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者简介】
葛根,葛根也是非常好的一个药。葛根分柴葛根和粉葛根,这两个药效不一样。要想退热用柴葛效果好。如果说要增液或者舒筋,用粉葛效果好一些。《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你要想起阴气,解诸毒,你就用柴葛。项背强几几啊!其实张仲景根本没有说葛根治项背强几几,它是治诸痹呀!我腰这里紧能不能用葛根?当然可以了。好多人说葛根是项背强几几的专利药,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你没有看到《神农本草经》原文所讲的东西,比如说桂枝加葛根汤可以治哪里?肩背腰胯疼都可以用。它就是一个通经络的药。
当归:“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创。”这个药昨天我们已经讲过了。
茯苓:“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我给大家讲一下,茯苓啊,是常用药,但对茯苓了解非常深刻的人不多。茯苓、茯苓,这个药为什么叫茯苓?我个人理解啊,你把“茯”上的草字头去掉就是“伏”。三伏天的“伏”是不是这个“伏”?苓把草字头去掉就是“令”。三伏天在什么季节?长夏季节对不对!就是热极的时候,把热全部要透出去,就用茯苓这个药。味甘有补益作用。茯苓长在松树下面,得松树之气又被称为“松腴”。松腴就是松的油,松的精气就接在这个地方。茯苓中间有茯神木,茯神是偏黑的,旁边的木头叫茯神木。有茯神木、茯苓、还有茯苓皮呢。茯苓皮利水的,利表皮的水。茯苓还分赤茯苓和白茯苓。赤茯苓就是利心的那个热,白茯苓是利肺和大肠的,对吧!所以说我这有依据啊,用取象类比的方法。
石膏:“味辛微寒,主中风”。我跟你讲,你不会开方子,把《神农本草经》拿来,你把第一句话写“中风”两字的药物全部列下来,你就组成方子了。信不信?哈哈,你去试试看啊!“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苦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对乳腺炎之类的啊,乳房肿痛就可以用石膏。神奇吗?都写给你了,你不看书就觉得别人神奇。你看书就觉得好简单呢!《名医别录》:“甘,大寒,无毒,主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鬲热,解肌,发汗。”我给大家讲,这个石膏呢,有软石膏、硬石膏之分,有生石膏、煅石膏之分。煅石膏多用于外科。如果真的要治发热性疾病,要用生石膏。如果你想节省药源,可以把石膏研成末冲服。1钱就等于10克,3钱就等于30克。好多名老中医有这个经验,比如说我们的张锡纯先生。比如说我们北京四大名医孔伯华先生——被人称为“孔石膏”。为什么他叫“孔石膏”呢?因为他对石膏的运用,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昨天有个学生说:“哎呀,老师,以前都不敢用麻黄、石膏啊!现在见麻黄、石膏那么亲切,不用麻黄、石膏还真解决不了病人的实际问题。”他喜欢上麻黄、石膏了。原因在哪儿呢?我们不了解它,对它就会有畏之如虎的感觉。但是麻黄、石膏都是在关键时刻起大作用的。当时有一个老太太生病,请了很多医家去看。别人都说她虚啊,她发热发的人都迷迷瞪瞪了。这时候请我们的孔伯华老先生去看诊。老先生摸完脉以后说这是一个温热病,温热病导致的神昏,要用大剂量的石膏。当时是在冬天。这下不得了了,所有的医生都说补还来不及,你还石膏呢,再一搞人没命了。孔伯华老先生力排众议,认为就是这个,认证无差,重用石膏。后面老人一剂烧退。
我就发现啊,这些名老中医都有一个特点——用药的时候,对病势的掌握,病的发生发展了如指掌。刚有苗头,他就知道下一步会怎么样。刚有那个机,刚露个头,他就知道了,就在这里截断了。孔伯华老先生的医案中,他对温热病的治疗疗效很好,被称为“热病国手”。我在孔医堂行医,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对孔伯华老先生的景仰啊!因为孔伯华老先生当时创立了北平的中医学校,把所有的家产全部拿出来搞教育。现在好多在北京成名的医家,或多或少都和在这个学校上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说孔伯华老先生是个了不起的一个中医教育家,临床大家。
干姜:“味辛,温,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癖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无论是生姜还是干姜,大家知道现在还有一个筠姜,筠姜更好,就是土姜又叫黄良,在云南那边特别多。
荆沥(《本草纲目》):“化痰祛风为妙药”。故孙思邈《千金翼》云:“凡患风人多热,常宜以竹沥、荆沥、姜汁合五合和匀热服,以瘥为度。”哎,你看,难道说我是抄孙思邈老先生的吗?我用的萝卜汁。陶弘景亦云:“牡荆汁治心风为第一。”《延年秘录》云:“热多用竹沥,寒多用荆沥。”
术:“味苦温,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止汗,除热,消食。”他没说白术、苍术。这个止汗就不是苍术的作用,苍术能够叫人出汗。苍术这个药被作为道家辟谷用的。苍术有避讳的作用。把苍术燃着,它的香味出来,好多污秽的东西都会驱除。《名医别录》:“味甘,无毒。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你看白术的“术”字,木头上多了一点。白术又叫啥?还有一个名字叫杨枹。你想找白术吗?和杨树有关系呢。北京四大名医有一个叫施今墨的老先生。其实我很崇拜施今墨老先生啊!有一次别人请他看病。他摸完脉,正准备拿笔写,看桌上有张处方,上面写的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他一看,上面是王正公三个字。他问:“此方是何人所写?”回答:“王正公所写。”问:“这个药抓了没有?吃了没有?”回答:“没有吃。”“为什么没吃呢?”“王正公不太有名气,而且比较年轻啊!还是想请您再给看一下。”后来施今墨老先生笑了。拿起笔来写的第一个药——鬼盖。鬼盖是什么?人参啊!第二味药杨枹,第三味药松腴,第四味药国老。别人一看,哇!名医呀!写的这些药都不知道。拿着施今墨老先生的方子去抓药,喝了病好了。病好了以后,病人说:“哎呀!名医就是不一样,非同凡响,四味药解决问题”。施今墨老先生哈哈笑道:“哎呀!我其实就是给前面那个医生抄了一下方子而已。”病人听到以后,哇!原来功劳在王正公那里呢!就拿着方子找到王正公。王正公带着病人,亲自拿着方子去拜会施今墨老先生。当时成为了北京中医医坛的一方佳话。
我们现在的人有没有这样的心量?有。我们不掠人之美,别人的东西就是别人的东西,对吧!我常有的话就是,我是一个中医小学生,我是给古人抄方而已。对吧!说的真话。完了以后呢,王正公一下就出名了。所以我希望大家呢,当我们各位成为当地的名医的时候,有能力时也把当地的这些后起之秀抬举一下啊!我们中医需要相互抬,而不是相互拆台。我们经常相互拆台,是吧!(笑)
升麻(《神农本草经》):“味甘、平。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辟温疾,瘴邪,毒蛊。久服不夭。”升麻第一个作用是解百毒的。你看升麻鳖甲汤,很多古人重用升麻的时候,全部是解百毒啊!《名医别录》:“味苦,微寒,无毒。主解毒入口皆吐出,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大家休息一下,其实续命汤的组成,这部分的内容也是挺重要的。
(本文为2017年马老师讲座整理文字稿,内容待续)
马新童中医传承工作室
请提前一周预约!祝您早日康复!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原创,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有侵权,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