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变|2024代表作展览计划第6期预告

文摘   2024-11-24 10:18   泰国  



艺术家

艾希哲、白艺璇、毕文钊、陈秋、陈薪旭
邓然、方琳洁、龚月强、管若彤、黄俊蓉
黄硕、蒋舟辙、李立、李明阳、李鹏球
李腾飞、李温莎、李尧、刘天宇、鲁心怡&朱雅娴
陆睿、蒙真(草泽野夫)、钱福圣、孙心妍
王鼎盛、王李、徐国宸、许聪、张锐
张兴、张依婷、张雨婷、周宇晗



学术伙伴

陈秋



策展人

春熙、杨达



展期

2024.11.26—12.03

11:00-18:00(周一闭馆)



地址

武汉影像艺术中心B馆

武汉市江岸区大智无界·空中小镇平台



扫码购票


*购票即可同时观展A馆和B馆,一票通用,仅限当天有效



·

关于展览


流变

文/杨达


时间的流逝、空间的转化与情感的起伏,这些看似难以捕捉的瞬间,因摄影而得以凝固,又因摄影的特殊媒介性而被重新定义。第六期《代表作》计划以“流变”为主题,汇聚30余位摄影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通过多元的视觉语言探讨时间、空间与主体在当代社会中的动态演变。 

“流变”关注摄影如何记录与表达世界的不确定性与流动性。它不仅是一种对视觉影像的技术性描述,更是一种对文化、历史与社会语境的深刻回应。这些作品在捕捉转瞬即逝的现实同时,也揭示了变化之下的恒定:时间如何影响个体的身份构建,空间如何塑造集体记忆,以及影像如何在媒介性转化中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在参展作品中,艺术家通过对自然景观、人造空间与情感流动的深入观察,呈现了复杂的叙事维度。这些影像并非单一视角的表达,而是在个人化叙事与宏观社会议题之间建立起一种流动的对话。作品的构成中,艺术家们以多种媒介技法打破传统摄影的边界,从数字拼接到化学实验,再到多维叙事,展示了摄影作为一种动态艺术形式在当代语境中的无限可能性。 


“流变”不仅展现了艺术家们在个人创作中的创新思维,也揭示了影像艺术作为社会观察与文化记录工具的重要角色。作品以细腻的视觉语言回应了全球化、技术变革以及生态危机等当代社会核心议题,在动态变化的世界中寻找新的意义与秩序。 

“流变”也指向摄影作为艺术媒介的多重维度。它既是对技术变迁的回应,又是对视觉文化边界的扩展。从最初的化学感光到数字影像,再到人工智能生成图像,摄影的每一次演变都重新定义了它与现实的关系。在这一意义上,摄影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纪实,而是成为建构意义与经验的复杂工具。它通过视觉语言探讨人类如何感知世界,如何理解变化,如何在不断流动的时空中找到自身的位置。

从美学角度看,“流变”强调了摄影艺术中的动态美学。光影的瞬间变幻、色彩的逐层叠加、结构的有序与破碎,皆体现了摄影在流动性与形式感之间的平衡。影像超越了技术性的再现,成为触发情感与思辨的媒介。通过这种动态的视觉表达,摄影打开了观看的多维空间,使得每一幅作品都成为变化与意义的复合体。

作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摄影还具有记录和建构历史的双重功能。它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意义的塑造者。摄影师通过镜头不仅捕捉了现实中的变化,还将这些变化融入更广阔的文化叙事中。影像的流变过程,实际上是社会记忆与文化符号的重新排列与构建。在这一过程中,摄影不再是客观的中介,而是主动参与变革的力量。


作为《代表作》计划第六期的主题,“流变”延续了前几期对视觉艺术与社会现实之间关系的探索,进一步挖掘摄影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凝练出多重叙事的可能性。这些作品邀请观众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世界的流动与变化,并通过艺术与现实的交织,找到个人与集体、过去与未来之间新的平衡点。



