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有三大政治思潮: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保守主义。
然而,相比被广泛熟知的前两者,极少有人能说清,“保守主义究竟是什么”,甚至还望文生义地把它视为“保守派”,进行“批判”或“认同”。
事实上,英美强大繁荣的基因,乃至引导他们在冷战和世界大战中获胜的关键,都是保守主义。因此,每一个当代人,都亟需对保守主义正本清源。
道德真理是永恒的
在东西方的传统中,常有人打着“道德政治”的旗号,以道德领袖自居,侵犯个人自由,践踏法治原则。启蒙理性的扩张,则是让很多人的政治观走向另一种极端,滑向了道德相对主义、道德虚无主义。
但是保守主义主张,一切政治问题,归根结底都是道德问题;如果缺少道德德准则,再完善的法律也会沦为废纸。
保守主义者不一定是宗教徒,但他一定要捍卫某些永恒的、超验的、不容置疑的道德真理,比如不可杀入、不可侵犯他人财产、爱人如己。
二
所以保守主义非常珍视古老的成见、神秘的习俗、直觉的假定,主张自发的、零星的、渐进的进步,反对翻天覆地的、一蹴而就的激烈变革。正如刘军宁所说:不以保守为手段,自由就是过眼云烟;不以自由为目的,保守就是专制保镖。
社会分层是必然的
现代社会崇尚“人人平等”。于是很多人更进一步主张,应该以“社会正义”“照顾弱势”等名义,进行更多的政府干预,实现“结果平等”。
但保守主义主张,人与人在人格、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但每个人生而有各种不平等的属性:文化、禀赋有优劣之分,出身、分工有阶层差异,人类无法、也不该抹平。
最后得到的,只能是一个《动物庄园》式的社会:除了掌权者,所有人都得到平等的奴役。
私有产权是要捍卫的
人性是不可改造的
几千年来,“人性本善”的人性假设,一直主导着国人的政治思想。乌托邦主义思潮被引进后,国人更是相信,人性可以被改造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至善境界。
但是保守主义坚信:人性复杂、不可算计,人性坚韧、亘古不变;任何阶级、种族、时代,乃至制度的差异,都不能消灭善或恶,只是对善或恶的放大。
自由和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任何社会都需要保守自由,也都需要权威来维持秩序。
但两者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体:没有权威的自由就是放纵,没有自由的权威就是专制。有人认为两者不可兼顾,于是转向无政府主义,或是极权主义。
公权力必须要受限的
但是其结果全都滑向了阿克顿的警告——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自由市场是顺应人性的
保守主义是自由市场最真诚的捍卫者,柏克的经济观念与斯密不谋而合:无论政府出于何种理由管制经济,都是违背人性的,其结果必然通往经济崩溃、道德沦丧、真理消亡的奴役之路。
保守主义学者刘军宁说,“一个家庭、一个社会,有怎样的价值追求,就会结出怎样的制度果实。自由价值在人心里扎根,自由的制度就会扎根。”
而现实告诉我们,保守主义扩散到哪里,哪里就有自由、美德、和平与正义。在世界局势、美国政治再次陷入极化狂潮的当下,保守主义也已经在中国登场。
于是很多人开始追问“这些原则我都认同,但是请告诉我,究竟该怎么办?”但其实,保守主义不是一种路线主义,更不是一种宗教信条。比如很多人刻板地认为,保守主义就是反对激进、持守中庸。但保守主义坚持,在捍卫自由时,激进不是恶;在寻求正义时,中庸不是善。
保守主义博大精深,加上政治、信仰、语言等障碍,因此对大多数国人而言,有着极高的门槛。
为此,我们从诸多保守主义作品中,精选了十部代表性最强、翻译最经典、可读性最佳的世界名著,十本书从历史、政治到经济,从观念到现实,帮助你最快速地进入其中,掌握长治久安、繁荣强大的秩序密码。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杨奎松 | 历史系新生推荐阅读书目
近代史最容易忽视的四个视角
激荡二十年 | 两千年帝制的终结
从辛丑到辛亥:晚清最后十年
杨天石:“竭泽而渔”的秘档追踪者
民国的三枚切片:幻象、表象、真相
本书堪称“断货王”,有位书友已陆续送给朋友多本珍藏
张宏杰:看着秦晖老师远去的背影,我为清华的学生感到惋惜
重建历史的公信力,需要杨奎松、沈志华这样的史学家
多数人选择站在赢的一边,而他选择站在常识和良知一边
跳出传统的革命叙事和政争视角,重看1944-1950的中国命运
超越意识形态,揭示历史真相:“惟有他才能写出这样有深度、有内幕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