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之夜 | 小记者周报(二)

旅行   2024-08-17 11:00   北京  



8月7日

小记者


缤纷博物夜

——张恩沂的采访(10岁)


8月7日,立秋。伴随着金秋收获时节的到来,第7天的“博物馆之夜”拉开序幕。还未到夜间开放时间,入口处就排起了长队,观众们翘首以盼,期待着这场美妙的人与自然和谐之旅。



踏入一楼大厅,每位观众都神采飞扬。前350个参观家庭可以领取到2024年度博物馆夜订制的精美博物护照并贴纸打卡。人群中看到一位穿少数名族服饰的姐姐,我上前采访,得知她来自云南,是白族。这是她第一次来国家自然博物馆,她对即将参观的每个展厅都很好奇,非常喜欢这本可以带着她去各个展厅探索的博物护照。



观众们在参观展厅的同时,可以找到穿梭在展厅中身着黄马甲的小小科普志愿者们来打卡护照贴纸。小志愿者们服务热情高涨,在为观众打卡贴纸的同时,还为大家讲解博物护照的使用方法和其他展厅的参观路线与馆藏精品。一名打卡小志愿者说,特别开心能来参加志愿活动,看着来来往往专注参观的人群,她很享受为大家打卡和服务的过程,也更加深刻理解了“志愿服务”的内涵,真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通过自己小小的努力,能够让大家更加了解自然与爱护自然。



博物馆夜场活动丰富多彩,“远古剑客——自贡侏罗纪恐龙特展”中展出了60余件珍贵的化石骨架和标本;“小动物大贡献——实验动物做客博物夜谈”让大小朋友们兴趣盎然;广场上来自自贡的“非遗彩灯”光彩夺目,观众们纷纷合影留念。“远古陆地”、“远古海洋”和“时间沙漏”仿佛穿越古今,告诉我们,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缤纷博物馆夜——人与自然的和谐种子早已种在了每一名观众的心中。


小动物 大贡献—实验动物做客“博物夜谈”

——王钰嘉的采访(10岁)


是什么拉住小朋友的双手,让他们走进一所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博物馆?是什么牵住小朋友的脚步,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无所畏惧的遨游?8月7日晚间,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展厅三层探索角教室,一场奇妙探索之旅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


中国实验科学协会科学传播专家高苒老师为观众们带来精彩的主题课程。活动伊始,高老师就用几个问题引入了本次活动的主题。什么是动物实验?大家都知道哪些常见的实验动物?观众们积极回答问题,不少既全面又丰富的答案响彻教室。



有些同学问老师,动物那么可爱,为什么要用它们做实验呢?高老师用历史上的“血泪事件”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如:1937年,磺胺制剂事件导致100多人死亡,其中大多是儿童。1957年,反应停-沙利度胺事件导致8万多名胎儿因该药物在出生前死亡。人们开始重视药物运用的严谨性,不少科学家提议,用和人类器官相似的动物先行进行药物试验。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3R原则。3R是指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减少被实验动物数量;用其他办法代替活体动物实验;在减少、替代的基础上,优化动物实验的所有环节。


高老师说,生命或璀璨若寰宇之星辰,或渺小如沧海之一粟,但都值得尊重。紧接着迎来了小朋友最喜欢的环节,近距离观察--实验动物,小鼠、大鼠、仓鼠、裸鼠......有些家长表示,平时挺怕老鼠的,但在今天这个环境,却觉得它们出奇的可爱。



大家认真观看老师带来的教具,了解动物福利。在志愿者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正确有序地使用显微镜。一边观察,小朋友们一边又提出了许多自己不解的问题,如这些实验动物和家养宠物有什么区别?大家还填写了科普问卷。对于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有些年龄稍小的同学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高老师又为大家细心解答。



事后,小记者采访了几组家庭。他们都表示本场博物夜谈十分精彩,“干货”很多,一位妈妈风趣的表示,活动真是太有意思了,填补了很多认知的盲区,一些前所未有的知识一下子涌入了大脑。同时,也有不少家长对孩子们说,这些小动物是人类的替身,我们要怀有一颗感谢感恩的心。