·

学术文章


代表作与被代表

文/陈秋


1980年代往后,展览成为中国的艺术史书写的主线之一。展览一方面成为构建艺术品及艺术家学术与市场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决定着作品的最终形态。对展览形态的预设甚至直接影响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展览的空间叙事对作品的塑造一方面是由现场具体情境,也就是由艺术家与策展人根据展览的需求而确定,这在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显性的“现场”;另一方面,艺术家可能会针对作品最后展出的地点及展览的规格,在创作之中就为作品预设了与观众互动的可能性及试图传递给学术界的信息或是传递给市场的定位,这是隐性的“现场”。特别是对于摄影作品而言,与架上、雕塑等一经完成就基本无法在外观上改动的作品类型相比,照片,或是数字图像在最后完成装裱前都可以作出大量的调整,照片打印,造型所用的材料、尺寸、形态都可以根据需求做出更改,所以对于影像作品,甚至可以说只有最终现场的版本才可以被称之作品。

如今人工智能开始介入社会层面的图像流通,我们所见的影像也已可以凭借算法与数据自我演化、自我发展,乃至创造出新的现实。而当现实的意义被改写,摄影这一概念也当然随之需要进行新的阐释与解读。虽然从制作层面我们或许可以将人工智能生成影像视作与传统“摄影”平行的两条图像制作路径,但在传播与应用层面,这些图像势必会在经济效益与文化表征上大量挤压摄影的功能性定位。而作为艺术的摄影,也不断在形式、观念、创作方法等维度上与日常生活、经济生产领域的影像实践在方法论上融合共生,现代摄影的美学基础本身在当代艺术中就已经被视觉文化与图像理论更新。观看、理解照片不止于与关于时间、关于见证、关于记忆等摄影经典美学定义相关,更需要结合 “作为媒介”“作为方法”“作为艺术”等研究话语。如果说数年前我们还可以勉强将当代艺术的方法论与摄影作为一种狭义的媒介——即基于“相机-照片”的本体定义相剥离的话,那么当下我们看到那些曾经关于图像、关于算法的“艺术形式”已然成为现实的一部分时,我们的讨论应是摄影作品本身的新定义,而非停留于新作是否符合既定的摄影艺术规范给出的风格上的发展路径。


也正是由于这些新技术及影像形式的出现,人们更加明显的意识到了界定摄影这一媒介本身的基本属性及其所附带的文化立场的重要性。摄影作为各种观念或是行为作品的物质基础,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中审美感知的基本特征与表现形式,但另一方面,一旦将其作为作品本身呈现,又会在视觉经验上遭受到各种新媒体、新技术的挤压。当下,中国摄影界仍然习惯以传统艺术史方法论介入摄影及其发展历程,而还未完全接纳将批判理论与技术史相结合的研究路径。这种传统的艺术史思路强调对画面的形式语言分析,并下意识地通过形式的更替塑造出了创作的“进化论”史观。这种评价方式恰恰十分容易引发落伍与求新的焦虑。一旦当摄影界本身这一依靠媒介进步速度短时间建立起的实践生态,面临摄影在当代艺术创作语境中被逐渐消解成仅是一种影像的制作工具,且这种工具在AI时代面临更大的可替代性时,其集体性的身份危机就会回过头来催生出取消这种“先锋性”的信号。因此自我确证的“本体论”策略仍然是当代摄影创作的路径之一。

“代表作”系列展览便在这样的语境下出生。一方面由来自各种生活境遇与职业语境的创作者主动参与,另一方面各种个性化的创作又被展览的操作模式赋予了一定的统一性与美学特点。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以及已经被验证的可行性,会以不同的视角给予我们更多启发与观看当下中国摄影创作的视角。而这些创作者与作品在展览之后的改变与转折,也将是我们可以持续关注的问题。


(本文源自作者“重思基准”一文,有删改)



·

参展艺术家


按首字母排序;左右滑动、点击图片可查看作品大图


《海边的马》,2024

© 艾希哲

海边沙滩上,一匹马倔强地扭过头去,尾巴高高扬起,脚上的绳子暗示出它所处的生存环境。背景中是茂密的树丛与破败的建筑,远处则是现代化的楼房与排放的烟尘。自然与人造景观在此矛盾而共存,仿佛在无声地诉说这片土地上的对立与和谐。


