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丨青海:一条“小虫子”是如何解锁餐厨垃圾生态循环新模式的?

文摘   2024-10-24 21:31   青海  













 

   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有一群特殊的“虫子”,它们的成虫与蜜蜂相似,幼虫则形似蚕蛹,俗称“凤凰虫”。“虫”不可貌相,别看这些貌似普通的小小虫子,却是净化高原生态的“宝贝”,这就是黑水虻。它们有着很神奇的本领,可减少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带来的环境压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帮助化解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难题的“好药方”和推动青海省无废城市建设的“好帮手”。

  黑水虻其貌不扬,确是一种资源昆虫,能够通过生物转化技术处理有机废弃物,它们具有惊人的食欲和强大的垃圾降解能力,主要以城市餐厨垃圾、屠宰废弃物、动物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为食,进行生物转化。培养出来黑水牤成虫,还可加工成畜禽饲料、宠物日粮、高档水产饲料功能蛋白饲料源、高端鱼饲料等,具有低耗能、低排放的特性与优势,以及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处理工具。

  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是畜牧业主产省份,牦牛、藏羊追溯覆盖青海省近90%的市县,牲畜屠宰会产生许多高有机质、高油脂率和高含水率的废弃物。青海生态环境脆弱,厌氧发酵模式处理有机垃圾会产生沼气,易发生泄露缺氧中毒甚至爆炸危险,再加上旅游旺季餐厨垃圾数量较大,若处理不当,将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对“中华水塔”的生态环境安全带来污染隐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基于此,青海昆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利用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处理牛羊屠宰废弃物,2020年在青海探索建立了高原有机废弃物转换的闭环全产业链,有效解决了高原屠宰废弃物污染环境的潜在风险。

  据了解,黑水虻的繁育需要较高的温湿度和独特的光照,其幼虫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到35℃,湿度在60%到80%之间。在温暖的南方地区野生环境状态下,黑水虻成虫也只在4至9月份期间进行繁殖,而且能生存下来的群体数量稀少,无法满足规模化利用需要。青海省气候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夏季凉爽而短促,冬季严寒而漫长,养殖黑水虻技术难度非常大。

  那么,如何破解寒凉地区持续供卵的瓶颈问题呢?在青海昆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技术人员介绍到:“我们在实验室搭建了繁育台,对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虻虫繁育情况进行持续观察实验,经过数千次数据对比,已经确定了高原种虫繁育的最佳温湿度和光谱波长,设计出了自动化控制的繁育温室,形成了高原地区黑水虻全人工环境下繁殖供卵的技术体系……”

  据介绍,1克黑水虻虫卵生活期内可处理约10公斤废弃物,并形成2.5公斤有机肥和1.5公斤优质鲜虫。为提高其转化效率,技术人员分别对鸡粪、猪粪、餐厨垃圾等进行试验,得出不同底物、投喂方式等条件下的转化效率参数,根据参数设计地槽和立体两种养殖模式,有效提高了有机废物的转化效率,促进了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黑水虻生物技术的广泛推广缓解了城市餐厨垃圾及农业农村环境面源污染“有机污染治理”的难题,有力助推了青海无废城市建设。


来源丨中国环境APP

海东市生态环境局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建设“山青水绿天蓝地净”海东!海东环保期待您的关注、参与、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