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品简介
《古斯特少尉》(Leutnant Gustl)是奥地利医生、小说家阿图尔·施尼茨勒(Arthur Schnitzler)的一篇德语中篇小说,于1900年发表于《维也纳新自由报》(Wiener Neuen Freien Presse)圣诞版。它是德语文学史上第一部完全采用“内心独白”(innerer Monolog)写作手法的开山之作,小说讽刺了19世纪末奥匈帝国军官虚伪的“荣誉观”。
小说情节并不完全来自于作者施尼茨勒的虚构,而是取材自现实生活。早在 1896 年,施尼茨勒便记录下这部小说的创作红线:“某人挨了一记耳光;没人知道这件事。打他的人死了,他平静下来,他似乎不是因为被损害的荣誉而痛苦,而是因为害怕别人会知道这件事而痛苦。”这一素材可能来源于奥匈帝国作家、外交官利安德里安与某位面包师进行的一次决斗。毕竟本文主人公古斯特的经历与这一素材的情节高度吻合。
在施尼茨勒这篇著名的小说中,主人公古斯特少尉听完音乐去往衣帽间,却被一位身份低微的面包师斥为“无赖”,并威胁要折断他的军刀。他认为自己无法与面包师决斗,因为依照当时军队的荣誉准则,只有贵族、军官和学者才可以用武器进行决斗,可面包师并不满足这一条件。古斯特无法通过决斗来来捍卫或恢复自己的荣誉,于是只能通过自杀来挽回失去的尊严。经过一夜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做好了自杀的准备,却在黎明时分偶然于咖啡馆得知面包师已在午夜猝死。古斯特少尉如释重负,从耻辱中得以解脱。这篇小说情节简单明了,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发展。作者刻意记录的是主人公在其荣誉观受辱时不停变化的心理活动,通过那些下意识的冲动、难以控制的情绪瞬间,来体现19世纪末奥地利军官挣扎的内心与虚伪的荣誉观念。
二、作家生平与创作
阿图尔·施尼茨勒(1862-1931)是维也纳现代派的核心人物。他出生于犹太医生家庭。早年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医学,1885年获博士学位,于第二年起行医,期间用笔名发表文学作品。1880年他的处女作《女芭蕾舞演员的情歌》(Liebeslied der Ballerine)发表于杂志《自由信使》(Der freie Landbote),之后他又相继在《法兰克福报》(Frankfurter Zeitung)、《自由舞台》(Freie Bühne)等杂志上发表诗歌与小说。1893年他在维也纳开设诊所,行医之余继续从事文学创作。1901年,施尼茨勒因《古斯特少尉》被指控损害军队荣誉,被剥夺作为主治医师的预备军官职务,此后他便以写作为生。施尼茨勒的代表作有戏剧《阿纳托尔》(Anatol)《轮舞》(Reigen)、中篇小说《梦幻的故事》(Traumnovelle),长篇小说《贝恩哈迪教授》(Professor Bernhadi)等。
施尼茨勒被誉为弗洛伊德在文学上的 “双影人”,两者同属一个时代,同是维也纳的医生,有着共同的兴趣和追求。不过,两人不曾成为亲密挚友,实际上,两人只阅读彼此作品,偶尔通过书信联系,始终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心照不宣的关系。直到1922年6月,值施尼茨勒六十大寿之际,两人才在弗洛伊德的寓所第一次真正会面。
施尼茨勒的文学创作根植于一个错综复杂的历史文化环境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上空弥漫着世纪末的颓废情绪,维也纳上层社会用醉生梦死的表象掩盖恐惧与悲观。社会的急剧变化催生了思想文化的空前活跃,作家将关切的目光转向现实生活。施尼茨勒受文学评论家巴尔、哲学家马赫和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影响,其艺术表现从描绘客观现实转向传达主观感受,追求无逻辑限制的心理状态的表现,并将心理分析方法运用于文学创作,把“自由联想”作为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真实地记录变幻莫测的心理活动轨迹,让读者去自行体会内在的联系,感受主人公的心声。
施尼茨勒是德语文学史上内心独白小说的开创者。较之第三人称形式的体验话语(erlebte Rede),内心独白则更加独立,更加不依赖于叙述者,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考过程似乎被直接呈现给读者。这种创作手法,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使读者的关注点转向人物的主观感受和思维过程,进而从主人公的内部视角更直接、清晰地展现人物形象。施尼茨勒的作品很少涉及重大社会问题,死亡与爱情是其作品常见的主题。它们大多描写没落贵族、小市民和资产阶级扭曲的生活观和世界观,通过直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也纳社会压抑的现实世界。
