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爱同行-详解胃肠肿瘤影像检查」直播干货汇总

文摘   2024-09-19 18:00   北京  


2024年9月12日,“胃爱同行-详解胃肠肿瘤影像检查”线上会议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彭智教授、李囡教授和王之龙教授主讲,他们深入探讨了肿瘤治疗过程中影像检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影像报告。

在讨论中,专家们强调了影像检查在肿瘤治疗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并建议患者和家属正确理解影像报告,合理安排检查频次,并在关键节点重视影像检查。此外,他们还强调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01

为什么要做影像检查?


影像检查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影像检查方法各有优势与局限,例如增强CT在早期胃癌T分期方面表现较好,但对于小淋巴结诊断准确度较低;而PET-CT则在小淋巴结诊断和远处转移诊断上更具优势。

通过影像检查,医生可以了解肿瘤的范围和性质,从而为后续的治疗决策提供指导。虽然PET-CT的价格较高,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对治疗决策至关重要。然而,不同医院的影像检查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在选择医院进行影像检查时需要谨慎考虑。


02

如何简单理解影像报告?


    要简单理解影像报告,患者和家属应重点关注报告的结论部分,而不是描述部分。因为描述部分包含大量专业术语,可能会导致误解。

    同时,需要了解的是,影像报告是医生根据影像资料做出的主观判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解读影像报告时,应结合临床信息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而不应过分依赖单一的检查结果。


    03

    治疗过程中为什么要多次做影像检查?


      在治疗过程中,多次进行影像学检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医生监测疾病的进展和评估治疗效果。然而,影像学检查并非没有风险,尤其是当涉及到辐射时,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检查的频次,以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需要强调的是,影像学检查只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一部分。为了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做出最佳治疗决策,医生需要将影像学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其他诊断方法相结合。这种综合治疗策略有助于确保患者得到最适合其个体情况的医疗护理。


      04

      影像检查会不会出现误诊的情况?


      首先,影像检查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尽管现代医学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但影像学检查仍然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检查结果的误判或漏诊。

      其次,影像科医生的工作强度较大,这可能会增加出错的风险。为了减少这种风险,许多医疗机构已经实施了二级审核制度。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影像检查只是临床诊断的一部分。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其他相关检查来做出最终的诊断。因此,即使影像检查出现了误差,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纠正和补充。

      总的来说,虽然影像检查可能存在误诊的情况,但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多学科的综合评估,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这种风险。


      👇点击查看完整视频👇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立即加入患者交流群



      往期回顾


      1. 每年新发百万胃癌患者,一文告诉你如何科学预防胃癌!
      2. 如果不幸得了胃癌,该怎么办?
      3. 胃癌治疗前,这项检查必须要做!
      4. 确诊了胃癌,需要立即就手术吗?
      5. 一文说清楚胃癌靶向治疗,收藏备用!
      6. 晚期胃癌可以治愈吗?
      7. 胃癌术后为什么还要做辅助治疗?
      8. 胃癌到了晚期,还有治疗的必要吗?
      9. 胃癌患者的治疗新策略:MET靶向治疗
      10.晚期胃癌能活多长时间?



      END





      关注胃爱同行

      了解胃癌知识





      胃爱同行
      本公众号旨在搭建胃癌患者、家属、医生和研究人员的交流平台,分享胃癌诊疗的科普知识、前沿进展和学术争议等相关内容。为您提供通俗、科学、实时、准确、实用的知识解读,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胃癌诊疗,促进胃癌诊治。医患携手,胃癌康复之路,爱与我们同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