《直到时间的尽头》,2023

© 白艺璇

当沉溺于某种情绪时,我不禁会把自己想象成浩瀚宇宙中的一颗微粒,自由地穿越并融入时间的洪流。我在思考,万事万物最终是否都会汇聚到一个奇点上。在这种情况下,时间似乎既存在又消逝。而我,不再努力挣扎于在这个广袤的宇宙中实现自洽。也许,存在着平行世界的可能性,在那里,我只是一个碎片,与万物一起分崩离析。直到时间的尽头是目前仍在持续进行中的作品,探索时间、空间、可能性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模拟为空间中流动的物质。


《自然关系》2024

© 毕文钊

现如今城市化发展迅速,自然界逐渐被人造社会吞噬。作者将形状规整的防沙网装置与无规则的自然界结合,描绘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绿色”。这个行为是有意而为,但是否又反映了现代社会自然形成的景观之一呢?


《婚礼日》“黑石铺”系列,2019-

© 陈秋

该系列作品基于对中南地区后军事单位的影像及档案研究。这类组织单位为周边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与基础设施,但也由于与地方政府管辖权冲突与相对独立的生产,从而始终与区域发展保持一定的脱节。一种有趣但又现实的对比出现在这些社区中,有的关于物质条件,也关于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自我认知。他们显现出既与乡村伦理融合,又有高度统一的现代制度的状态;既有政党,又有鬼神的独特故事。


《工作照》,2023

© 陈薪旭

这张单幅作品《工作照》来自于《暂存区》。《暂存区》是一个正在进行的长期项目,是一次关于乡愁的探险,也是站在个人视角下对于庞大苍白系统的讽刺。我想要通过拍摄我自己和我重塑的场域展现个体与公共空间之间脆弱的亲密。我将投影仪作为一种视觉入侵的工具,把阶段性的规章指示投放于废弃的空间之中,这些规章指示以光线的形式在我的快门时间内短暂存在,随着快门的闭合,这些标识也不留痕迹地在空间内消失,过去与当下此刻在静止的影像中形成短暂的共存。


《Flightless》,2023

© 邓然

本作品来自系列作品《苍蝇》,系列作品试图建立起一座艺术家与自我精神世界沟通的桥梁。作品呼应了系列主题中对精神挣脱的探索,展现出了个体试图摆脱自我限制的挣扎。作品通过尝试营造一种既挣扎又向上的矛盾感,以表达个体情感与现实之间游离的状态。同时,对个体自身内在的情感流动性和复杂性的思考与创作,旨在探讨普遍存在于人们精神层面上隐秘的情感挣扎,试图唤起人们对个人精神深处隐秘情绪的关注与共鸣。


《offerings》,2022

© 方琳洁

作品选自offerings系列创作。  祭奠仪式上祖母在看到逝去多年的祖父照片时的眼神让我感受到一种绵长的思念。在那以前,我一直认为时间会让人们面对逝者时的悲伤和思念消减,直到那一瞬间我才意识到,思念像祭奠时盆中燃着的火焰一样,它每秒都在消亡,却也每秒都在生长。在系列创作中我以祖母对逝去祖父的情感作为主轴,利用具有特殊意义的物件,把未曾宣之于口的细水长流的思念与爱渗透其中,将其散落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完成一场隐晦而又彰明的祭奠仪式。


《阴翳札记》,2023

© 龚月强

日本唯美派作家谷崎润一郎在《阴翳礼赞》中曾提及:“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阴翳,在这里不仅仅指物理空间中的阴影与暗部,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时间的痕迹以及生活哲学的体现。通过黑白摄影的纯粹性,这组作品将我的注意力从色彩的喧嚣中解放出来,试图引导观者深入感受那些隐藏在光影背后的细腻情感与审美意境。


《Like Mother,Like Daughter》,2023

© 管若彤

《Like Mother, Like Daughter》来自系列作品《外面是不是在下雨,夏天就要这样过去了吗?》。这张照片拍摄于我母亲经营的工厂内,是我对我与母亲关系的投射:我们的血缘关系让我在生命的最初就注定与母亲是相像的,而我们作为两个独立个体的生活与成长让我们成为两个并不相同的女性。在这样无尽的生命缠绕中,我们彼此依靠,但又相互独立。


