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从悟空“西方取经”到哪吒“魔童出海”|东西问

文摘   2025-02-09 16:48   北京  



中新社记者 韩禹

8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0亿美元,成为首部获此成绩的非好莱坞影片,并在美国电影评分网站IMDB未映先火,开分达8.1分,其海外上映广受期待。无独有偶,日前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销量突破2800万份,销售额超90亿元人民币。“悟空”和“哪吒”先后刷新中国文化产品成绩,共同印证中国文化出海的范式升级,启示至少有三点。
2025年2月8日,浙江杭州,小朋友在《哪吒2》动画形象展牌前玩耍。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第一,先进成熟的技术力量放大了文化产品的感染力。《哪吒2》依托自主研发的 “乾坤” 特效渲染系统,精细严密的物理模拟、高精度动作捕捉和微表情生成,让宏大的搏击场面和细腻的情感戏码同样打动人心。《黑神话:悟空》开发团队为实现角色在雪中行走奔跑时,脚边的雪能相应发生形变,在虚幻引擎5中使用虚拟高度场网格体(VHM);为模拟竹子被砍下时的回弹画面,团队专门攻克了弹力体的仿真物理模型。正是这些充满技术含量的细节,为玩家打造了一个身临其境的奇幻世界。技术让这种跨文化交流不再限于抽象的符号挪用,而更倚重直接的感官体验,降低了文化交流的屏障。
第二,对文化意涵的“价值重构”深化了文化产品的感染力。《哪吒2》将中国传统神话中顽童“剔骨还父”的传奇悲情叙事,转化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强烈自主意识和反叛精神。这种重构既保留了哪吒“反抗命运”的核心特质,又融入“亲情”“友情”等动人情感,与全球Z世代形成思潮共振。而《黑神话:悟空》则以《西游记》为蓝本,续写“悟空取经后怎样”,通过暗黑风格的叙事,赋予孙悟空、猪八戒等经典西游人物复杂的性格层次,探讨自由与束缚、命运感与主体性等深邃命题。
第三,发行和传播策略强化了文化产品的传播力。据报道,《哪吒2》通过与索尼影业合作,计划在北美铺开3000块银幕,并登陆美国流媒体视频平台Netflix,推出6种语言版本配音,覆盖190个国家流媒体用户。而《黑神话:悟空》则已借助国际游戏平台Steam直接触达全球玩家;其多语种翻译进一步降低文化门槛,并借助翻译策略(如保留“Wu Kong”“Jin Gu Bang”等拼音)强化文化主体性,激发玩家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对海外受众的精细研究、对海外传播系统的深入理解以及对本土文化的高度自信和策略化传播,让《哪吒2》《黑神话:悟空》等文化产品海外传播效果空前。
当地时间2024年9月6日,2024年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IFA)在柏林会展中心开幕。图为在海信展区,海信为大屏游戏和影音娱乐爱好者量身定制的《黑神话:悟空》联名款电视引关注。中新社记者 马秀秀 摄
悟空和哪吒,分别来源于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两部作品都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土壤里“层累地造成”的。而今,《哪吒2》和《黑神话:悟空》的探索,则生发于古今文化传承创新、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文化场域,成为蕴含时代精神的新创作。它证明了,传统文化并非保守主义的“堡垒”,可通过现代转化而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纽带。

2025年1月15日,中国国产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与名创优品合作的联合主题店在北京开幕,推出的多款周边产品吸引不少游戏玩家前来购买。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以先进技术催化艺术感染力、以现代叙事点亮传统IP,以精细策略激发传播效能,形成了中国新的文化产品出海范式。新范式下,中国文化产品有望从“单点爆款”迈向“持续长红”,实现“中国叙事”与“全球表达”的深度融合,为全球文明传承创新提供样本、为文明交流互鉴架设桥梁。


文字编辑:徐皇冠
图片编辑:崔楚翘
值班编辑:王宗汉

张旺:我这样创作《乙巳年》特种邮票“蛇呈丰稔”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博鲁特·帕霍尔:我相信“人性本善”


为何说春节申遗成功是中国年走向世界重要标志?


东西问
文明互鉴,理性对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