三、《古斯特少尉》的内心独白:虚伪的荣誉观
《古斯特少尉》运用内心独白手法,通过断续跳跃的心理描写,表现主人公复杂多变的情绪瞬间和下意识的荒诞念头,从内部塑造古斯特虚伪矛盾的形象,揭示病态的荣誉观念。
全文仅出现两处人物对话,即开头衣帽间受辱和结尾在咖啡馆得知面包师死亡的消息,其余部分内心独白手法贯穿故事始终。尽管全文都由主人公古斯特内心世界的自由联想推动组成,语言主观性较强,但对情节的时间、空间和人物形象的描述是清晰的。
我想奉劝您换一副不那么放肆的面容,否则幕间休息时我会在休息厅向您提出决斗的要求。瞧,他已经把目光转向别处了!......所有的人面对我的目光都会产生一种恐惧的......“你的眼睛是我所见到过最美的!”不久前斯黛妃这样说过......噢,斯黛妃,斯黛妃,斯黛妃!我坐在这里,一连几个钟头向自己诉苦,实际上都是斯黛妃的过错。唉,斯黛妃的拒绝真叫我大伤脑筋!今天晚上本来可以过得很美的(施尼茨勒:117)
我讲起一次爱国主义的庆祝活动......大夫说道——当然不是立刻接着说的,但是毕竟是从这次庆祝活动引发出来的:“少尉先生,您得向我承认,并非您的所有同学参军入伍,仅仅是为了保卫祖国!”真是放肆之言!竟然有人胆敢当着一名军官的面说这话!(施尼茨勒:118)
我很快就不在这个世界了......我的一切都完了......丧失名誉,就是丧失一切!......除了把手枪顶上子弹,我别无他事可做......古斯特啊,古斯特,我觉得,你是不是始终还不相信呢?快点恢复理智吧......没有别的选择......你就是绞尽了脑汁,也是别无选择!(施尼茨勒:122)
通过对其混乱内心独白的解读,一个世纪末奥匈德国军官的形象跃然纸上:言谈间充满自以为是的优越与傲慢,对待女性轻佻无礼,经常出入酒馆、赌场、舞厅的场所,对音乐会这种活动不感兴趣,希望得到上级赞赏,病态追求和捍卫荣誉,压抑并忽视个性和本心。表面上,古斯特是如此重视荣誉,以至于必须通过自杀来保全军官身份并维护荣誉,将自己与奥匈帝国病态腐朽的荣誉观念相捆绑。但实际上,自杀决定是一种“不得不”为之的无奈选择,是当下困境的唯一答案。他在闲逛时想到朋友、亲人、上司,不断思考自己死亡所带来的后果,不断提出新的想法又不断自我否定,考虑着活下来的可能。他本该勇敢地赴死,可他的内心却陷入了一夜的挣扎。而在黎明得知面包师的死讯时他如释重负,再也没有提及被侮辱时的屈辱。
我相信,我这一辈子还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他死了,他死了!没有人知道,什么也没有发生!我进了这家咖啡馆,真是幸运极了......要不然我可就白白地自杀了,这就象是命运的安排......鲁道夫去哪儿了?啊,他在跟那个救火队员说话......这么说,他死了,他真的死了,我还是不能相信!我最好亲自去看看。他也许是由于盛怒之下才中了风,由于压抑的愤怒......管它呢,这对我都一样!重要的是,他死了,而我则活着,一切又都重新属于我!(施尼茨勒:131)
如此一来,几乎将他逼进死亡局面的、至高无上的“荣誉”被抛之脑后,变成一桩笑谈。在内心独白这种直指向人物内心的手法刻画下,其心理和思想得以具象化,那些难以控制的下意识想法和情绪冲动被刻意记录下来,连同深植于内心的荣誉观一同直白地呈现于读者面前。于古斯特而言,军官荣誉是超越自我和生命的、至高无上的、应该被放在首位的。在这样的社会规训下,他理所应当地捍卫荣誉,哪怕献上生命。但他抗拒着死亡——那些真实情绪在不断流动的心理活动中短暂爆发,又被习惯性地被克制和压抑。但正是这些“贪生怕死”的瞬间,撕开了古斯特在捍卫荣誉的社会规训中麻木的自我,流露出了一分看似虚伪、但格外真实的本心。
四、结语
《古斯特少尉》中施尼茨勒巧妙地运用了内心独白,将古斯特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呈现在读者面前,揭示了19世纪末奥地利军队虚伪病态的荣誉观念对个人心灵的压迫。施尼茨勒透过一个混乱不堪的外在世界的表象,把敏锐的目光投向一个个充满象征意义的文学形象的心灵深处,从各种不同的心理视角透射出一个走向衰亡的社会心灵的必然。正如海因利希·曼所说:“ 他(施尼茨勒)是弥足珍贵的时代灵魂,是无与伦比的维也纳心声。”
作者简介
杜祎蕾,同济大学德语系2021级本科生,本文系同济大学“德语文学史”课程习作。
指导老师:张克芸。
参考资料
[1]Arthur Schnitzler, Leutnant Gustl, Novelle von Arthur Schnitzler, Berlin:S.Fischer, 1914
编辑:陈惠兰
审核:俞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