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地理学经典之作 |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第3版增订本)》出版

学术   2024-11-14 09:00   吉林  

★ 军事地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中国史研究动态》《上海书评》专文推荐。豆瓣热门战争图书TOP5,二手书曾炒至近千元!

★ 资料翔实,论证严密,历述汉中、寿春、襄阳等近20处影响历史进程的战略要地,73幅地图、近70万字精辟阐释,继承并发展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理念,以动态的眼光、详尽的考证审视从先秦至宋元千余年间兵家必争之地的沿袭与演变。

★ 宏观与微观研究并重。纵横舆地间,解析军事地理中的帝国文明;洞悉成败事,演绎冷兵器时代的权力游戏。

★ 内容全面升级,正文修订百余处,新增《秦、西汉王朝“以关中制山东”的对内防御战略》《晋阳与北朝后期的东西战争》两章,扩充9.1万字、116页,地图由22幅增至73幅。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第3版增订本)

作者:宋杰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品方:记号Mark
页数:848
定价:180
装帧:精装
ISBN:9787571442019

责任者简介

宋杰,1952年1月生,北京市人。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留校任教。后师从宁可教授研习秦汉史及古代军事地理,获得博士学位。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九章算术〉与汉代社会经济》《先秦战略地理研究》《中国货币发展史》《汉代监狱制度研究》《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汉代宫廷居住研究》等,并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内容简介

战争,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其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受地理形势的影响。在大规模战争里,某个或某几个地区由于位置的重要,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热点,它的得失对战局常常具有决定性作用,这种战略要地在军事地理学中被称作“枢纽地区”。

本书上起三代,下迄南宋,对三代之甘、管,秦汉之荥阳及敖仓,三国的合肥、濡须和汉中,北朝至唐中叶的河阳三城,南宋末年的襄阳等枢纽地区进行了细致探讨,并由此出发,对战争的策略、部署、路线等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作者以历史地理学家之卓识洞见,论述历代将领之得失,探究战争胜负背后的成因。同时,书中还探索了枢纽地区的分布和变化问题,以中国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研讨各个时期兵家要地的转移情况,剖析其中的社会背景与原因。

此次增订本在对已有内容进行必要修订的基础上,新增《秦、西汉王朝“以关中制山东”的对内防御战略》《晋阳与北朝后期的东西战争》两章。同时,我们将地图增加至73张,以方便读者。

目录

前 言 1
导 言

一、兵学中的“衢地”—枢纽地区
二、我国古代战争的地域分类和锁钥地点
三、对内地战略枢纽形成原因的分析
四、战略枢纽与首都和基本经济区的关系
五、我国古代枢纽区域地位价值的演变


第一章 郑州在三代战争中的枢纽地位
一、“甘”地与夏初军事冲突的地理背景
二、“韦”地对商汤灭夏作战方略的影响
三、“阑(管)邑”与武王伐纣的战略部署
四、周初洛邑的兴建与枢纽地区的西移


第二章 夏、商、西周的经济区划、政治格局与国家战略
一、东亚大陆在三代时期的地理形势
二、从地理角度来看三代建立、巩固国家的战略活动


第三章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郑
一、诸侯争郑的历史演变
二、诸侯争郑的原因
三、郑国对盟主承担的义务
四、列强为争夺、控制郑国而采取的策略与手段
五、春秋后期争郑战事的沉寂


第四章 春秋地理形势与列强争夺中原地带的战略
一、春秋时期中国政治力量的分布态势
二、春秋战争之地域分析
三、从地理角度所见列强争夺中原地带的战略
四、余 论


第五章 魏在战国前期的地理特征与作战方略
一、三家分晋后的魏国疆域及其主要特征
二、从战国前期魏之用兵方向和次序分析其地缘战略
三、从地理角度分析魏国的战略失误


第六章 战国中叶秦、齐、楚诸强对“天下之枢”韩、魏的争夺
一、韩、魏两国的枢纽地位和战略价值
二、列强争夺韩、魏的政治、外交斗争
三、从地理角度分析齐、秦、楚的进攻战略