生活中,孩子们的头脑里有太多的“为什么”:关于动物、植物,关于世界,乃至宇宙......在这个奇妙的夜晚,他们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他们心中充满了对科学探索的热忱。通过活动,他们知道,科学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思考世界的方式,而非冰冷的公式和定理,科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今夜,属于孩子们的探索之旅才刚刚开始。



“远古剑客—自贡侏罗纪恐龙”特展

——张以澄的采访(12岁)


今夜,我有幸作为小记者跟随地球科学部的裘锐老师,与观众一起探索“远古剑客——自贡侏罗纪恐龙”特展。


在甘氏四川龙化石前,裘老师向观众们介绍了如何判断恐龙的年龄。研究化石,会发现恐龙的脊柱切片上有类似树木年轮的生长线,通过计算生长线的数量就能知道恐龙的年龄。



在永川龙化石旁边,裘老师讲解了恐龙非常有意思的本领——直立行走。与其他爬行动物匍匐前进的行走方式不同,恐龙是用四足或者两足直立行走的,这个本领的好处是能大大提高它们的奔跑速度,无需停下来换气,使恐龙在陆地上具有较高的机动性,‌有助于它们寻找食物、躲避天敌。老师用肢体动作模仿恐龙和其他爬行动物行走方式,生动演示了它们的区别,让观众们一下子就理解了,有些小朋友也跟着老师做动作,让人忍俊不禁。



在恐龙蛋化石展柜前,裘老师介绍,恐龙蛋化石通常仅有蛋壳,无法辨认是何种恐龙,但也有极少数快要孵化出来的蛋里面胚胎的骨骼已经形成,有助于研究人员分辨恐龙的种类。要想判断恐龙蛋种类,只有通过存留在母体内的恐龙蛋或者在恐龙蛋的原始埋藏状态下有恐龙正在孵化等情况。


最有意思的是恐龙化石上的皮肤印痕。恐龙化石历经亿万年岁月沧桑,它的皮肤、肌肉等组织早已随着岁月消逝。有趣的是,在特殊条件下,恐龙的皮肤会在骨骼化石上留下印痕。一般情况下,恐龙的皮肤、肌肉等软组织在其死后会被其他动物吃掉或腐烂,通常不会形成化石。但如果环境条件适宜,恐龙的皮肤被泥沙、石灰岩等沉积物迅速覆盖,避免了被分解。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沉积物逐渐压实、压紧,最终形成岩石,将恐龙皮肤印痕“封存”在其中。裘老师打了一个非常浅显易懂的比方,就好像在纸上拓印硬币一样,皮肤的痕迹被拓印在骨骼上,于是就形成了印痕化石。我们在展厅中看到四川巨棘龙的皮肤印痕化石,这些小小的鳞片状印痕,帮助观众们更好的还原恐龙原本的模样,在脑海中想象出当时这些庞大生物统治地球的壮观景象。



有趣的特展讲解结束了,观众们依依不舍离开展厅,有些小朋友意犹未尽,仍留在展品旁细细回味。一次观展无法解答孩子们心中对恐龙无数的疑问,反而激发出了好奇心,仿佛种下了一粒求知的种子,在心中慢慢发芽,促使大家想要去探索、去了解更多关于恐龙的知识。我想,这也正是“博物馆之夜”活动真正的意义所在。



8月8日


小记者


线上博物夜谈—神秘的金丝猴社会

  ——毕浩然的采访(13岁)


在这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时代,国家自然博物馆“博物夜谈-神秘的金丝猴社会”直播讲座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自然界奥秘的窗户。让更多没有时间来现场参观的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自然科学。



本场线上讲座邀请了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赵海涛老师讲解金丝猴的社会习性。听着专家生动的讲解,人们仿佛置身于金丝猴的栖息地,深深感受到这一珍稀动物的独特魅力以及它们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从而对金丝猴的生存环境和行为习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引发了对于保护野生动物重要性的思考。



精彩的直播结束后,我采访了主持人国家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部的刘宗老师,刘老师说,博物夜谈活动从2021年开始每年都会举行,“夜”谈的原因是可以让更多人在闲暇时间参与其中。而线上直播的形式为全国热爱自然科学的朋友们提供了互动的机会。



藏品故事会—何以地球,何以中国

——李浩宸的采访(12岁)


