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入寺,正确的发愿方式你会吗?

百科   2025-01-30 06:31   福建  
新春不少善信都会到寺院
礼佛、祈福、还愿、许愿
今天就来说说
“许愿”的正确打开方式





佛教的“愿”


““””


通常我们说起“愿”,都有“希望、祈愿”的意思,里面多少有点消极地等待美好未来降临的意味;


相比寄希望于他人或外在环境,佛教所谓的“愿”是“发愿”,其往往主动出击,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愿望


这是一种对自己的“鼓励与承诺”,也是一种对利他济世的无限慈悲。


很多修行者,包括佛菩萨在修行之初都会发下四个弘深的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 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而在修行过程中又会发下各自的愿作为勤勉修行的目标与动力。


因此省庵大师曾劝勉学人“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





常见发愿误区


““””


虽然如是,但受着长久以来“妄语”“怠惰”等习气的干扰,在具体发愿时也常会出现如下情况:


1

贪图享乐之愿



最常见的莫过于“贪图享乐之愿”,如“菩萨保佑我能够发财,上岸,找到心仪对象”等等。


虽然各人的发愿因人而异,但不论发下什么样的“愿”,其最终目标应该总是指向“解脱烦恼、普度众生”。


如果我们为“享乐”而发愿,其初衷仍是“烦恼”,也就背离了“发愿”的本质。



因此,我们到寺院礼佛祈愿,不妨换一种方式——


愿求健康长寿:


人身难得、生命无常,我愿从当下开始,适当锻炼、按时餐饭、爱惜身体、惜时惜福。在这有限的一生里不浪费每一分钟、每一份福报;


愿求相好庄严:


容颜易老,但内在的气质却可以越来越美。我愿常修忍辱、远离忿恼、降服我慢、恭敬待人,常令众生亲近欢喜;


愿求顺缘具足:


顺逆无常,但皆事出有因。我愿勤修布施、利乐有情、守护口业,常说爱语,善缘广结;


愿求智慧增长:


烦恼多多,但有佛法就有方法。我愿精进修行,无有疲厌,明辨善恶、断恶修善。



2

发“空愿”



在第一种的基础上,第二种发愿虽然与修行接轨,但往往不能持久。


比如在修行之初趁着热情,发愿“每天持名万遍,否则如何如何”,但热情消退后,又往往屈服于怠惰。


虽然发愿比不发愿要好,但若光说不做,岂非是欺骗自己和佛菩萨的空头支票?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帮助。


如果有类似情形,可以在刚开始先发一个相对容易做到,但自己一直没有坚持去做的“愿”。


这样每次目标的达成便是在给自己坚固信心。在有了十足的信心后再逐步扩大目标。


也可以加入某些小组,通过大众共修的摄受力,来帮助自己坚持去做,而自己的坚持也能够勉励他人,最终互相成就。



3

愿太大,怕实现不了,不敢发



与“发空愿”相反,也有人担心发愿太大自己会做不到而不敢发大愿。


其实佛菩萨的“愿”都非常广大,像阿弥陀佛的“称名往生”,又或者如地藏菩萨的“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这些“大愿”无不需要积功累德,但只要我们发愿后,能够朝着这个总目标努力,终有一日可以满愿。


正如阿弥陀佛在成佛前也曾忧虑自己建立“净土世界”的愿太大无法实现而去向世自在王佛请教。


世自在王佛告诉他,如果能坚持不懈,经过累劫的时间海水亦可斗量,发愿、满愿也是这样。


又好像古时禅师曾开示弟子们,要想去万里无寸草的地方,就得先从脚下有寸草的地方出发。


如果连第一步都不敢迈出,又如何能见到远方的风光呢?





如是发愿


““””


最后,恭录弘一法师于出家次年,依天亲菩萨《发菩提心经论愿誓品》所发得十个大愿,以作吾人发愿参考。


一、愿我先世及今身所种善根,以此善根施与一切无边众生,悉共回向无上菩提;令我此愿念念增长,世世所生常系在心、终不忘失,为陀罗尼之所守护;


二、愿我回向大菩提已,以此善根,于一切处常得供养一切诸佛,永必不生无佛国土;


三、愿我得生诸佛国土已,常得亲近随侍左右如影随形,无剎那顷远离诸佛;


四、愿我得亲近佛已,随我所应为我说法,即得成就菩萨五通;


五、愿我成就菩萨五通已,即能通达世谛假名流布,解了第一义谛如真实性,得正法智;


六、愿我得正法智已,以无厌心为众生说,示教利喜皆令开解;


七、愿我能开解诸众生已,以佛神力,遍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听受正法、广摄众生;


八、愿我于诸佛所受正法已,即能随转清净法轮。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听我法者、闻我名者,即得舍离一切烦恼、发菩提心;


九、愿我能令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已,常随将护,除无利益、与无量乐,舍身命财摄受众生、荷负正法;


十、愿我能负荷正法已,虽行正法、心无所行。如诸菩萨行于正法,而无所行亦无不行,为化众生不舍正愿;


是名发心菩萨十大正愿。此十大愿遍众生界,摄受一切恒沙诸愿。若众生尽,我愿乃尽;而众生实不可尽,我此大愿亦无有尽。

自在罗汉
分享素食、养生、佛教资讯、佛歌、佛教影视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