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博物馆之夜小记者收官报道

旅行   2024-09-04 15:33   北京  


国家自然博物馆2024年度博物馆之夜完美收官,在这最后一周里,小记者们仍然奔赴在各活动现场,为我们带来报道。收官之季,多位重量级嘉宾来到国家自然博物馆,为观众带来科普盛宴。


8·23


锺健讲堂

8月23日钟健讲堂迎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爷爷,在刘院士的带领下,观众们一起“乘坐” “雪龙号”畅游南极和北极。

南极和北极都是地球的极点,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南极的最低温度可达-93.2°C。这里夏天有极昼,冬天有极夜,有时会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也有与世隔绝的孤单与寂寞。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鸟中之王——燕鸥,它的生命力顽强,每年都会在南极北极之间飞一个来回。1970年,有人捉到一只腿上带着写有1936年字样套环的燕鸥,也就是说,这只燕鸥至少活了34年,飞行了150多万公里,真是名副其实的追光者呀!中国有句古话“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刘爷爷说,去南极才不容易呢,要先坐飞机,再坐轮船,得走50多天,可比去四川难多了。在漫长的航行中,刘爷爷会严重地晕船,剧烈地呕吐,几乎要把肠子都吐出来了。即便困难重重、前路漫漫,但是科考工作人员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相继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秦岭站,为中国在南极科考争取了一席之地。刘爷爷说,在白茫茫的南极大陆上,每次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总会热泪盈眶,心潮澎湃。

刘爷爷还说,极地探险考察同航天一样,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政治意义,是强人的事业、强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体现。我们也要向刘爷爷学习,一点一滴积累知识,长大了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随着一阵阵的笑声和一次次的掌声,美好的讲座时间结束了,听众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刘嘉麒院士为我们带来的丰盛的精神食粮,也感谢国家自然博物馆精心的安排和周密的组织,期待以后有更多与科学家们接触、学习的机会,未来好把祖国的五星红旗接过来,扛着自己的肩膀上!


小记者:秦正则

8·22


博物夜谈

8月22日晚博物夜谈直播间的特邀嘉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负责人陈飞老师给在线观众分享了亚洲象的救护、监测、保障、发展以及趣味科普知识。在线观看直播人数接近8000人。

陈老师不仅讲了很多大象有意思的知识,还介绍了自然保护区的大象保育工作。因为村庄里种植的甘蔗和玉米都是大象喜欢吃的食物,所以大象喜欢去村庄里吃农民伯伯种的甘蔗和玉米,这样就有一些冲突。大象要保护、农民的利益也要保障,政府就采取了很好的措施——给大象上“熊孩子”保险。如果大象破坏了庄稼,农户可以保险理赔得到赔偿;农户也打开了新思路,开始在农田里养蜜蜂,因为大象怕蜜蜂,自从庄稼地里出现了蜜蜂,大象就不敢上前了,同时,农户还能增加蜂蜜的收入。保护区还为大象开通了迁移通道,采取无人机监测、专业巡护、及时救助等多种举措,使我国偷猎大象的情况持续下降,形成了人象和谐的美好画面。


小记者:袁泉

8·25


自然讲坛

8月25日的自然讲坛,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石雷老师以其深厚的专业背景和生动的讲解方式,引领我们踏上了一场探索精油植物奥秘的奇妙旅程。精油植物是一类国家战略植物资源,这些珍贵的植物不仅在日化、食品、饲料等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推动相关产业创新与升级的关键。

这些植物之所以能产出香气袭人的精油,得益于它们独特的腺毛结构,这些腺毛如同天然的“香水工厂”,将植物体内的芳香物质凝聚成滴,形成了我们熟知的精油。在谈及精油植物的研究进展时,石老师提到了国家种子资源库建设的独特性、丰富性与代表性,以及新品种育种的多种方法,如辐射育种、多倍体育种、杂交与分子辅助育种等。同时,他还介绍了精油中主要成分的分析及其代谢调控机制,这些研究成果为精油在杀菌剂、食品保鲜剂、饲料添加剂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活动后,我采访了一位小观众,她兴奋地说:“我觉得这是一次很有意思的讲座,老师给我们介绍了那么多精油植物,让我觉得十分新奇,希望下次还能有这样的活动。” 此次讲座,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了精油植物的奥秘与价值,更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科学探索的热情与兴趣。



