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题目,可能有点奇怪,不过想看名人情感轶事的可以关闭了,因为我要说的其实是两件事。
首先是鲁迅先生。最近一段时间,我的文章被删的简直怀疑人生。先是上月底接连收到三篇文章被删的通知,其中一篇还是上个月写的。
我有点无奈,写了一篇《真的不知道还能写点啥》,结果这篇也被迅速干掉了。
接着平地一声惊雷,小号“李逵的小板斧”因为一篇敏感文章,直接被封到了明年二月,要春节后才能见面。
禁闭期间,小号上的文章还可以正常浏览,也不影响关注,只是我无法登录和推文了。其实上面还有好几篇都踩线的,说不定啥时候会给我“加封”到“寿终正寝”,可惜我现在想删都删不了,听天由命吧。小号名片如下,敬请关注。
我有点哭笑不得,只好写了一篇通知,告诉大家小号被封半年,结果这篇也没活过当天。
这是让我识趣点自己卷铺盖滚蛋么。
被删成这样已然郁闷的不行了,结果还有一位“正能量”的群主跑来教育了我一番。
他先是苦口婆心地在群里给我发了一大段话,全文如下:
@李逵的第二把板斧 您的文章总是被封,主要在于总以抨击居多,但又太明显,有时表达出的立场还值得商榷,产量很高,但还不够精细和有深度,好文章需要多修改。提个小小的建议,可以学习下鲁迅先生的文风(如果要写时评和杂文),最好的方法还是多写些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评论,或者继续点评四大名著和经典著作,从里面去糅杂时事热点。时事评论还是多乐观积极态度,少抱怨和消极,积极看待人生和周遭事务,或许能有不同的视角和所得。
然后又给我发私聊信息,继续“规劝”我,一是说“其实不用写很多太嫉恶如仇的文章,真没必要,主要是提一些举措可能比较好”,又说“提一些建设性意见,能推动进步和改善这才是最好的路子”。
这些话说实话我听的都耳朵起茧子了,好像我还专门写过文章批判过这种貌似特别有道理的言论。
首先,常看我文章的读者都知道,我提过很多具体的建议,不过没有啥鸟用而已。但是他却只看到了我的抨击。对,我抨击的是多,因为点赞的人不少了,抨击的人却很少。
其次,抽象的批评和具体的建议没有对与错,只不过是希望变化的两个维度,既然批评者没有反对具体的建议,那么建议者又何必对批评者不以为然?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如果做个并不贴切的比喻,建议为良药,批评可作为忠言吧。
对很多事情,恐怕囿于专业、经验、精力等等各个方面的限制,大多数人都只能做批评者而不是建议者。如果要求所有的批评者都必须拿出建议否则闭嘴,恐怕过于苛刻了吧。那我们是否可以要求一个人先去生一个鸡蛋才能去批评一只不生蛋的母鸡呢?
吐槽别人不够正能量也是一种吐槽,别弄的好像自己就是光明使者。
这位“正能量”的群主认为我的整体文风还是偏消极,这当然是他的权利。他看我不采纳他的意见还和他争论,干脆就说我的文章说实话除了有一年的青年节的写的不错之外,很多其实写的就一般。
哈哈,我回复他说“知道你喜欢正能量,其实那篇才一般”。
在这些“正能量”者眼里,批评就是抱怨,没有建议就不能批评,抱怨太多人会抑郁还会影响周围人的心态。这也不知道是什么神逻辑。
首先,批评和抱怨不能等同。如果按照他的说法,那么漫画家华君武周围的人是不是早遭殃进精神病院了?当年优秀的春晚小品相声讽刺挖苦批评了那么多人,我看听众观众好像是在哈哈大笑吧。如果看到某些吐槽不是会心一笑或者心有戚戚,反而心有郁积逐渐崩溃,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自己,要么是心理脆弱,要么是过度代入了吧。
这个世界是多元的,有喜欢发牢骚的(如果批评也算是牢骚的一种的话),也有喜欢一切都能辩证地看找到亮点,喜欢积极向上的。就好像《高山里的花环》,梁三喜总是积极向上,而靳开来习惯牢骚满腹。但是梁三喜好像也没让靳开来闭嘴,而是在战前希望留下他这门大炮。所以,我觉得不要相互指责对方,也不要希望改变对方,尊重彼此不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理性交流就好。
其实这位老兄满口正能量,对公知不屑一顾,本来说到这里,大家道不同不相为谋,相忘于江湖也就罢了,但是他居然让我学鲁迅先生,说“大多数人也就看看,最好还是学鲁迅”,又问我“了解陈行甲吗?要相信时间和信仰的力量”,这就有点让我哭笑不得了。
首先,鲁迅先生好像没提过啥建设性的建议吧?陈行甲倒是个实践者,可是他的遭遇呢?不知道这位老兄是怎么从陈行甲身上看到“时间和信仰的力量”的?
有的人脑子一团浆糊,思维混乱分裂,却特别喜欢“教育”他人心态要“放积极”,发言要“正能量”,“时事评论还是多乐观积极态度”。
对不起,我是只啄木鸟,不是个变色龙,更不是条京巴儿。
向鲁迅先生学习是我毕生的追求,但是有的人提起鲁迅先生我觉得都是对先生的亵渎。
已经被封了三个号了,“李逵的第三把板斧”也已启用,小号禁闭期间,小小号“李逵的第三把板斧”暂时代理小号职责,敬请一并关注,以防随时可能的失联,名片如下,我会越挫越勇,除死方休。
四大名著系列,再次恳请诸位铁粉转发分享《一个县太爷能不能灭你满门》(可惜评论区已经被封,点击即可阅读),这篇阅读量已经9万了,很有10万+的希望,敬请各位铁粉能够在方便的时候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或发到相关微信群,这里跪谢啦!“四大名著系列”名片如下:
今天是七夕,我是执着的牛郎,各位读者便是美丽的织女(虽然我的读者里男同胞占八成,但是女士优先,就让女生们当代表吧),希望我的每一篇文章,都能化作一只喜鹊,成为阻不断我们相见的桥梁。
-完-
全文2000余字,喜欢请分享、点赞、在看三连,关注本号并在对话框回复“精品文章”,即可获赠本人精品收藏,许多已经全网难觅。
作者:李老逵,法学双硕士毕业,曾在国务院部委工作多年,嫉恶如仇,率性认真,因此辞职改做执业律师。赤子之心不改,忧国忧民常在,忙时搬砖,闲暇写作。文章多替苍生写,不为君王唱赞歌。
发声不易,原号“李逵的板斧”已被永封,敬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本人其他号,搜“likui2019”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加本人微信进粉丝群,让我们永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