第七章 秦对六国战争中的函谷关和豫西通道
一、战国中叶的地理形势与函谷关、豫西通道的重要军事价值
二、范雎献“远交近攻”之策以前,秦在豫西通道沿线的作战方略
三、战国后期秦军主攻目标的改变与进兵路线的转移


第八章 敖仓在秦汉时代的兴衰
一、敖仓出现的历史背景
二、敖仓对关中、山东势力军事影响的异同
三、东汉敖仓军事意义的削弱
四、敖仓在魏晋南北朝废置的原因


第九章 秦、西汉王朝“以关中制山东”的对内防御战略
一、秦与西汉的基本经济区—关中
二、秦与西汉“以关中制山东”战略的具体内容
三、“以关中制山东”战略的成败与终结


第十章 合肥与曹魏的御吴战争
一、孙吴在合肥—寿春方向的历次进攻战役
二、合肥在军事上备受重视的原因
三、曹魏防守合肥的兵力部署与战略的演变


第十一章 孙吴的抗魏重镇——濡须和东关
一、吴国所置濡须督将考述
二、孙吴在濡须驻军的人数
三、濡须守军的兵力部署
四、魏、吴在濡须地区的历次攻防作战
五、濡须地区在军事上备受重视的原因
六、结 语


第十二章 孙吴武昌又称“东关”考
一、对太和二年孙吴“东关”地理位置的疑问
二、三国有三“东关”,贾逵所向之“东关”乃武昌
三、“东关(武昌)”名称来历的探讨


第十三章 蜀国在汉中的兵力部署与对魏战略之演变
一、汉中郡的地理特点及战略影响
二、蜀国对魏战略与汉中兵力部署之演变
三、汉中对蜀、魏两国作战影响之区别


第十四章 东晋南朝战争中的寿春
一、寿春战略地位之分析
二、寿春的城防与周边要戍
三、南北双方在寿春地区的水战
四、余 论


第十五章 河东与两魏周齐的战争
一、“河东”地望及其历史演变
二、河东区域的地理特点
三、北魏分裂后的军事形势
四、西魏弘农、沙苑之战的胜利与军事形势之变化
五、西魏巩固河东防务的措施
六、沙苑之战后东魏(北齐)对河东、汾北的反攻
七、从地域角度分析西魏(北周)进攻战略的演变


第十六章 晋阳与北朝后期的东西战争
一、高欢以晋阳为军政中心的战略布局
二、东魏由晋阳南下的主攻路线与西魏之防御对策
三、西魏、北周主攻河洛却忽视晋阳援军的挫败
四、北周东征转向晋阳与最终胜利
五、结语


第十七章 北朝至唐中叶的河阳三城
一、河桥的由来
二、河阳三城的建立
三、河阳三城的修筑原因与战略影响
四、西魏(北周)攻取河阳的战略演变
五、隋朝的河阳
六、隋末唐初战争中的河阳
七、唐朝前期的河阳
八、安史之乱中的河阳三城
九、五代以后河阳战略地位的衰微


第十八章 隋末唐初战争中东都洛阳的防御部署

一、隋朝政府对洛阳的军事防御部署
二、隋王朝以东都为战略防御枢纽的原因
三、从地理角度分析隋朝东都防御部署的弱点及失败原因


第十九章 蒙古灭宋之役中的襄阳
一、襄阳的地理环境与军事价值
二、南宋在蒙古灭金之后的防御部署
三、窝阔台时期蒙古的南征与襄阳防务之废弛
四、蒙哥的征宋之役与襄阳防务之复振
五、蒙古南征战略的再次调整与进攻襄阳的谋划成功


附一 三代的城市经济与防御战争
一、夏、商、西周时期的防御战术
二、三代作战不据城防守的原因
附二 战国秦汉的“陷陈”
一、“陷陈”的含义
二、“陷陈”的起源
三、汉代的“陷陈”部队及其战术


近现代史论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协助学术资源书籍查找,关注史学动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