小记者:傅子轩

8·26


自然讲坛

8月26日自然讲坛邀请了“木材大咖”,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忠博士后,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关于木材的知识——从“钻木取火”到木材科学前沿技术。讲座伊始,杨老师拿出三块神奇的木板,他们一样大,老师让我们轮流感受木板的重量、颜色、味道等信息,小观众们一下就来劲了。

杨老师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木材能够做什么?可以做药材、餐具、桌椅板凳、木筷、棋盘、乐器等,还可以做微生物和昆虫的食物呢。接下来,杨老师给我们对比了木材的传统利用和现代工业化利用;介绍了“碳中和”和“树木利用”。现代工业化利用高效、科学、规模大、产量高,还可以“高大上”——有防子弹的超强木材、透明木材、木材海绵、激光木材等,很多木材科学的前沿技术。杨老师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鼓励我们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美好明天做出更多的贡献。

结束后,我采访了两位小朋友,他们都表示特别开心,一位小朋友说:“今天的讲座我超级喜欢,以后我还要再来。”另一位小朋友说:“今天的讲座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木材的知识,回去我要继续学习木材的相关知识,让自己越来越棒!”


小记者:王皓洋

8·28


博物夜谈

8月28日博物夜谈的主题是动物的饲养。晚上7:00,科普作家李维阳老师在博物馆三层的探索角正式开讲。李老师说他养过几百种小动物,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了他饲养这些小动物的趣事,比如蚂蚁的力气非常大、可爱的小松鼠咬起人来特别疼。最激动人心的是李老师还带来了活物:原产于非洲的宠物蟑螂,感兴趣的小朋友都可以试着摸一摸,那手感,太吓人了。


小记者:冉晨雨

8·30


自然讲坛

8月30日,国家自然博物馆2024博物馆之夜自然讲坛迎来收官之作,特邀请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伍建民院长带领我们穿越时光追寻古人仰望星空、描绘星辰。

伍院长说,我们的先祖通过对星辰的长期观察,通过捕捉星座的运动轨迹,根据星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运动规律,构建了一套独特的星空描绘体系。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那古老的时代,人们仰望星空,探索宇宙奥秘的场景。伍院长表示,他希望通过此次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四象二十八星宿的知识,燃起青少年对天文的热爱。他说“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体现,他感觉做这件事非常有意义。在伍院长的带领下,同学们热情高涨,一起朗诵了许多关于星空的诗句:“昨夜星辰昨夜风,西楼西畔桂堂东”、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这些美好的诗句都表达了古人对星空、对宇宙的深情厚意。在讲座的最后,伍院长用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九万里风鹏正举!”为同学们送出了新学期的美好祝福。他的这番话不仅激励了同学们追求知识的热情,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

此次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幕。一位参与的同学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他收获颇丰,不仅了解了天文知识,还对古人的智慧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表示,他将把这些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伍院长也表示,他希望通过此次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四象二十八星宿的知识,燃起青少年对天文的热爱。他说“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体现,他感觉做这件事非常有意义。


小记者:战骐盛


由国家自然博物馆生命科学部和地球科学部共同主持的藏品故事会,每天为观众带来两场专家讲解,结合展厅展品,讲述科研故事。小记者们认真聆听、专注记录、不时提问、兼顾采访,发回了详实的现场报道:


