻象、表象、真相
本书堪称“断货王”,有位书友已陆续送给朋友多本珍藏
张宏杰:看着秦晖老师远去的背影,我为清华的学生感到惋惜
重建历史的公信力,需要杨奎松、沈志华这样的史学家
多数人选择站在赢的一边,而他选择站在常识和良知一边
跳出传统的革命叙事和政争视角,重看1944-1950的中国命运
 超越意识形态,揭示历史真相:“惟有他才能写出这样有深度、有内幕的书”

近现代史论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协助学术资源书籍查找,关注史学动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