《生长》,2024

© 黄俊蓉

这组作品为银盐暗房扫描放大的黑白照片,展示了我对个体在外界束缚下生命韧性的视觉探索。我以人造自然中的植物为隐喻,捕捉了个体在外部限制中挣扎和成长的普遍现象,同时也在思考个体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独 特生长状态。这张照片中的阴影、栅栏等约束物与肆意生长的马蹄莲之间的对比张力突出了该组照片表达的核心——“生长的力量”。


《无题》,2017

© 黄硕

无题,其实就是很难用简洁的标题来概括我想表达的意境和复杂的情感。作品拍摄于国外一个小镇火车站站台旁边,一位男青年趴在栏杆上思绪很久,一直看向他右边的方向一动不动,但是他身边的乌鸦一直飞来跳去……我想乌鸦应该就是他内心跳动的情绪吧!


《Positive》系列,2022

© 舟辙

Positive是一种叙事的尝试。以个人经历开始,我逐渐对身份赋予感兴趣,也曾经向一个可疑的身份屈服过。讨论从特殊时期阳性和阴性身份的相互转化开始,从自我审视到对群体的凝视。在实践的三个阶段中,图像本身被用来回应社会现象,随后是利用硬件和成像技术来与观众的其他器官产生交互。到目前为止的阶段,设计和摄影的根茎尝试蔓延至任何领域,由声音和图像制成的思想武器在设计装置中是积极并抽象的,它入侵观众,并逐渐具像化,生成它自身的意义直至下一个阶段。


《我拍了上海的一个电线杆》,2022

© 李立

摄影师试图用一般正常的手机拍摄,纯粹记录身边所有发生在时间流上的事物,那些很破碎的时刻,很随机的人和物。然后通过后期无限度手动放大,重新在无序的现实中,发觉出照片中某个被忽视的点,被忽略的结构,被淹没的人。这些照片又被重新排序在一面大的现实墙面前(也就是这里),无数个不同物理时空的照片局部现实,重构了一个新的语境。


《大地》,2024

© 李明阳

这张照片是我的作品《大地》组照中的一张,它是我对画面形式和内容之间关系的理解,是我对画面构成的思考和选择。在创作过程中,我摒弃了对物体的传统认知,转而将它们视为由光影、线条、形状和色彩构成的视觉元素。


《门》,2024

© 李鹏球

门,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体。每一扇门都承载着各自的故事。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给人以悬念和期待,门的开合中,我们体会到未知和神秘。门那边是什么,或许从来都不重要。



《蕊• Vegetarians 》,2024

© 李腾飞

Vegetarians这幅作品是长期项目《杭州雨林》的第四组中第一单元《苞》的第二张,我使用干枯的树干和叶脉代替人体的脊椎和肋骨等结构意将人体的植物性外化,展现人的精神在脆弱的生长时期裸露的生命力被教条所驯化的结果。


《触手之影》,2024

© 李温莎

《触手之影》来自于《访客》 (Visitant)系列摄影作品,该系列探索了日常环境中的“怪异”延伸,通过影像揭示潜意识中的恐惧与不安。作品以章鱼的影子为核心元素,投射在墙上的章鱼阴影模糊了时间与空间的感知。章鱼作为熟悉的生物,同时也被赋予了超现实的恐惧象征。照片中将章鱼抽象化成了影子,放大了潜在的恐惧感,将思绪引向更深层的心理空间。


《大象》,2024

© 李尧

这张照片与该系列的思想相统一,旨在强调AI背景之下摄影艺术的场域,因此该系列作品皆为实拍并进行了后期的手绘,画面中所描写的卦象也与拍摄时的环境以及主体物息息相关。而这些现场性与偶发性的场域,恰恰是人工智能作品中所难以触及的。


《守望》,2024

© 刘天宇

此照片拍摄于宜昌市五峰县长乐坪镇中的一户普通农家中,图片中描述的是一位空巢老人,他身着一件经典的格子衬衫,颜色虽已褪去昔日的光鲜,却更添了几分沉稳与内敛。稀疏的头发,银丝交错,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风霜与沧桑。他的脸庞,布满了岁月的沟壑,每一道皱纹都像是历史的印记,记录着过往的欢笑与泪水。那双深邃的眼眸,凝视着远方,仿佛在追忆往昔,又或是在沉思人生的真谛。


