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麻省理工学院探讨了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第一代大学生(博士)与父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第二代博士之间,在学术界的发展是否存在明显差距。
答案非常显然。数据证明,家族中第一代大学生获得终身教职的可能性,比那些父母拥有研究生学历的第二代博士低13%,而论文发表水平的差异微乎其微,甚至于可以忽略不计。
尽管“第一代大学生”在社会经济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已表现出极高能力。但他们在发表论文前,能找到的共同作者较少,且找来的这些共同作者多半也来自相似的教育背景,这进一步限制了他们在学术圈中的影响力。此外,他们获得国家级研究基金的机会也更少。
两个博士毕业的人,看起来站在了同一起点,但家庭背景优越性对职业发展起到明显的效果。
种族和性别的议题已成为许多组织制定多元化政策的重点,但社会阶级因素始终未有考量应用。在2020年DiversityInc评选的员工多元化榜单的前50强公司中,都没有在其多元化、包容性和公平目标及计划中提及社会阶级这个首要因素。
实际上,阶级差距不仅体现在学术界,在产业界、政界机关的表现更为突出,大大影响着薪酬高低、职业发展等工作满意度的各个方面,并随着职业生涯的推进,差距不断扩大,直至彻底两极分化。
然而这个阶级固化不是绝对的,是动态变化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站在波峰那个人是否长寿,是否在权力有效期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先知先觉的智慧功效,不论是学、政还是商,权力的有效期和人的寿命直接影响了他辐射范围内的“亲属朋友、和谐门生”。
举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数年前,某市的民政局领导在退休前一年(59岁)去迪拜旅游,突然遭遇意外身亡。好在他的夫人是某省大型医院的科室负责人,他们的女儿也就很自然地追随母亲到那家医院工作。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断了去市机关转型、过渡及来回晋升的路径,除非再生链条而有所连理枝。
再如另一家大型医院的科室负责人也在岗位上病逝,他的两位推荐人都过了投票权有效期,在评选院士途中依然未果,而且变得永无可能,这也直接影响了团队的发展。还有一家成名更早的国际精品医院科室带头人,实际上他先后做过三家中国顶尖医院的科室带头人,最后也病倒在花甲之年的主委任上,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追随其后的团队成员个人发展。应该说,在三家准亚洲一流医院的科室负责人岗位上游刃有余的大咖,世上也是不多的。
聿暖医,世界一流随想日记汉语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