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讲坛 | 我国古人是如何仰望星空、描绘星辰的?

旅行   2024-08-27 14:16   北京  



国家自然博物馆“博物馆之夜”,邀请到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科普志愿者伍建民,为大家讲授“我国古人是如何仰望星空、描绘星辰的?”

嘉宾介绍 PROFILE



伍建民,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科普志愿者。在上市公司、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工作近30年,长期从事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规划、法律法规、改革政策、计划方案、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咨询和组织实施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和调研报告60余篇,出版专著5部。2010年获得“全国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01 讲座主题

我国古人是如何仰望星空、描绘星辰的?


02 内容简介



从古代的夏商周时期,经过秦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我国古人为了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以北天极为中心,把天上的恒星分为若干个组合,每个组合给出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逐渐形成了以“三垣二十八宿”为代表的传统星官体系。三垣,指的是在北天极附近的三个星区,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二十八宿,指的是为了观测太阳、月亮、金木水火土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由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各七宿组成。


在我国古人的眼中,“星宿”与“人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03 活动安排

时间:8月30日晚19:00-20:00

地点:国家自然博物馆4D影院


04预约方式

预约夜间参观门票,入馆后在咨询台免费领取预约卡




国家自然博物馆
传播自然科学知识 发布自然博物馆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