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洲聚福 “志”绘榕城——第二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志愿服务圆满收官

文摘   2024-12-20 18:11   北京  


作者:团福州市委

“茉莉”悠香,“侨”情绵长。超1.1万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记录着“小茉莉”与广大侨胞的温暖邂逅,见证着“小茉莉”与广大侨胞的悉心相伴。

2024年12月16日—18日,第二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在福州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从福州大学、福建江夏学院、闽江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4所在榕高校招募青年志愿者200名,储备各语种青年志愿者103名,并在会前组织志愿者们进行通用知识培训、礼仪集训、熟悉场馆、岗位培训等多轮培训演练,共为大会提供礼仪接待、观众引导、媒体服务、会务保障、展务保障、酒店保障等8个大类14项志愿服务。


本次大会的在岗志愿者中,具备基础外语沟通能力的志愿者人数超过90%,为了能够给来榕参会的小语种外宾提供应急语言服务,团市委还联合省市属高校征选掌握德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外语的储备志愿者。在“侨智汇”“五个一”成果展的现场,来自福州大学英语专业的安平注意到了一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外国嘉宾,他正因语言不通找不到酒店往返乘车点而感到着急。热心的她第一时间发挥专业优势为嘉宾提供翻译指引,帮助嘉宾顺利解决返程问题。“与外国友人的沟通让我深切感受到跨文化交流的魅力,作为青年志愿者可以用笑容超越国界、用语言跨越山海,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传递最靓丽的‘福州名片’,这种感觉非常特别!”安平说。

来自福建江夏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冯国宝是中国侨智发展大会的一名“老人”了,时隔一年他再次以青年志愿者身份与“侨智”相约。相较于去年,今年的冯国宝多了几分沉稳干练,志愿服务于“揭榜挂帅”组的他也有了更多特殊的体验和收获,冯国宝说:“‘揭榜挂帅’是今年大会创新推出的活动,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也学习了解了不少新一代信息技术、光电材料、人工智能的知识,感受到了福州在吸引侨智力量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诚意和实力。”


悠悠乡音鼓浓着侨胞归“家”的氛围和暖意。今年,服务于大会的200名志愿者共来自全国17个省份,熟练掌握着福州话、闽南语、粤语、客家话等29种方言。来自闽江学院历史学专业的林慧萍是地道的泉州人,在“汇侨话智”板块下的会议现场,负责签到引导工作的她总能遇到许多说着闽南语的嘉宾们,“常常有嘉宾微笑着感谢我们志愿者,还有些嘉宾是用闽南语对我说的‘谢谢’,亲切的乡音总让我感到格外的亲近和鼓舞。”

来自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的陈倩服务于后勤保障组的酒店岗,同时也是8名侨眷侨属志愿者中的一员。漂洋过海,千里归家,在与侨胞的交流中,她深刻地感受到侨胞们心怀祖国、情系家乡的情谊,也让她想起家人在海外拼搏的故事。“很开心能以青年志愿者的身份参加这次盛会,每一次服务都是与‘侨’对话交流的机会,期待在未来能与更多的侨胞共聚有福之州、共做有福之人。”陈倩说,希望自己亲切的话语和周到的服务能让回到祖地的侨胞们忘记冬日的寒冷,感受到福州的热情与温暖。


为助力第二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顺利举办,团市委通过“三抓”“三化”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全流程把好“志愿服务关”。抓招募更加个性化对标中国侨智发展大会国际化特色,侧重选拔具有一定外语水平及掌握福州话、闽南语、粤语等方言技能的学生,让每一位“归来”的侨胞感受到“家”的温暖;抓培训更加专业化除了志愿服务通用知识培训和礼仪集训,更有以“侨文化”为主题的课程学习拉近志愿者们与大会的距离,为迎接八方宾客做好知识准备;抓管理更加精细化,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规范服务督导,畅通需求反馈渠道,确保志愿者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

最受读者关注的文章

(2024年第47周)

编   辑  |  刘晨慧 河北地质大学

校   对  |  高振宁 张希哲

统   筹  |  胡同洲

审   定  |  杨振宇

中国共青团杂志
指导工作的载体,交流经验的平台,理论研究的阵地,干部成长的课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