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五家记忆——门房的变迁

文摘   2024-11-22 20:31   内蒙古  

     


文   姜永国


      一九六二年我家由平庄搬迁到五家矿工村住宅,住进了老工村第二排第二栋第一户。据说这个房子原来是一位姓崔的段长居住的。他家搬走分配给了我家(当时的住宅都是分配)。

       我家是这栋的第一户,第二户是李姓人家;第三户是张叔(张林)家;第四户是田叔(田玉民)家。我们这四户分别是用板标(表)皮架的杖子。一人多高,互相都能看得见。后来因为贮煤又在院里搭建了小煤棚。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的长大,家里的物品也越来越多,屋里根本放不下。有的人家开始盖门房。那时盖门房都是在后山或南河套捡石头(因为没有砖)砌墙,房顶都是用的过去小窑采的矸石粉的面抹上去的,看上去黢黑但不漏。   

      由于捡石头很费力,人们就开始土打墙了。  

     土打墙就是在地里埋上四根(或六根)木桩(根据墙的薄厚分别埋在两侧)。挨着木桩两侧放上较厚的木板,木板里放土,边放土边踩然后再用磙子夯实。就这样一层一层的往上打直到达到要求的高度。   

       记得那年李大爷(李生)家打墙。是个礼拜天,班上的工友都来帮忙。洇土的洇土,埋桩的埋桩干的是有条不紊又热火朝天。很快把墙打够高了。到了晌午了,都洗吧洗吧进屋吃饭了。酒喝到半道听到屋外轰的一声,出来一看墙倒了一半(土洇的太湿了),李大爷一看,说墙倒三遍使好土,下个礼拜再接着干,今天接着喝酒。

       后来矿上和三个村相继建起了砖厂,人们开始捡砖头买残品砖,用砖垒墙了。

       那时都是守着啥人学啥人,跟着啥人做啥人。你家盖门房我家也盖。家家都盖起了小房。但由于各家使用的材料不同方式不一样,有的高有的低,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既不美观又影响市容。 

      一九八0年,在矿领导的决策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五家矿下大力气,拆除所有自建的门房。在最短的时间内盖起了统一的门房和院墙。不但彻底改变了工村的整体面貌,而且也缓解了住宅紧张的局面。

文章链接:

【文苑】与长江的关系

【文苑】乡愁

【流金岁月】五家记忆——票与证

欢迎关注“天南地北五家人”

抖音平台: wjr0476

快手平台: wjr0476wjr


厚土文化
记录五家煤矿在国家工业大发展进程中,创造的辉煌历史;发掘保护五家地区宝贵的红色文化和丰厚的民俗文化;发扬五家地区热情、淳朴、友善的民风;弘扬和传承五家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五家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