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节约成本,中国船东大量雇佣外籍水手机工,导致国内水手机工无船可上…

文摘   2024-12-27 22:29   河北  

在当今中国外贸航运的商业版图中,一个显著的现象如同暗流涌动,那就是很多跑外贸的中国船东将雇佣的目光大量投向了外籍的水手和机工。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深层的商业逻辑和赤裸裸的现实考量。



一、外籍水手机工的“吸睛”之处——廉价与顺从


1. 价格低廉的巨大磁力

在薪资的天平上,外籍水手机工有着让船东难以抗拒的价格优势。以印尼、孟加拉、缅甸的水手为例,他们每月1250美元的工资,相较于中国水手1800 - 2200美元的薪资范围,差距如同鸿沟。这种差价并非微不足道,按照每艘船雇佣一定数量的船员来计算,假如一艘船上雇佣10名相关船员,每月就能节省(1800 - 1250)×10 = 5500美元左右。积少成多,一年下来一艘船就能节省66000美元。对于拥有十条船的船东而言,一年就能节省660000美元,这确实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目。就像在商海航行中发现了一处宝藏,每一个船东都想牢牢抓住这个降低成本的机会。


2. 顺从听话的管理优势

外籍船员听话、服从性好这一特点,在船东的管理账本上也是一项重要的加分项。在航运这种需要高度纪律性的行业里,一个不会无端生事、能严格执行指令的船员团队,就如同运转良好的精密仪器。中国船东在管理外籍船员时,很少会遇到“刺头”,这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和精力的消耗。对于那些想要在复杂的外贸航运中平稳运营、节省管理成本的船东来说,外籍船员无疑是一个看似理想的选择。


二、中国水手的“明珠蒙尘”——被忽视的优势


1. 业务与沟通的实力

中国水手其实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他们业务能力强劲,在国内的航运环境下,无论是与港口工作人员进行货物装卸对接,还是船舶的日常维护管理,都能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技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且在沟通方面,由于母语的优势,他们不存在语言障碍,能够确保沟通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在细节处理上更是独具匠心,像船舶设备的精细保养、货物的妥善绑扎等细节之处,都能处理得十分到位。然而,这些优势在船东们以成本为导向的选择面前,却仿佛明珠蒙尘,暂时被忽视。


2. 成本重压下的无奈

在船东精打细算的商业考量中,成本就像一座大山,压过了中国水手的诸多优势。船东就像精明的商人在市场挑选商品一样,尽管中国水手如同高品质的精品土豆,口感上佳、营养丰富,但价格相对较高。在这个追求成本最低化以获取利润最大化的商业世界里,中国水手只能无奈地看着外籍船员成为船东的优先选择。


三、外籍船员背后的隐忧与船东的权衡取舍


1. 可靠性存疑的风险

外籍船员虽然有着价格和服从性的优势,但也并非完美无缺。他们的可靠性存在一定问题,最大的障碍莫过于语言不通和文化差异。在船舶航行中,准确无误的沟通至关重要,从船长下达航行指令到船员之间的协作配合,都依赖于良好的语言交流。然而,由于外籍船员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语言上的障碍可能会导致指令传达失误或者理解偏差。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这种沟通不畅可能会使问题迅速恶化。而且文化差异可能会引发人际关系的矛盾,例如不同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都可能在船上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引发冲突,给船舶管理带来麻烦。


2. 船东眼中的利益权衡

船东们并非没有看到外籍船员的这些风险,但在他们眼中,成本与利润的权衡才是首要的。就像一位冒险家在权衡宝藏与陷阱的关系一样,虽然知道前方可能存在危险,但眼前的宝藏实在太过诱人。船东们认为,即使存在这些风险,只要通过加强船员的语言培训、开展跨文化管理等措施,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而节省下来的成本却是实实在在的,可以投入到船队的扩充、船舶的更新换代等方面,从长远来看,这更符合他们的商业利益。



当前中国船东大量雇佣外籍水手机工的现象是在成本主导下的必然选择。外籍船员的低薪和顺从带来了明显的成本降低和管理便利,尽管存在可靠性方面的风险。而中国水手虽然业务能力强、沟通方便、细节处理好,但在成本的巨大压力下暂时处于劣势。这种情况在短期内可能会持续存在,因为在商业的世界里,钱是船东们最为关注的焦点。不过这一现象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国船员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航运安全管理在这种雇佣模式下的应对策略等问题。现在跑外贸的中国的船东,基本都用外籍的水手和机工了,因为价格便宜,还听话,服从性比较好,基本没有搞事情的。


航运综合信息网
航运综合信息网是集航运资讯,船舶管理,海事机构,船员招聘,船员培训,海员发证换证,船员外派,船员求职,船员体检,远洋海员派遣,船员职务晋升,船东招聘,海务管理,业务申办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专为中国170余万注册船员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