8·21


虫草知多少

8月21日,刘桂君博士在植物世界展厅,开展了题为“虫草知多少”专题讲述。刘博士带来了一盒虫草和6个培养皿,培养皿里有的是黄褐色的丝状物、有的像蚕蛹,刘老师指着这些培养皿告诉我们:虫草既不是虫子也不是草。它是一种微生物——真菌,它的孢子落在虫子的身上,“吃”着虫子身体里的营养,就会在虫身上逐渐长大。

最后从虫的嘴里长出“草”来,长出地面。虫草有很多种,那6个平皿里放的就是不同的虫草,有蛹虫草、蝉花、冬虫夏草、亚香椿虫草等等。全世界大概有540多种虫草,我国大约有120种,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冬虫夏草了。说着,老师从盒子里拿出了一条新鲜的冬虫夏草,让大家摸一摸,闻一闻。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见冬虫夏草。把“虫子和草”拿在手里,捏一捏“虫子”,软软的,很有弹性,闻一闻,有一股蘑菇的淡淡香味。在场的小朋友和大朋友也都跃跃欲试,仔细观察着、感受着冬虫夏草,看着它的“草头”——子座、“虫体”——菌核,还有足和环形纹,感叹着大自然的神奇。


小记者:宋泓伯

8·25


尼安德特人的故事

8月25日,国家自然博物馆古人类专家高丽红老师在人之由来展厅向观众们讲述了尼安德特人的故事。

1856到1857年,科学家首次发现了尼安德特人头骨化石,随着对他们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尼安德特人的文化水平很高,他们会做石器、会提炼沥青、会航海,还是顶级的狩猎者,但是这个类群还是灭绝了。关于尼安德特人的灭绝有好几种说法:外来的病毒学说、资源的竞争学说、智人的灭绝学说、还有融入到智人基因学说……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仍然围绕在老师周围,观察着尼安德特人的骨头化石,提着各种问题。


小记者:何俊佑

8·26


野生动物的保护

8月26日,国家自然博物馆生命科学部专家张昌盛老师在“神奇的非洲”展厅讲述藏品故事会,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野生动物的保护”。张老师结合非洲厅360度实景展示的特点和重点标本讲述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和怎样保护野生动物等问题,在讲述过程中不时提问,引发观众思考。张老师提醒喜爱野生动物的观众们,要尊重动物,不要尝试饲养野生动物,并鼓励大家把博物馆的学习作为一个启发的窗口,要多读书、多思考,更要到野外实地观察野生动物,把观察实践和读书学习结合起来。

听众中有一位大哥哥听得尤其认真,在故事会后,还提了很专业的问题和张老师交流。终于等到他们交流结束,我专门采访了这位大哥哥。他说自己是动物学专业的大学生,这次到北京旅游,就是冲着自然博物馆的活动而来的。希望有机会和专家交流,对他的学习研究很有帮助。大哥哥还对我说,你们也要珍惜和专家交流的机会,从小就有这么多好的机会,长大后还能坚持,一定会更有成就。你们这些青少年就是未来中国动物学崛起的希望。


小记者:胡煊墨

8·28


植物演化

8月28日国家自然博物馆地球科学部的刘博士带领公众了解植物演化的故事。“地球上先出现了植物,一方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氧气,另一方面登陆上岸的植物带动了海洋里的动物登上陆地,植物给动物提供了食物”,几个大朋友小朋友听了刘老师这样说,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一个阿姨说:“以前还真没想过到底是先有了动物还是先有了植物,原来必须现有植物才能有动物啊”。叠层石化石旁刘老师问道:“植物是非常不容易保存的,我们怎么证明他们的存在呢?长的什么样呢?”,有个小男孩立刻喊道:“看石头”。刘老师于是指着这块叠层石上一层层的纹路,告诉大家这就是海洋里藻类沉积而成的化石,数十亿年前的蓝藻就是这样一小片一小片的,在能照到阳光的海水里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最重要的氧气。

