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碌有为:把历史放到显微镜下,能够发现什么?

学术   2024-11-22 09:01   吉林  


▲李积利油画《老茶馆-成都彭镇》
一百年前,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借疯人之口喊出那句振聋发聩的话:满眼中国史,竟是一部“吃人史”。他痛斥的是所谓封建仁义道德对人的戕害。
当我们再次审视中国历史,还会发现另一种“吃人”。
翻开从前的史书、历史教材,我们读到的多是“帝王将相的励志史”,“国家更迭的战争史”,至于普普通通、活生生的人活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下,过什么样的生活,几乎一片空白。
如想了解古代人真实的生活和社会风貌,宋代人的《清明上河图》提供了一些市井图景。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也深入刻画了一百年前的京城市民如何生活、社会变迁何等摧残普通人。
但大多数时候,历史并不会如此书写。我们悲哀地发现,四五千年来的普通人,要么被历史“吃掉了”,要么成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万骨”,有时甚至连一个数字都算不上。总之,普通人的社会生活踪迹难寻。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状况?
从前的史官,既没有责任写,也缺少那种情怀;如今的历史学家,既缺少这种意识,也大多不愿意做那样的学问。
年轻的历史学者们受到的是类似这样的训诫:“只有做重大题材,才可能成为杰出(出名)的历史学家”。
而直到成都人王笛一系列专注普通人和基层社会的历史作品问世,我们才摆脱了历史窠臼的层层遮蔽,洞见到某些真实却不为人知的历史:
· 通过《袍哥》,王笛为1949年之前活跃于四川的这一民间秘密社会立传;
· 通过《历史的微声》,王笛用近40年的读史观察,发现民众的真实声音;
· 通过《茶馆》《那间街角的茶铺》,王笛书写20世纪百年间四川茶馆风貌变迁,一改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没有公共空间的误读;
· 通过《走进中国城市内部》《跨出封闭的世界》等作品,王笛更致力于发现“权力怎样引导甚至挤压地方文化”等带有普遍意义的历史性大问题......

微观史学家 王笛


自1980年起,王笛便因站在微观视角,持续为中国社会和普通人立传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中国微观史第一人”。而《碌碌有为:微观历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与民众》不仅是他40余年微观史研究后的大成之作,更有3大特点不得不提:
●宏观洞见+微观考量,一部“反吃人的历史”:
在《碌碌有为》中,王笛不仅宏观分析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社会、信仰、民间等诸多面相,更不同于大而化之的社会史中的“无人区”,透过“一个村庄如何建立、集市怎样展开、家住山西洪洞大槐树因何而来”等真实事件下的丰富细节,还原出一个个不能青史留名,但却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
●经济政治学+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一本融通视野的微观中国社会史:
本书虽是微观史代表作,却综合运用各学科分析范式,尤其涉足社会史中较少参照的人类学、民俗学视角。
《南方周末》曾高度评价:“这本书自有它的学术企图,可我更喜欢把它作为茶馆的社会史、经济史、政治史甚或日常生活史来读”。
●通俗好读更引人深思:
本书给人的最大感受,是既有无数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之处,又给人发人深省,心有戚戚之叹。
人们能在其中感受到古代百姓的“真实气息”,更能在“权力干涉人们的日常生活后,人们予以回应”等历史细节中,找到自身的存在感,反思如何在“被碌碌无为“的当下,展现出“碌碌有为”的尊严和答案。
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包含《碌碌有为》在内的“王笛作品集”(含签名书),摆脱历史窠臼的层层遮蔽,洞见真实却不为人知的历史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含签名书):

理解传统社会,不仅仅是理解自己的过去,更是为了当下社会转型的健康前路而求知。诚挚推荐阅读“中国社会史”三书(《中国历史通论》《中国社会史》《碌碌无为》)本套装包含一部先知独家好书(《中国社会史》)、笛老师亲笔签名本《碌碌无为》,极具收藏价值。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杨奎松 | 历史系新生推荐阅读书目
 近代史最容易忽视的四个视角
 激荡二十年 | 两千年帝制的终结
 从辛丑到辛亥:晚清最后十年
 杨天石:“竭泽而渔”的秘档追踪者
 民国的三枚切片:幻象、表象、真相
 本书堪称“断货王”,有位书友已陆续送给朋友多本珍藏
 张宏杰:看着秦晖老师远去的背影,我为清华的学生感到惋惜
 重建历史的公信力,需要杨奎松、沈志华这样的史学家
 多数人选择站在赢的一边,而他选择站在常识和良知一边
 跳出传统的革命叙事和政争视角,重看1944-1950的中国命运
 超越意识形态,揭示历史真相:“惟有他才能写出这样有深度、有内幕的书”

近现代史论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协助学术资源书籍查找,关注史学动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