《delusion》,2024

© 鲁心怡&朱雅娴

《delusion》是在当代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和社交媒体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成熟,艺术创作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扩展。此次创作以“梦女”和“同人女”群体对男性爱豆的自我幻想为素材,融合摄影与AI技术,通过综合材料的运用,试图重现这些粉丝心中的理想场景。


《韧性自然》,2024

© 陆睿

《韧性自然》聚焦于城市中的自然,通过对于建筑、景观、生命的捕捉,探讨自然物与人造物的缠绕。图中的塑胶和铁锈勾勒着时间的流逝,自然被人为切割,成为无声旁观者,却又展现出自我蔓延的生命力。写实之外,作品更注重为观者提供沉思的空间:当自然被人为环境所混合、再造、甚至替代,我们是否会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追问万物的本真?


《孤舟》

© 蒙真(草泽野夫)

这是一次在一个人迹罕至的海边游玩时所看到的景象。一叶在海上漂浮的孤舟,触及了我的内心,于是便拍了下来,以表达一些我个人的感受。


《新城》,2024

© 钱福圣

随着福州这座城市不断往深层次寻求突破。楼越来越高,灯越来越亮,模糊了白天黑夜,也模糊了“土生土长”的我们心的归宿。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很多事物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它们虽已逝去,但却没有完全消失在这座城市的记忆里。对于这座城市的情感,我通过影像将其定格,以望成为土地的印记,从而成为我们成长的印记。我寻找生活里存在的另一种面貌,用镜头的力量,把我们的注意力拉回现实,拉回自己眼前的城市。


《解渴》,2024

© 孙心妍

当我端起相机,会在无形中与周遭的一切拉开一个微妙的距离,这种距离并非在物理层面上,却也足够让我能心安理得地观察这个世界;而胶片的质感仿佛能还原出那层不可言说的距离,所以我钟情于胶片相机。《解渴》拍摄于武汉的江汉路:一对母女逛累了,暂时坐下休息。女孩口渴,母亲递给女孩小半瓶矿泉水,而女孩则把矿泉水放在一边,执意要母亲手里的饮料;母亲没什么意见,女孩也得到了想喝的饮料,坐午后的阳光里喝得津津有味。


《现代文明遗迹 1#》,2024

© 王鼎盛

《现代文明遗迹》系列以象征性建筑和景观为载体,探讨现代文明的发展及其深远影响,旨在引发人们对“现代废墟”的关注,并思考人类文明未来的方向。本系列第1号作品通过镜头捕捉浮雕柱的古老辉煌与废弃工业场景的荒凉对比,以鲜明的冲突呈现“文明遗址”与“废墟建筑”交融的超现实意境。暗示了人类历史中不可避免的循环:无论是古代的辉煌建筑还是现代的工业成就,终将被时间侵蚀,化为新的遗迹。这种黑白影调的运用不仅凸显了历史的厚重感,更深刻表达了对人类文明未来的隐忧与反思。


《厨房门》,2024

© 王李

选自2024年暑假拍的照片。很少和家乡接触的几年后决定在假期和它们重新打好关系但进展艰难。我家的厨房在即将晚上的时候,面对它的时候整个家的空间好像变成了一个很幽深的东西。


《白》,2024

© 徐国宸

曾经熟悉的地方逐渐被岁月侵蚀,与此同时,摄影师个人也历经了生活的起伏,或许经历过人际关系的更迭、梦想的转变,深切感受到了时光的强大力量,它既能悄然改变一切,又似乎在改变中隐藏着某种循环与新生的规律。这种对外部环境变迁和内心世界波动的深刻体验,如同韩江在创作《白》时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促使我拿起相机,以影像为媒介,去记录和表达内心对时间的思考,从而诞生了这组摄影作品。 


《在外》

© 许聪

选自个人未完成系列作品,该系列作品关注自己的家乡和个人之间的联系。这张照片当时处于正在拆除并准备重新建立工厂的场景。巧妙运用了双重曝光,冲淡了当时的纪实性,给人带来似时间上的流动。


