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志红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系研究员,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中心岗位科学家,食品科学博士,注册营养师。
本文来源: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发布
在买酸奶的时候,你有没有过这种纠结?
买有糖酸奶吧,里面的糖不利于健康;
买不甜的原味酸奶吧,太酸了又实在吃不下去;
于是,很多人选择了无糖但有甜味的酸奶。
这里就帮您梳理一下相关的知识点,看完之后,您自然能选得明明白白。
有人问:看来糖吃太多不好,糖醇太多不好,代糖太多也不好......那我每一样都少吃一点儿,可以不可以?
比如说,有些减糖的产品,放的糖少了,怕不够甜,于是再加入一些甜味剂来补充甜味。当然,因为有了一部分真糖,这时候的甜味剂用量就没那么多了。这样,碳水化合物含量偏低,喝起来甜味又比较浓,但甜味剂总量也不至于太多。
你别说,如果你只吃少量酸奶的话,这还真的可能是个相对比较安全的思路。但是,这也绝不是可以放心吃甜食甜饮料的策略。因为蔗糖+甜味剂的总量太大,仍然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我多年以来一直说:想要吃得健康,重要的是戒除对糖的嗜好,控制添加糖的总量。想用其他甜味物质来替代糖,纵容自己继续迷恋甜食甜饮料,并不是获得健康的有效方法。
也有人问,为什么很多新食品配料没有经过详尽研究就上市?为什么总是要到消费者健康受损之后才发现危害?
人们总是容易对各种无糖、代糖新概念所蛊惑,因为人们都希望能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口味」和健康之间的纠结。商业宣传+口感诱惑,力量就是这么强大。发现明显毒性比较快,但发现积累性的健康危害需要很多年。不过,我们也不能太苛求。公平地说,现在认为「传统」的东西,多吃也一样可能有害。关键在于限制数量。
就像白糖,宋朝开始用在食品里,吃了 800 年才认识到多吃有害…因为以前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没有机会「多吃」,自然谈不上「有害」。
就像食盐,吃了千万年,到几十年前才发现多吃盐会带来高血压、中风、胃癌的风险,然后近年来才知道多吃盐还会促进骨质疏松、肾结石、肥胖、抗病菌能力下降等更多危害。因为以前人们平均寿命还不到60岁,而且体力劳动出汗多,没有机会发现多吃盐的危害。
所以还是那句话,没有什么欲望的过度满足不需要付出代价。糖醇在大自然当中是一种微量成分,人类的代谢机制可能并不适合大量食用它们。
甜味是珍贵的享受,甜食的快乐是不应当被滥用的。
只要理解这一点,就不需要一次一次地追问:这个甜味剂可以吗?那个甜味剂可以吗?简单说:即便某种甜味剂现在还没有爆出负面消息,并不等于你可以长年累月放心大吃。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
截止到 2024 年 11 月 20 号上午 8:00 时,本平台关注人数为:387037 名。更多信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