地球,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数百万年;陌生,是因地球自诞生的46亿年光阴,我们对它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华夏子民,脚踩中国大地,这块大地在时间的魔法下,又经历了怎样的沧海桑田?藏品故事会《何以地球,何以中国》就这个问题作出了解答。



国家自然博物馆生命科学部的康月蓝老师在无脊椎动物展厅中精彩讲述地球的诞生与演化、陆地的分裂以及中国的板块漂移等知识。观众们通过康老师的讲述,了解了地球的变换与中国所在版块的漂移过程,拓展了新的知识。


“远古剑客—自贡侏罗纪恐龙”特展

——张倞瑜的采访(11岁)


8月8号的自贡侏罗纪恐龙特展,公共服务部的叶烨老师从剑龙家族的身体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为观众们深入讲解了剑龙的故事。



对于恐龙的研究来说,最有趣的莫过于通过分析化石结构来还原它们的生活方式了。叶老师从头骨、背板、尾刺、肩胛骨、牙齿等几个身体部位对剑龙的身体结构和生活方式做了详细介绍。恐龙的头骨是鉴定恐龙种类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什么有些恐龙头骨上会有孔呢?”叶老师的这个问题引起了观众们强烈的兴趣,大家七嘴八舌纷纷猜测。叶老师说,头骨上的孔可以减轻头部重量,防止前肢过重而摔倒,帮助身体保持平衡;孔内还分布着肌肉和韧带,可增加了剑龙的咬合力;并且孔能帮助恐龙头部散热,防止休克或死亡。



背板是剑龙独有的特征。叶老师告诉观众们,背板的排列有很多种形式,早期剑龙的背板是对称排列,后来剑龙的背板有可能是交叉排列。剑龙背板的形状也很多样,有的是桃心形的,有的就像长矛的利刃。那这些背板有什么功能呢?叶老师说,背板可以像太阳能板一样吸收热量或排放热量,这样就可以调节剑龙身体里的体温,背板还能是让自己的身体体积显得很大,吓退其他的竞争对手,此外背板中还分布着血槽,在阳光下毛细血管里的血液呈红色,对求偶和吓跑敌人很有帮助。



在这场有趣又神秘的知识盛宴里,大家听的津津有味。活动结束后,我采访了两位小观众。她们都对恐龙和一些相关的考古知识非常感兴趣,平时也会积极通过网络和书籍来学习古生物知识。她们表示能够走进今天的剑龙特展厅参观是个非常棒的机会,不仅能够近距离观察到化石,还有幸聆听了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恐龙知识。



8月9日


小记者



藏品故事会—穿越时光去听远古化石的声音

 ——武伊辰的采访(12岁)


今日的大雨也挡不住观众们的热情。晚上6点半,“藏品故事会” 在古爬行动物展厅准时开讲,这次主讲是国家自然博物馆地球科学部的王宝鹏博士,王老师希望在古爬展厅改造之前给热衷于了解古爬行动物的大小朋友们讲解更多馆藏化石以及标本的前世今生。



首先,王老师为观众们讲解了许氏禄丰龙的骨架化石。许氏禄丰龙被称为“中华第一龙”。它是中国人发现的最早的恐龙之一,也是中国发行的第一枚恐龙邮票的主角。接着,王老师又生动的为我们剖析了生物以及人类的演化。井研马门溪龙、上游永川龙、多背脊沱江龙......王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观众们兴趣盎然。



活动结束后,小观众们都十分兴奋,对自己今天的收获感到格外满意。一个课上听得格外投入、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说,这次课收获特别多,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库,还体验到了这种实地科普讲解活动中与老师、同学互动的乐趣。这次课很有意思,希望以后能够再来参加这种活动。



王老师也向我讲述了此次活动的意义,他说,现在有许多家长愿意花时间带孩子来博物馆、孩子们对自然科学感兴趣,这是一件好事,也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孩子能够走上科学探索的道路。



今天的博物馆之夜在雨中落下帷幕,观众们意犹未尽的走出展厅,院子里“博物馆之夜”的彩灯在雨夜中梦幻般璀璨明亮,点亮了这向往知识的夜晚。


标本零距离——栾嘉言的采访(10岁)


动物朋友展厅已面向观众开放啦。全新的设计理念,全新的场景布置,更逼真的标本展示,更生动的自然互动。“标本零距离”活动让观众们近距离接触珍贵标本,感受自然的神奇。栩栩如生的鸟类标本放置在动物朋友展厅的特定环境中,仿佛让观众们瞬间走进了大自然。除了沉浸式触摸这些珍贵的标本,旁边还有两位知识渊博的老师为小朋友们疑问解答。



当路过的小观众们驻足在标本面前时, 小朋友们都很胆大,立刻上手撸一撸,爸爸妈妈们也是童心满满,争相和标本零距离接触。配合老师们专业的讲解,这一次的学习互动收获满满!



