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发现无我,另一个是发展健康的自我感,无我不是否定自己,而是破掉执著。
表面上看起来这两个任务是互相矛盾的,但是其实两者都必须要实现,我们才能够觉醒。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做悉达多太子的时候,出家以后曾经跟随两位瑜伽士学习,试图去通过修禅定来降伏身体、降伏欲望和恐惧,但是在六年之中修种种苦行都无法成功。所以不管四禅八定也好,还是五神通也好,都不能够帮助我们解脱,那个只是一种功能。
解脱要靠什么?不是靠止禅而是靠观禅,你要生起观智来,能够现量地证得、现量地透视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苦、无我,不是名词上说,而是你现量地见到,你很细很细地看到这个中间的因果关系,很细很细地能够见缘起法,这样你才能够真正的解脱。
所以释迦牟尼佛因地做太子的时候,跟随两位仙人(其实就是瑜伽士了)修种种的苦行,修种种的禅定,但是都无法去成就解脱,因此就悟到生命觉醒绝不是单单依靠禅定。禅定只是帮助我们修观智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要起观智,要能修观禅,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也知道,生命觉醒绝不是力量的产物,你有定力,你能够入定多少天,哪怕能够入三界最高禅定——非想非非想处地定,这个也没用啊,也不能解脱呀,但是能够让我们身心调柔,更好去修观智。
在定中你能够摄受你的身心,但是修行解脱,生命觉醒不是靠控制身心得到的,而是由开放的心层层超越而产生的,你的身和心,你的心能够认知的范围越来越大,不是眼前这一点点事,不是在人类这个有限凡夫的认知范围之内就能够让你解脱,你是要一直扩大这个认知范围。所以既要有更健康的自我感,又要能够体证无我,这两者都能实现,你的生命就觉醒了,在凡夫的分别心里面认为这两者是矛盾的,其实不是的。
所以悉达多太子就舍弃苦行,接受乳糜的供养,在菩提迦耶这个地方的菩提树下成佛道。
八背舍禅正是由开放的心层层超越,一方面是超越空间的局限,由欲界,超越欲界到色界,色界的四种禅定也依次超越,到无色界,也超越无色界,最后就超出三界,这个就是发展更健康的自我感,让你能够认知的时空范围越来越广大。另一方面,你不断地去掉执著,不断地在每一个禅相之中都不执著,随立随扫,然后不断地发现无我。
因此,修行不是要去控制身心,不是要去压制,而是不断不断地超越局限。如果用控制身心来修行,就会身体紧绷,你会发现有些人就变得越来越麻木不仁,越来越蓬头垢面、了无生机,这种压的方法修行不对呀,要不断不断地开放,不断不断地扩大修行的时空范围。真正的修行者充满了无尽的喜悦,越来越生机勃勃,真正空性的标志是两个字:喜悦,遇到任何事情,内心都是无限的喜悦。
往期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