《窑火千年》,2023

© 张锐

湖北蕲春县管窑镇素有“窑州”之美称,当地每个村子均以姓氏为陶窑名,李家窑的千年龙窑是湖北省唯一尚存的保存最完整的古龙窑,其长度达98米,宽8米,平均内径1.8米,因窑架上有“洪武二年”的墨迹,故推测其是洪武二年建窑,又因旁边的重阳木树龄高达960余年,故推测其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当时我从中部窑口顶着高温极其短暂的进入窑内,正因窑线很长,才得以拍到正在燃烧的窑内,这从一个特殊的、鲜活的角度诠释了古龙窑的生命力。


《外来“物种”》,2024

© 张兴

《外来“物种”》系列拟尝试用新地形学摄影语境,来讨论城市和湿地生态的共同协调发展。


《棉被》,2024

© 张依婷

该作品来自系列作品《棉被》之一。图中的大苹果是河北周家庄乡采摘园门口的雕塑,它与另一个大苹果雕塑组成一对,像两只石狮子似的立在那里,它们是我童年记忆里的刺点。十三岁起我离家住校,家的记忆与我有着长达十年的缺失,我用家乡散落的景象为自己缝制了一张作为安抚物的棉被,希望代表家乡的、承载着家乡记忆的棉被能在异乡给予我温暖和襁褓般的安全感。


《朋友肖像系列》,2016

© 张雨婷

《朋友肖像系列》,2016年拍摄于丽水市缙云县,朋友觉得这张照片很好,就留下来了。


《Mirror》,2024

© 周宇晗

《Mirror》源自我童年开始的频繁自我审视的行为,这种照镜子的举动并非出于自我欣赏,而是出于对错误和自我表现的反复确认。这种“强迫性思维”与完美主义倾向迫使我验证自己是否符合他人的期待,其背后蕴含着关于自我身份构建的存在主义哲学议题。在这场自我救赎中,我尝试重新找回自我。



·

学术伙伴&策展人



学术伙伴|陈秋

⽣于湖南长沙,毕业于格拉斯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东南大学法学、哲学系。作为创作者与理论研究者,他的⼯作集中于当代影像及图像的场域实践,尤其是传统伦理、政治、情动观在当代图像及数字媒介经验中的潜伏与形变。近年曾入围“亚洲先锋摄影师计划”(2023)“侯登科纪实摄影奖”(2022)“PEP NEW TALENTS”(2020)等。同时他也担任《中国摄影》编辑,策划有“去影留图”“影像的技术逻辑” “摄影考”等多个大型学术性专题。现兼任《中国摄影》画廊学术总监。




策展人|春熙

摄影自媒体春熙照相馆主理人,长期关注和研究摄影创作。





策展人|杨达 

艺术家、策展人,生于中国武汉,常年在中东、南亚以及东南亚、远东以及中亚地区驻地拍摄。到访超50个国家。主要关注国际问题,包括中东地区的种族问题,印度河流的环境问题,和东南亚湄公河流域的区域问题,中亚地区的民族研究以及具有独特性的中国议题。


2017年创办L.A.P.画廊,2022年创办武汉影像艺术中心。L.A.P.摄影奖发起人;L.A.P.国际艺术家驻地项目发起人;武汉影像艺术博览会创始人;武汉艺术书展、西安艺术书展、大理艺术书展联合创始人。曾参与2018年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海外单元邀请展,策划2019年清迈摄影节-中国单元邀请展,参与策划2021年大理国际影会-泰国单元邀请展,参与2023年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海外单元邀请展,策划“异轨”、“你我,之间”、“无界影像”等影像艺术展,发起创办武汉影像艺术博览会,发起创办武汉、西安、大理艺术书展等大型艺术活动。


入选“2024全球青年影像艺术100”获“2023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优秀摄影师”获“2023大理国际影会金翅鸟最佳出版物奖”;获“2023第三届亚洲先锋摄影师成长计划年度提名奖”;“提名2022华宇青年奖”;“提名2021 C/O柏林新锐艺术奖”;获“2020年第五届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驻地奖”;获“2019澳大利亚BigCi国际艺术家驻地奖”;获“2019红门中国新锐艺术家驻地奖”;入围2018美国普利策Miel基金奖;入选2018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获“Top20 2017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奖”;获“2017美国国际摄影师联盟主席奖”;获“2016西双版纳青年摄影师资助奖”;获“2015寻找中国青年玛格南摄影师奖”。






春熙照相馆
春熙照相馆是一个以讨论摄影、影像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播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