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记忆——
票与证
文 姜永国
在“五家记忆”的展厅里,许多人围在一起观看着一本“特殊”的相册。说相册“特殊”,并不是相册本身的装帧有什么特殊,而是这本相册里镶嵌的各种各样的粮票、布票,在相册的旁边还摆放了几本少见的证件。
这些粮票、布票和证件看起来虽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却装载了几代人的记忆:50后、60后经历了全过程,70后沾了短暂的边,80后就知道甚少了。
建国初期,我们国家的物资相当匱乏。为了保障供需平衡,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自一九五三年开始对人民生活必须品进行了按人口有计划的分配到城镇居民手中,以解决人们的吃、穿、用,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
民以食为天,吃是第一位的。
那个时期每户家庭都有一本各地粮食局颁发的《市镇粮油定量供应证》。居民可以凭证逐月买粮或起粮票(起粮票是要扣除定量的)。
粮食的定量是按照居民劳动强度而定。普通市民每月14公斤,井下采煤工、掘进工、开拓工每月29公斤,井下辅助工大多在22.5一25.5公斤,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煤矿井下工人的关怀。粮食供应部门每半年或一年到各单位进行工种核实,按工种核定每个人的粮食定量。粮食分为粗粮、细粮。粗粮在那个年代指玉米面、玉米碴,细粮指白面、大米。按4%比例供应细粮,剩余全是粗粮。食用油不分工种,每人每月0.25公斤(有几年时间赤峰划归辽宁是0.15公斤)大多是豆油。
粮票分为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全国粮票走遍全国都能用。但起全国粮票得矿办室开具外出证明(写明上哪里去,多少天)。地方粮票只能在自治区或本盟市使用。
说完了主食说副食。副食供应主要凭商品购买证。商品购买证分为副食类、百货类、蔬菜类、肉食类、特需类。那个时期实行的是统购统销,基本上是调拨来什么再按本地管辖人口数量分配销售。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照顾特殊群体,政府在物资匱乏的情况下尽量滿足他们的需求。比如:井下工人保健酒、保健糖都是适时发给;产妇坐月子时多供应五斤鸡蛋,还有红糖、小米。展现了党和政府的体贴。
吃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穿。
这方面的票证就比较少了,主要有布票、棉花票、线票。
我记得汉族每人每年发放布票是23尺3寸。少数民族因服饰的需要发的多一些(具体发多少因时间久远记不得了)。用现在的话说是非常人性化的。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
实际上,当时的人们在穿戴上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孩穿小了给小孩穿的理念,所以布票是宽裕的。
日用品的供应,票的种类比较多。像火柴票、毛巾票、肥皂票、煤油票、手表票、自行车票、缝纫机票等等等等,不一一而言。
六四五年的时候,五家来了一台缝纫机票。街道考虑到我家人口多就分配给了我家。买回一台沈阳产的巨龙牌缝纫机,用去130元(相当于我爸两个月的工资)。高兴之余还得想后几个月怎么节省。
八十年代初,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物资不断地充裕,各种票证逐步取消。到一九九二年六月,元宝山区粮食局也终止了粮食的凭证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