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
SHUANGJIANG
降
霜降节气,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霜降时草木零落,众物蛰伏,是冬季的前奏。
天气由凉转冷,气候干燥,容易导致秋燥和身体不适。中医养生强调滋阴润肺、调养脾胃和防寒保暖,以适应季节变化,保持身体健康。
壹
饮食养生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记载:“甘先入脾”。脾胃属土,土生金,肺肠属金。甘味养脾,脾旺则金足,培土则生金。古有:“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淡食多补,深秋时节应少吃多餐,多食甘平润燥、养肺生津之品,应选用气平味淡、作用和缓的食品,以汤类、粥类最为适宜。
酸味可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季宜收不宜散,应少吃辛辣食物,如姜、葱、辣椒等;多吃山楂、五味子、柿子等酸味食品以收敛阳气;气候干燥,宜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秋梨、甘蔗、香蕉等滋阴润燥的食物。
柿子味甜,汁多肉细,古人赞其“色胜金衣,甘逾玉液”,柿饼“厚肠胃,温中,健脾胃气”,止泻且润肺,然柿忌与酸性食物同服,以免形成“胃柿结石”。
梨擅润肺,《本草纲目》中指出梨“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
因此,霜降时节,可适量食用柿子、秋梨,达到滋阴润肺的功效。
起居
贰
霜降时节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脚部和胃部的保暖。建议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防止秋乏。老年人应注意保暖,适时增加衣物,避免受凉引起心血管问题。
叁
中医养生
足三里穴
可以帮助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保健,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的作用,是养生保健的要穴。
位置描述: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突起的肚子上,膝盖以下三寸处。
按压方式:用手掌或拇指按揉足三里穴,每次按摩5-10分钟,可以选择早晚各进行一次。
鱼际穴
被誉为强健肺部的关键穴位,它拥有清洁肺部、释放热气以及舒缓咽喉痛的功能,对于舒缓因秋季干燥所导致的热性咳嗽和干咳表现出卓越的效果。
位置描述:它坐落于手的外侧部分,位于第一掌骨的桡侧中心,处于红色和白色的肉质交界处。
按压方式:您可以每天随时按压双侧的鱼际穴约三分钟。建议选择在每日阳气最旺盛,即中午1至3时段进行按摩。
神阙穴
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它与人体下焦的血液循环和腹部脏器的阳气紧密相关。为了增强阳气,我们可以通过按摩腹部或热敷来提高中老年人的消化能力和免疫力。
位置描述:肚脐处
按摩方式:右手掌心置于肚脐,左手重叠于右手背,顺时针方向摩50~100次;换左手在下,逆时针方向摩50~100次,以腹部发热为宜;然后再以两手掌心向内相重叠,手心置于肚脐,向下擦搓30~50次,以下腹部发热为宜。
合谷穴
按摩合谷穴可以调节头面部的气血运行,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同时还可以促进背部的气血运行,缓解背部不适。在霜降时节,经常按摩合谷穴有助于增强气血运行,提高体内的阳气,增强抵御寒冷的能力。
位置描述:位于手背上,介于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靠近第二掌骨的桡侧中点。或者,将一只手的拇指放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拇指尖下方即为此穴。简单来说,当拇指和食指紧贴时,肌肉最高点即是此穴。
操作技巧:按压时,不是直接向下施力,而是沿着手掌的方向进行。您可以尝试两种方法,感受其中的酸麻胀痛。建议每天进行2至3次按揉,每次持续1至2分钟。
肆
科普医生
骆梦婕 主治医师
中医全科医师,负责科室的儿科诊治工作。
擅长运用方药、小儿推拿、膏方丸剂、食疗等多种方法调治各种儿科及内科疾病。
医师咨询电话
新山院区:
028-69283236
(请于上班时间拨打)
东紫路院区:
028-83533803
(请于上班时间拨打)
医师开诊及咨询时间
夏季(5月1日—9月30日)
上午:08:00—12:00
下午:14:00—17:30
冬季(10月1日—次年4月30日)
上午:08:30—12:00
下午:13:30—17:00
医师诊疗地址
新山院区:成华区龙绵路1111号2楼
东紫路院区:成华区东紫路618号3、4楼
让我们抓住秋天的小尾巴~
一起健康养生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