8月10日


小记者


藏品故事会—探索雨林、草原与沙漠的神奇

——印纾彤的采访(10岁)


今晚,非洲展厅热火朝天,国家自然博物馆生命科学部的专家李竹博士,为充满好奇的观众们带来了一群熟悉又陌生的非洲动物朋友。



活动伊始,李老师打开了一份非洲地图,小朋友们兴奋地伸手指着,眼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非洲的雨林地带、草原与沙漠,这些场景和许多非洲动物们栩栩如生展现在面前,霍加狓躲在丛林深处、尼罗鳄在水中伺机捕猎、鸵鸟追逐着两只偷蛋的狒狒,仿佛把观众们也带入了神秘的非洲大陆...... 一场奇幻的非洲故事之旅结束了,小朋友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展厅。




8月11日


小记者


自然讲坛—中国大型食肉动物的现状与保护

——李浩宸的采访(12岁)


8月11日夜,国家自然博物馆邀请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的李晟老师为观众们开展了自然讲坛活动,讲述了中国大型食肉动物的生存环境与保护的措施。



课程之初,李老师先放出了几条新闻,如:进村的东北虎到底从哪儿来?同样是动物外逃,为何杭州的金钱豹被麻醉,河南的两只老虎却被击毙?将我们所认为距离自己日常生活很远的大型食肉动物迅速拉到了观众眼前。接着,李老师又为观众们介绍了食物链,以及大型食肉动物作为顶级捕食者具有的至关重要的生态功能。李老师还借用了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生态食物链为观众们补充了相关知识。而我们人类已经超越大型食肉动物,成为了“超级捕食者”重塑了生态系统的结构。



但是,大型动物对人类活动的响应与适应是人与动物共存的基础,所以我们要爱护野生动物,适应它们的存在,也让它们适应我们的存在。


李老师的讲述,让观众们知道了大型野生食肉动物离人类的生活并不遥远,也知道了保护动物,保护食物链的重要性。



8月12日


小记者


恐龙蛋探秘——程芳菲的采访(12岁)


夏蝉鸣鸣、初秋已至,8月12日夜,国家自然博物馆地球科学部的朱旭峰老师在古爬行动物展厅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恐龙蛋的专业讲座。朱老师重点为观众们讲述了窃蛋龙的故事,窃蛋龙的蛋又细又长,这样有利于恐龙产蛋时顺利排出体外。因为它有两个输卵管,所以产蛋也是成双成对。同时,鸟类也有两个输卵管,只是其中一个输卵管退化了,一次只产下一枚蛋。这一特点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



恐龙分为晚成型和早成型两种,早成型的恐龙就是一生下来就可以活动吃饭,因此它们体型比较大,蛋黄也比较多。所以,蛋也必须要很大才行。窃蛋龙虽然是早成型恐龙,但是它的身体并不是很大。所以蛋就比较细长。


朱老师还介绍了地质对于恐龙蛋的影响。比如,一般情况下恐龙蛋是米黄色的,而这窝蛋是黑色的。专家发现这些有颜色的蛋大都是从沿海城市发掘出来的。于是推测,可能是因为火山活动较多,导致温度很高,恐龙蛋被烘烤,所以是黑色的。还有些好看的恐龙蛋剖面,是因为地下水进入形成了结晶。在讲座的最后,老师着重强调了只有与鸟类是近亲的蛋,才是长的,其他恐龙蛋都是球型的。



听了朱老师讲解,观众们纷纷感叹,一枚小小的恐龙蛋居然有那么多的学问。有些同学留下来与老师交流问题;有些同学兴奋地跑向家长分享学到的知识;还有的同学走到展品前仔细观察回顾,纷纷表示今夜不虚此行。




国家自然博物馆
传播自然科学知识 发布自然博物馆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