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月二十九,恭迎华严菩萨圣诞。华严菩萨之名,载于《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 尼经》中,华严菩萨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诸大菩萨于此会上闻法。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
《华严经》是一部大经,汪洋渊博,古德云“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华严境界是尽虚空遍法界,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华严三圣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即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毗卢遮那佛理智完备,居中位;文殊菩萨主智门,立于毗卢遮那佛之左;普贤菩 萨主理门,位于毗卢遮那佛之右。转之则右为智,左为理时,显示理智之涉入胎藏界曼陀罗。
在《维摩诘所说经》中,华严菩萨说:
“从我起二为二。见我实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则无有识。无所识者,是为入不二法 门。”
一切从“我”来,一切万缘都因为有我相而生烦恼。待“我”空了,人无我,法无我,自然就成佛了。
有我就有人,有人就有他,这就是“从我起二”,有人、我、他就有一切烦恼。“二”就是相对的,相对的境界就是由“我”而起。
见到我的实相本空,到达无我,自然就没有相对的了。
“若不住二法,则无有识”,到了无我的境界,就不住相对二法,就无识了,无识就不动念。
识空了就意空,意空了就心空,因此人空法空。这个时候,才是真做到无我,才入不二法 门。
修行要能做到无我,先空我。你看这个不惯,那个人又不对,起了善恶是非之分,皆因我起,能无我,就入了不二法 门,这是华严菩萨的境界。
到了这个境界,才算是开始向功德圆满的路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