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投资百亿,还是玩不转ID

科技   2024-11-07 22:17   山西  

全文共3836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40年前,上汽大众和桑塔纳率先成为大众汽车集团开拓中国市场的先锋。如今,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上汽大众和ID.3再一次为大众在华开路。

在ID.系列电动车的销售策略上,上汽大众已经在ID.3上做出了示范。一汽-大众就算是摸着上汽大众,也应该能过河了吧?

本文首发于亿欧汽车

作者|郭怀毅
编辑|郝秋慧


“上市的时候,确实有这个销量目标。”


今年年初曾有媒体披露,去年12月上市之初,一汽-大众对ID.7的月销量目标是万辆以上。一位接近一汽-大众的消息人士也向亿欧汽车证实,这个目标确实存在。然而,他马上话风一转:


“不能看原计划。”


2023年下半年,上汽大众率先出手破局,ID.3的降价让大众ID.系列电动车销量迅速拉高。这似乎给了一汽-大众底气和希望,定下了ID.7月销破万的目标。


为了给ID.7的上市助威,一汽-大众还把公司第2700万辆下线整车的殊荣给了ID.7。


“作为第2700万辆下线的整车产品,ID.7 VIZZION(下称:ID.7)标志着ID.家族2.0时代的正式开启。”在佛山MEB工厂的ID.7下线仪式上,一汽-大众党委书记、总经理潘占福说表示一汽-大众将加快新能源智能转型,走好高质量发展新道路。


设想中,ID.7上市就爆款;现实中,ID.7上市即暴死。


今年1月,ID.7销量为2269辆。但是,啪的一下,很快啊!到6月就只剩下了299辆,ID.7只用了半年时间,就被消费者抛弃了。


同样遭遇打击的,还有佛山工厂。今年5月,佛山工厂裁员的消息不胫而走,随后引发了媒体和网友的热议。


2018年,一汽-大众为了实施新能源战略转型,在佛山工厂增资扩产108亿元的MEB项目。今年3月,一汽-大众继续加码,计划在未来投资约160亿元,通过实施“百亿投入、千亿产值”,建成“全过程数智化·高质量·新能源”样板基地。


一汽-大众党委书记、总经理潘占福


但就是这样一座被一汽-大众寄予厚望的工厂,却因为裁员冲上了热搜。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裁员的主体其实是佛山工厂燃油车产线的员工。也就是说,一汽-大众赖以为生的基本盘——燃油车正在出现明显下滑,这不但直接拉低了一汽-大众的整体市场表现,更是让一汽-大众无法完成今年的销量目标。

2023年,面对新能源汽车崛起和价格战的双重冲击之下,一汽-大众年度销量增长4.8%,达到191万辆,成为合资车企中为数不多可以实现增长的企业。

在完成了2023年既定销量目标的基础上,潘占福和一汽-大众高层给公司定下了2024年190万至200万辆的全年销售目标。

但是今年前九个月,一汽-大众销量113.2万辆,同比下滑14.1%,年销量目标仅完成六成。在2024年仅剩两个月的情况下,潘占福和一汽-大众已经不可能完成年销量目标的下限190万辆。


 同样的ID,别样的境遇


“当初就是为了ID.7,一汽-大众放弃了ID.3,可没想到现在差距这么大。”前述消息人士在谈到ID.系列电动车的表现时,给亿欧汽车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


但是自去年12月ID.7上市以来,除了今年1月实现销量破千,ID.7的销量再未过千。到今年9月,ID.7的销量只剩下137辆。


而就在今年5月,佛山MEB工厂被曝裁员。虽然减员集中在燃油车产线,但ID.系列电动车的表现,也很难说对得起当初上百亿的投资。


ID.7的惨淡只是一汽-大众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颓势的一个缩影。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九个月,一汽-大众ID.系列三款车型销量总和为3.9万辆,虽然同比增长超两成,但是别说和自主品牌同台竞争,就是和同门兄弟上汽大众也没法比。



同样是三款车型,上汽大众ID.家族同期销量已经到达8.9万辆,同比增长超五成。如果只看单一车型,上汽大众ID.3销量同比增长近三成,达6.4万辆,比一汽-大众三款车型的销量总和还要高。


而且就在10月,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ID.3已经登陆工信部新车申报目录。


2023年,时任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就曾表示,当ID.3在2024年完成换装磷酸铁锂电池后,“豚要跳,猫要炸。”目前,更低的磷酸铁锂版ID.3虽然没有上市,但其市场表现已经基本完成了“豚要跳,猫要炸”的战略目标。


在刚刚过去的9月,ID.3销量9650辆,而欧拉品牌全系销量总和也仅仅4010辆;比亚迪海豚的销量虽然超1.5万辆,但和去年同期超2.4万辆相比,此消彼长的趋势已经很明显。



为什么在新能源市场,南北大众会出现如此之大的差距?要知道,在燃油车时代,在拥有产品矩阵相似的情况下,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表现差距不大,甚至在近些年,一汽-大众销量还要领先于上汽大众。乘联会数据就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一汽-大众的年销量一直高于上汽大众。

