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高校心理委员工作队伍建设,探索心理委员工作以及朋辈心理辅导的新方法、新路径,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在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各高校之间心理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工作的交流与合作,第十九届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研讨会暨朋辈辅导论坛于10月17-18日在北京大学召开。
研讨会现场
本次会议的主办方为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参会人员包括高校分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高校心理中心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兼职心理咨询师、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高校心理委员、学生心理社团代表、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理学教师及研究人员等。全国心理委员工作理事组成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教师贺竞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教师何恋珊,行知书院辅导员杨芳,校心理健康与个人发展协会(心语轩心理工作室)学生骨干潘镜伊与优秀心理委员代表、教育科学学院(汕尾)、行知书院本科生李佳钰、朱燕妮组成队伍,参加本次会议。
我校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本次会议主要包括主题报告、交流分论坛以及会中工作坊三大板块,各专家依托自身宝贵的研究与工作经验,讲授了高校朋辈心理工作的新境界以及卡牌技术、正念冥想、焦点解决技术等在心理委员的培训和具体实践辅导中的运用。研讨会气氛热烈、师生参与积极主动。
10月17日上午,大会论坛开幕式、各主题报告及四场会中工作坊在北京大学顺利、精彩开展。大会主题报告过程中,数位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依托自身宝贵心理工作经验,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丰富凝练的报告。
滑动查看更多
10月18日下午,7场经验交流分论坛同步展开,其中,分论坛三各高校心理委员与朋辈工作交流中,9位来自不同院校的主讲人围绕心理委员工作进行分享。
北京大学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刘卉探讨了“一站式”学生社区的背景,强调其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全方位支持。她指出,学生心理委员是四级预警网络中的关键一环,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心理问题,促进同学间的相互支持。
南京师范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向莉莉围绕“心理团辅”与“心理委员班会”两个主题进行了深入介绍。她介绍了心理委员班会的组织与实施情况,交流了实施过程的经验,指出心理委员班会是心理委员与班级同学沟通的重要平台,需要及时了解同学们的心理需求和困难。
福建中医药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丁闽江围绕“中医药特色的朋辈队伍建设实践”展开报告,他指出,应关注全体学生而非仅关注有心理问题学生的不同需求,应该把目标定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培养学生的长期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要避免千篇一律的做法,倡导依据校本文化开展有特色的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胡邓介绍了心理辅导工作的缘起,强调了斯坦福大学“马博士”传经送宝的重要性。他指出应严格按照斯坦福标准进行学习吸收,同时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朋辈互助体系,包括课程培养、技能培训、模拟演练和评估上岗,主要活动涵盖个体咨询拟演练和评估上岗,包括有个体咨询、团辅活动和校园活动,以增强学生的互助支持。
四川师范大学
大学生心理发展中心教师高玮分享了“四象朋辈”项目的理念构想与工作思路。该项目倡导多重自我培育文化模式,通过拟象、偶像、形象和群像的方式,重点聚焦于形象和群像。
天津商业大学
心理中心李积鹏介绍了基于学生朋辈心理互助的心理育人模式实践探索,他强调了“一体化”培养机制,涵盖心理委员的选拔、培养、考核和培训方式中的线上线下结合以及自助与助人的结合。
清华大学
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主任阎博介绍了由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于2021年发起的,以“朋辈支持,守望互助,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为价值理念的“清心伙伴”计划,详细阐述了“清心伙伴”计划的培养目标与理念,强调通过理论知识培训和志愿服务实践,培养具备共情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重点介绍了“清心伙伴”候选人的培养方案与路径涵盖系统的培训与实践环节在往期取得显著的参与效果。
经过三天沉浸式、系统式、丰富精彩的交流学习,我校参与队伍成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本次会议,通过理论的体悟与实践相结合,为我校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工作思路,和与其他高校进行心理委员工作和朋辈辅导相关工作的交流学习机会。
我校一贯注重心理育人,激发学生助人自助的能力,未来将继续运用所学知识与各高校交流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持续提升我校心理委员工作队伍心理危机干预与朋辈辅导能力,落实构建全员参与、主动服务的预防性心理育人体系,增强“满天繁星,点亮心晴”心理育人双计划工作体系实效,为我校后续开展心理委员工作、建设健康阳光的校园氛围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排版 | chino
文案 | 潘镜伊
图片 | 木棉花心理工作室
编辑 | 莫绮晴 叶健彤 杨可 凌慧钰
初审 | 程紫慰
复审 | 黄子禧
终审 | 林玛 贺竞雨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树洞,
我知道你「在看」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