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一位许久未见面妈妈聊天时得知她已经带着女儿去了香港,我问她女儿的学校怎么搞定的,应该找中介花了不少钱吧?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我全程自己搞定的”。
我能从这位妈妈的语气中感受到一点欣喜和云淡风轻。欣喜应该是真的凭一己之力省下了一笔不小的费用,并且自己在此过程中也把各个学校研究了一圈,也算是摸到了香港学校的面貌和门道。同时也避免了自己在陌生环境中被当韭菜割掉。
云淡风轻倒也是相对的,相对于在香港面对的真实生活,这件事真的也就只能算作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儿而已,照着计划轨迹走总能应对的。
邀请函丨展开动画
移民浪潮
去年开始,港府主动加大了内地人才引入的力度,仅2023年,各项人才引入计划就获批85312宗。2024年更是迎来暴涨,今年1-3月就已经获批20066宗,同比去年增长近20%!
是双向奔赴吗?于香港而言自不必说,但于这批申请者们呢?
他们至少都是在内地有不错的生活的中产。就拿开头我提到的这位妈妈举例: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出任公司高管,在上海也有车有房。不出意外自己和家人在上海会有着体面光鲜的生活。
为何这批中产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远赴香港去挑战未知呢?
上海人+香港人
上海户口这一“奢侈品”是她和孩子天生自带的,靠着上海户口已经能享受到全国顶尖的教育医疗资源了。可是焦虑性恐慌也时刻笼罩着每个上海父母。身边内卷的案例层出不穷,稍不留神就会落于人后。
很多人其实是认清了一个真相:国内卷到极致的应试教育,主要作用是选拔,而不是培养。娃能不能考上满意的学校,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水涨船高这个道理是所有人都懂的。这样的教育模式,很多人也是不置可否。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在未来掌握更多主动权,并能维持住自己好不容易挣来的局面。
相比起直接举家移民北美或澳洲,斩断国内生活来逃避内卷,香港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是一种妥协和折中。一方面,香港真正国际化的环境,能够给子女有更加多元的选择:
👉通过香港永居身份参加DSE考试申请香港本地优质大学、国内一流大学、海外名校;
👉香港身份还可以参加港澳台华侨生联考,这个难度可比直接参加内地高考要低多了;
👉直接走国际教育路线,享受比内地纯正得多的国际教育资源,利用香港身份作为跳板可以跳得更远。
中产输不起,所以“进可攻退可守“的选项对似乎是一个最优解。这位妈妈也是想给孩子叠加”上海人+香港人“的双重buff罢了。
并非坦途
很多中介也抓着这些点大肆鼓吹,把香港包装成了“极乐世界“,似乎只要迈出这一步就万事皆成。
然而人生本是修罗场,生活处处可以是炼狱!身份到底不过一张纸,总不能当饭吃,日子还是要实实在在过的。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对于任何家庭而言都是一次冒险,从前人那里多吸取一些经验教训,多方辩证思考,审慎决策方为正道!
本周日 下午14:00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妈妈亲自现身,讲述她的故事:
👉下这步棋的全方位考量……
👉赴港规划的必知细节,稍不留神身份搞不定!
👉毫无经验必当韭菜!全程自助申请的秘辛干货!
👉理想与现实,去了香港读书才发现……
本次讲座由于纯属个人经历分享,当事人也不愿意人数太多,所以限额!请扫码预约。
扫
码
预
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