刘老师带大家来到蕨类植物的化石前面,这里的化石有大有小,旁边的模型也高矮不一,能够清楚看出蕨类的叶子对称,像羽毛一样。很多恐龙迷都知道蕨类可是恐龙最爱的食物,先有了蕨类才能出现恐龙。刘老师一提起恐龙,小朋友们立刻兴奋起来了,一个男孩问你怎么知道恐龙吃的就一定是蕨类呢?刘老师不愧是敲过很多石头的科学工作者,她说:“这是个好问题!我们怎么找证据呢?一样在化石里找!比如我们在恐龙的牙齿化石里能发现牙缝里的蕨类痕迹,在恐龙的身体部分、粪便化石里也能发现蕨类茎叶痕迹。”

参观者跟着刘老师穿越了35亿年的植物演化史。我好佩服刘老师,仿佛能听懂植物的语言,能从石头里看到植物几十亿年的故事!


小记者:徐智诚

8·30


昆虫世界

8月30日,国家自然博物馆研究员杨红珍老师带领着观众们一起探究全新开放的昆虫展厅。在鳞翅目展柜旁,五光十色的“鳞翅目”昆虫让小朋友们瞬间兴奋起来,个个感叹着蝴蝶和飞蛾的色彩斑斓。杨老师说鳞翅目中有非常多漂亮的蝴蝶和飞蛾,虽然它们有着美丽的形态,在大自然中像精灵一样翩翩起舞,但是大家在观赏的同时也不要去捕捉或伤害它们。随后,杨老师带着大家又欣赏了蜻蜓、白蚁、天牛、竹节虫,边走边讲这些昆虫的趣事。

活动结束后,我随机采访了一些小朋友,想了解他们今天晚上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一个四年级的小朋友说杨老师讲的漂亮的蝴蝶给她留下了非凡的印象;一个五年级的小男孩说自然博物馆丰富的展品让他目不暇接,而且说善于伪装自己的竹节虫最有意思……


小记者:郑煜琬

8·31


古蝉

8月31日,在博物馆之夜活动的最后一天,古昆虫学博士王莹老师在无脊椎动物展厅开启了展陈中古昆虫类珍惜标本的讲述。王老师在讲述中介绍了昆虫的分类、昆虫在几亿年的演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王老师她是研究古蝉的,展墙上的两件化石标本弯脉马氏古蝉和多点马氏古蝉就是她自己研究并命名的,王老师举着现代蝉腹部音盖的解剖图片耐心的解释现代蝉发声的原理,并遗憾的告诉大家:在她的研究中,目前还没有发现古蝉的音盖位置。以前我们只是觉得博物馆的展览很漂亮、珍贵,没想到,这里面还展出了当代科学家们最新的研究成果。观众们也不时散发出赞叹、惊讶和遗憾,也共同的期待着在老师们的辛勤研究下,早日能听到复原后远古时代蝉类独特的鸣叫声!


小记者:王乙丞


“标本零距离”项目每周日和周一与公众见面。主讲老师推着标本花车来到展厅,将教学标本与展厅标本相结合,引导公众通过观察、触摸,发现生命奥秘。小记者现场采访,带回了观众们的热情。


8·25.30


生命的支撑

8月25日、8月30日,主题为“生命的支撑”的标本零距离如约而至。老师们的花车上陈列着野兔、螃蟹、章鱼、食人鱼、兔子骨骼和鱼骨骼等几件标本,期初它们看起来没什么关联。老师先是引导小朋友们摸摸看。“小兔子的手感太好了,像活的一样!”小朋友们对小兔子标本爱不释手;章鱼真有八个爪子呀!跟书上看到的一样!”一位小朋友惊喜地跟妈妈分享自己的发现。随后,黄老师和王老师解释了标本的制作方法,并告诉小朋友们,触摸标本后要洗手,同时他们还引导观众们思考这些动物标本哪些是脊椎动物,以及如何判断是或者不是脊椎动物。原来这大量的标本要让我们体会脊椎的力量。好玩有趣的体验背后藏着科学,很多观众都表示,这样的标本零距离活动,新颖、独特、长知识,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伟大,也激发了同学们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期待以后能零距离感受更多的标本。


