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元竹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中国共青团》杂志2024年第21期
导语
诞生于2014年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以下简称“志交会”)始终坚持引领青年、面向基层、服务全局,致力搭建以项目展示、组织交流、文化引领、资源对接为一体的全国志愿服务综合平台,助力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发展。可以说,志交会的十年是建设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十年,是推动志愿服务体系逐渐完善的十年,也是与中国式现代化同行的十年。
2024年第21期,在志交会举办十周年之际,团中央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与《中国共青团》杂志联合推出专题《汇聚与中国式现代化同行的志愿力量——志交会十周年记》一起回首过往,展望未来,探讨如何在志交会推动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志愿力量”,让志愿服务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路同行。今天微信推出专家观点第三篇《发挥志愿服务在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中的重要作用》。
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实现现代化中“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这为新时代社会工作发展、基层治理创新、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通过建设志愿服务体系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提供了坚定遵循。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一是中国式现代化各个重要领域需要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公共服务、公共文化、环境保护,以及数字技术等是社会参与的重要领域和基本渠道,确保每个社会成员参与公共事务和解决自身问题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数字技术推动现代化建设,消除个别社会群体因数字排斥造成的社会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将会大大提高社会的包容性和公平性。二是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志愿服务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在面对面交往和数据连接基础上,提高跨领域、跨部门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提升治理效能。三是增强社会活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方方面面创新发展,完善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志愿者的热情参与不仅会丰富治理的内涵,也将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参与热情。四是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2022年、2023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分别为14.9%、15.4%。随着老龄人口增加,支持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事务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志愿服务可以增强老年人的自信自立,另一方面志愿服务还可以促进老年人融入社会,提高社会和谐水平。
志愿服务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志愿服务可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助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如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瞄准不同社会群体提供服务,包括女性、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全国涌现的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助老、助残、助幼,等等,可以弥补一般公共服务或社会服务难以覆盖的领域。二是志愿服务丰富人们的生活。基层,尤其社区是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场所,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助力基层人民的生活改善,通过培训提升自身能力,不断增强社区活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三是志愿服务是应急响应的重要力量。各类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发生时,志愿者迅速进行他救,提供重要的社会支持,如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志愿者积极参与,展现了有效的他救能力。
志愿服务使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一是志愿者通过关心社会成员产生共鸣,促进社会成员之间共同关心,形成群体共识,实现社会的共建共享。二是志愿者的多元化参与增强了社会整体活力。作为个体的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得到安全感、认同感和幸福感。各行业人士共同参与志愿服务,推动各个领域创新与发展,形成社会良性互动。三是志愿服务是培养品格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不仅培养了人们的职业技能,也培养人们的品格和美德,培养健康社会所需要的责任感与创造力。四是志愿服务帮助人们灵活运用闲暇时间。合理的闲暇时间可以帮助人们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社会活力与凝聚力。
把志愿服务作为动员
人们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抓手
志愿服务是拓宽基层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决定》指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拓宽基层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完善办事公开制度。”实践证明,志愿服务增强了社区和社会组织的韧性,它能够在社区建设需要时迅速作出回应,为社区建设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增强社区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完善和发展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志愿服务是完善企业职工参与管理的有效形式。《决定》指出,“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完善企业职工参与管理的有效形式。”一是职工参与志愿服务能够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志愿服务为企业员工提供参与社会事务的机会,增强和改善了企业公众形象,提升了员工归属感和荣誉感。二是志愿服务促进企业团队合作与沟通。参与志愿活动的员工在实践中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增强团队凝聚力,助力改善企业工作氛围。三是志愿服务提升企业员工个人技能。志愿服务不仅丰富员工生活和工作经验,还能帮助他们发展新技能,如领导力、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四是志愿服务有助于实现多元协同治理。企业职工参与志愿服务可以推动组织和机构协同合作,形成有效的治理平台,提升企业在社会治理中的响应能力。
志愿服务是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的重要力量。《决定》指出,“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一是志愿服务可以满足老年人情感需求。志愿者通过与老年人互动,提供陪伴和支持,缓解他们的孤独感,大大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二是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实际帮助。志愿者在日常生活中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学习使用电子产品、购物、做饭、打扫卫生等,减轻了他们的生活负担。三是志愿服务促进老年人的社会融入。志愿服务为老年人创造了与社会互动的机会,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四是志愿服务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志愿者的参与可以有效弥补养老服务不足,优化资源配置。
志愿服务助力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决定》指出,“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一是志愿精神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价值和社会凝聚力。志愿服务通过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促进居民之间互动交流,增强了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志愿服务保护传承发展文化事业。志愿者参与文化项目实施,助力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推动新型文明形态形成,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三是志愿服务提升公众文化意识。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提高公众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鼓励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到文化建设中,营造全社会良好的文化氛围。四是志愿服务可以弥补资源不足。在文化设施和活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志愿者的参与能有效补足文化领域的人力资源不足,确保文化活动顺利开展,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五是志愿服务促进文化交流。志愿服务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了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推动文化传承保护发展。
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坚持党建引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2019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中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支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建立和完善社会评价机制,提高全体社会成员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社会共同体体制机制,拓展公共生活,开展公共活动,支持和鼓励个人对社区和社会作出贡献,关心帮助他人。一是提升公众意识和技能。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式培训,使参与者能够更好地感知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在高校等机构大力推广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愿和掌握参与志愿服务的技能。二是完善保障机制。完善和发展志愿服务保险制度,减少参与者的顾虑,增强他们的安全感。三是完善公众参与体制机制。发挥榜样的力量,通过培养优秀志愿者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使用互联网工具,如在线协作平台,提升信息传播效率,降低志愿服务参与门槛。四是强化协同合作。加强专业志愿者与普通志愿者之间的协作,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促进政府与社会力量互动,形成合力共同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
推动志愿服务跨部门合作与发展。我国志愿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合理配置志愿服务资源是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一是建立统一的志愿服务信息平台。设立实时更新的志愿服务项目信息模块,便于需要者和志愿者之间信息共享、有效对接。确保信息平台的广泛性和易操作性,完善和发展互动和反馈机制。二是促进多方主体的协同合作。加强政府与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形成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的合力。三是建立和完善志愿激励机制,鼓励更多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增强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整合各类服务资源。通过统一的服务平台,聚合志愿服务项目,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总之,志愿服务作为重要的社会活力源泉之一,不仅在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促进社区发展和公众参与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必须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支持激发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行列中。要完善和发展全面的激励体制机制,内容可以涵盖荣誉、保险等领域,形成良好的社会参与氛围。利用数字技术提升信息传递与反馈效率,确保志愿服务能够迅速响应公众需求,形成有效的社会合力,不断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
•
✦
最受读者关注的文章
(2024年第48周)
编 辑 | 黄佳文 厦门大学
审 校 | 韩春丽 张希哲
复 审 | 胡同洲
终 审 | 杨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