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而在中短途运输行业,更环保节能的新能源重型卡车,也开始迅速崛起。
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当地的创业团队敏锐抓住市场机会,推出了全球首款全正向研发大宗货运场景中短途运输智能电动重卡,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最近,一款颇有“变形金刚”气质的重卡T9正式对外发布。它由科学城企业智御维科与广汽商用车联合开发,棱角分明的线条、极简主义的科技造型,让不少“老司机”眼前一亮。
“外观这种机甲风格看着比较拉风、比较炫酷,在市面上来讲,回头率比较高。”一位重卡驾驶员告诉第1眼TV记者。
其实,这样的设计可不仅是为了颜值,而是与整车的性能息息相关。先窄后宽的楔形设计,能降低风阻;像钻石切割一样的车头,用的是骨架结构,能减轻重量;再加上高强钢和钢铝复合材料的应用,400度电量的电动重卡,整车自重仅8.9吨。这意味着,在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它不仅能耗更低,还能比同类产品多拉1吨货物。
“因为现在整个物流这个领域,它实际上利润是非常低的,我们每轻1~2吨,一辆重卡每年增加的收入是5到10万。基本上每年像一台新能源重卡它的营收基本上也就是20万左右,相当于我们增加了大概40%左右的一个营收。”智御维科副总经理李超介绍说。
这款“干重活”的“大块头”,除了设计“硬核”,软件也给力。在驾驶舱这块小小的屏幕上,司机可以直接接单,运营数据在线统计;而在后方,管理人员也可以实时监管车辆,实现任务规划、节能指导及安全提醒,助力运输安全提升30%,运营效率提升30%。
“有了我们智能调度平台,能够确保整个的车队司机还有任务有机地协调融合起来。”智御维科首席信息官王秀峰说,“举个例子,有20台车在排队,我会协调说有些车我需要它充电到80%就可以了,有些车要充到90%,它的任务目的地不同以及运输的内容不同,算法都会考虑进去。”
目前,此款新车正处于试验和验证阶段,预计2025年三季度可具备量产条件。据了解,自去年8月份落地以来,智御维科已经一年多时间里,开发出两款新产品,除T9之外,还有一款已实现量产,订单近100台。
“我们公司是由西部智联,也就是院士团队孵化的,所以说首先选择在重庆落地和发展。未来我们会针对中长途,比如做一些纯电动大电量的扩展,再一个就是做氢燃料产品的开发和储备。”智御维科首席技术官曲万达表示。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刘晓媛 陈望 特约记者 谢春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