小记者:冉晨雨 巴湙


今年博物馆之夜期间,“主题讲解”系列活动以寻迹四川为主线,探究展厅陈列中的四川元素。小记者们在展厅对该活动进行了现场采访:


8·30


大熊猫

8月30日,讲解老师在动物展厅前开启了一场关于熊猫的主题讲解。老师介绍了大熊猫名字的由来,然后指着标本告诉大家大熊猫在我国分为两个亚种,分别是四川亚种和秦岭亚种。四川亚种大熊猫的鼻子更加的尖,像熊,而秦岭大熊猫的鼻子更平,像猫。

讲解结束后,我采访了一位观众。观众说他今天了解到自己以前从来没注意过的知识,比如大熊猫有6个手指、不同地方生活的大熊猫还长得不一样,太有意思了。


小记者:金子林


国家自然博物馆2024年度博物馆之夜活动期间,我馆小志愿者、小记者们成为了展厅中独特的风景线,他们大多身着黄色马甲,小小的身体里散发出大大的热情,感染者无数游客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

晚六点,观众们鱼贯而入,展厅入口处,几位小志愿者正在分发《博物护照》,并不时跟观众介绍:今年的手册介绍了体现科学家精神的几件特殊展品,小朋友们可以拿着手册在展厅里找到相应展品,有和我一样穿黄马甲、佩戴签章小使者徽章的小志愿者为大家贴纸集章。



展厅里有担任讲解员的小志愿者提供公益讲解。小讲解员刘禹颉的身边围拢了一大群人,他用中英双语为大家声情并茂地讲解着古哺乳展厅。刘禹颉同学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做小讲解员有两年多,最初他是因为对动物的喜爱而来的,如今,他觉得能为他人服务,更是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在人之由来展厅门口的签章小使者是宋泓伯同学,他非常耐心地给每个人发放贴纸,还要加上一句提醒:“贴在第11页。”两个小时过去,他手中领到的贴纸已经发掉了一半。他觉得自己很幸运,负责的展厅刚好有活动,人流量比较大。虽然比较累,却很有成就感。


小志愿者冉晨雨承担标本零距离活动的采访工作,只见他手持录音笔认真聆听,不时拿起手机记录现场照片,也和观众们一起摸摸标本,参与到活动中。她很喜欢这个活动,观众可以零距离的观察、触摸标本,机会很珍贵,活动中和专家老师交流,还可以增长知识。



而我,作为博物馆之夜的体验官,亲身参与各项活动,收获颇丰;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记录志愿者小伙伴们的工作,在采访中结识了更多的小志愿者同行,收获了慢慢的正能量,我爱上了小记者这个角色。


小记者:胡煊墨

8月的最后一天,也是本年度国家自然博物馆博物馆之夜的收官之夜,作为小记者,我采访了今晚到场的几位观众。


一位在蝴蝶展柜前仔细端详展品并不时用手机记录的叔叔接受了我的采访,他说他来自哈尔滨,他认为展品十分生动精美,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参观是一次不错的旅游体验!



一对母女告诉我,她们非常喜欢甲虫,认为此次参观让她们增长了许多的知识,展览楼外的非遗彩灯也让她们大开眼界。



展厅里最亮眼的还是我们身穿黄马甲的小志愿者们,今天讲解人之由来展厅的是一位自信的大男孩,不少观众专注地聆听他的介绍。一位大爷说听了小伙子的介绍,才真正把展览看明白了。讲解结束后,小讲解员有一些疲惫,但是接受采访时眼里散发着满足和自豪的光彩,他认为讲解不仅能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还能激励自己不断学习,能帮助观众更好的参观,觉得非常有成就感。作为小记者的我,也有同样的成就感。



小记者:姜禹铭


排版:付琦


国家自然博物馆
传播自然科学知识 发布自然博物馆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