但是在电动车市场,两家企业的市场表现却出现了罕见的分化。特别是在一汽-大众ID.7率先上市后,一汽-大众的ID.系列电动车数量也来到了三款:ID.4 CROZZ、ID.6 CROZZ和ID.7 VIZZION,上汽大众的三款产品则是ID.3、ID.4 X和ID.6 X。

在大众汽车集团的双车战略下,南北大众在对产品细节进行微调的情况下都国产了ID.4和ID.6。此外,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在目前分别独占ID.3和ID.7,形成了各自的“2+1”产品矩阵。

可就是在产品矩阵趋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市场营销策略,让南北大众的市场表现分出了“南北”。

2023年7月初,上汽大众宣布ID.3降价的那一刻,就让这款产品直接进入爆单模式,也让上汽大众MEB工厂产能瞬间逼近了极限,大幅降价甚至令远在德国的消费者感到破防。

2024年,上汽大众推出了类似苹果AppleCare+的保值回购计划——ID. Care,这一项目不但解决了新能源车主对于保值率的担忧,而且还稳固了上汽大众ID.系列当下的销量表现。

在上汽大众的一系列营销攻势下,南北大众在电动车市场拉开了明显差距。根据双方公布的2023年度销量成绩单,上汽大众ID.系列全年销量10.9万辆,反观一汽-大众ID.系列去年仅售出4.8万辆。

客观来说,2023年的一汽-大众还仅有ID.4 CROZZ和ID.6 CROZZ两款车型,产品数量上确实少了少一款。但是到了2024年,在产品矩阵同为“2+1”的情况下,一汽-大众的销量还是大幅落后于上汽大众就很难归咎于产品数量了。

也有人认为,气候因素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汽-大众的市场表现。一汽-大众位于东北地区,冬天温度较低,对电动车出行影响较大。相较于南方,北方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明显较低。

公安部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743万辆,但东三省总和不到30万辆,占比仅为 4%。另一项数据显示,2023年,东三省的公共充电桩增量总和不到全国的3%。

但市场对所有企业都是公平的,如果说一汽-大众需要面对寒冷的气候,上汽大众和其它车企就不用面对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上汽大众ID.系列的成功就说明,在产品无法更新和扩容的情况下,在价格战中主动“亮剑”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对于转型中的大众汽车集团来说,他们也需要ID.系列在中国市场取得一定市场份额,好为下一批新能源产品攻势保留“火种”。

和大众汽车集团大众(左)、上汽大众(中)相比

一汽-大众(右)的2023年销量海报实在“另类”  


2024年1月,在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发布的2023年销量海报中,ID.系列电动车的增长占据了巨大版面,上汽大众也是如此。然而,在一汽-大众的海报中却看不到ID.系列,甚至看不到“新能源”三个字。

这不得不让人疑惑,如此轻视的背后,潘占福和一汽-大众的管理层是不是对新能源时代有什么误解?毕竟,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单纯坚守“燃油车”市场已经难以为继,这已经反映在了一汽-大众2024年的销量上。


 佛山工厂裁员,基本盘不稳


难以想象,一汽-大众佛山工厂的裁员,让曾经的销冠冲上热搜。


今年5月下旬,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被曝出裁员565余人,根据网传一汽-大众内部文件,被裁员工均为公司“富余人员”,难以继续为他们安置岗位。一汽-大众从中选取部分绩效排名靠后的人员进行优化,并以期满解约为由劝退该部分员工。


对此,一汽-大众承认了裁员传闻并表示,此次调整为佛山分公司对部分第一次劳动合同到期员工不续约,该情况已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提前报备。一汽-大众依法依规对该批员工及时给予足额经济补偿,积极协助再就业,充分做好后续关怀工作。此次调整不会影响佛山分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


正如前文所述,为了推动新能源转型,一汽-大众已经对佛山工厂投资百亿。可谁曾想,一汽-大众的ID.系列非但没有起色,燃油车下滑还导致了佛山工厂裁员。


一汽-大众官网信息,佛山工厂不仅仅只生产奥迪Q4 e-tron、ID.4 CROZZ、ID.6 CROZZ以及ID.7这四款电动汽车,还生产探歌、高尔夫和奥迪Q2L这三款燃油车,这次的裁员重灾区也正是油车产线员工。



今年以来,一汽-大众整体销量不容乐观,想完成年初制定的190万辆销售目标下限已经不可能。

但是为了能够稳住基本盘,一汽-大众也没有坐以待毙。此前,一汽-大众宣布主力车型中的降价。与此同时,全新迈腾的上市也为一汽-大众在中级车市场增添了新鲜血液。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一汽-大众选择把目光放到了未来。

“一汽-大众正在自主开发全新电动车型,现有燃油车型也将全系搭载自主研发的全新混动技术,奥迪也让即将推出长续航的PHEV车型。”据潘占福透露,一汽-大众储备了一批更能满足中国用户需求的具备更高性价比的新技术、新装备。

未来的产品攻势确实给了一汽-大众以希望,但是再好的产品也需要营销的配合,上汽大众和ID.3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面对未来的产品攻势,潘占福和一汽-大众高层必须要在营销和市场战略上做出规划。毕竟,历史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一汽-大众机会,能不能留在中国市场的牌桌上,可能都取决于下一轮产品的绝地反击了。
阅读


END

亿欧网
科技与产业创新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