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短评:春节,一场“双向奔赴”文化盛宴|东西问
文摘
2025-02-06 15:55
北京
中新社记者 崔白露
首个申遗成功后的春节假期落下帷幕。中外游客“双向奔赴”,春节文化全球共享,成为蛇年新春亮点。
据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5日最新数据,2025年春节假期,全国共1436.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其中内地居民出入境767.1万人次、港澳台居民573.7万人次、外国人出入境95.8万人次,分别较去年春节同期增长5%、5.6%和22.9%。
春节长假延长、免签国家增加、国际航班增多、海外春节活动丰富等因素,都为中国人的出境游提供动力和便捷。同时,在免签范围扩大、入境签证便利化、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多重效应下,越来越多外国游客选择反向“打卡”,体验原汁原味的中国春节。
2025年1月15日,福建福州,“中国年味之旅”全球达人游中国系列活动拉开帷幕。图为“薄如纸”的肉燕皮令国际旅游达人赞叹。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在走出去与迎进来的“互换过年”中,中国民众可以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欣赏舞龙舞狮,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春节庙会上逛吃逛喝;外国民众也开启了“沉浸式”“特种兵式”旅游,身着中式服装,品尝地道中国美食,体验地道中国春节民俗。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中,中外民众感受着春节蕴含的同一份喜悦与期盼。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日,旅法华侨华人乙巳蛇年春节庙会在巴黎举行。图为当天的舞龙表演。中新社记者 李洋 摄
科技赋能下,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为这场“双向奔赴”注入新的活力。
TikTok等短视频平台上,许多海外游客纷纷上传逛灯会、写春联、看英歌舞等非遗民俗,向万里之外的家人朋友传递新春的喜庆祥和;而涌入不少外国用户的小红书上,“外国人眼里的春节”“外国人的第一届春晚”等话题引发广泛讨论,中外网友围绕“怎么过春节”“红包怎么包”展开暖心互动,了解对方文化,互送春节祝福。
真诚、友好的交流与分享,让春节在世界范围内“飞入寻常百姓家”,更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许多网友表示,这一刻,人类同属一个“地球村”的感受从未如此生动而具体。
伴随中国走向世界的脚步加快,春节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这一世界文化交流的盛大节庆,不仅为各国人民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也在不同文化间架起一座交流之桥。
如今,全球约五分之一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春节民俗活动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在共庆春节中,人们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加深了相互间的理解与友谊。
2025年1月31日,浙江磐安双峰乡举行“念想双峰·羊家有喜”羊味年系列活动,吸引中外游客参与。图为国际友人装扮成“状元郎”参加活动。郭丽泉 摄
岁岁年年,共欢同乐,嘉庆与时新。从“中国年”走向“世界年”,春节这一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正不断焕发活力与光彩,双向多向奔赴,书写着文明交流新篇章。
文字编辑:徐皇冠
图片编辑:崔楚翘
值班编辑:王宗汉
张旺:我这样创作《乙巳年》特种邮票“蛇呈丰稔”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博鲁特·帕霍尔:我相信“人性本善”
为何说春节申遗成功是中国年走向世界重要标志?
东西问
文明互鉴,理性对话
最新文章
短评:从悟空“西方取经”到哪吒“魔童出海”|东西问
明清中国瓷传遍欧洲,为中西交往带来了什么?|东西问
中国独角兽企业如何在国际持续“出圈”? | 东西问
短评:亚冬会奏响亚洲文明交流乐章|东西问
颂德通猜: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赴泰供奉有何重要意义? | 东西问
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研究?|东西问
王炳华:新疆考古的意义不局限于新疆 | 东西问
追忆项楚:让冷门绝学不“冷” 助世界读懂敦煌|东西问 · 逝者
短评:春节,一场“双向奔赴”文化盛宴|东西问
清代外销玻璃画如何走进欧洲社会?|东西问
辜严倬云辞世,生前关心两岸交流|东西问 · 逝者
林家豪:马来西亚华人春节怎样办“庙会”?|东西问
郑立波:海南黎苗文化何以“出圈”?|东西问
彭靖:中美家训有何教育共性与互鉴价值?|东西问
AIGC如何助力中外游客畅游目的地? | 东西问
“伊甸园”“白蛇传”都有,中外对蛇如何又爱又怕?|东西问
贾云峰:春节申遗成功,接下来如何做?|东西问
“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解析“蛇”字演变丨汉学家·贺新春
蔡磊:东西文化中为何蛇都有神秘感?|东西问
短评:海外过新年,中国年味香飘世界|东西问
蛇为何能在十二生肖中有“一席之地”?|东西问
短评:AI与春节缘何是“绝配”?|东西问
敦煌石窟壁画中“龙”与“蛇”有何关联?|东西问
短评:DeepSeek:全球AI竞赛中的“中国震撼”|东西问
中国对联文化为何穿越千年经久不衰?|东西问
我们为何每年春节在东京塔点亮“中国红”?|东西问
世界各地汉学家祝福蛇年新春丨汉学家·贺新春
蛇年说蛇,蛇如何演化而来?|东西问
西南联大何以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东西问
東韻西漸|東西問邀你领取限量版紅包封面
短评:中国春节英文怎么译?|东西问
乌拉圭汉学家罗维塔:中国春节算是我自己的节日丨汉学家·贺新春
程遂营:包公文化为何在海内外光大?|东西问
为何说春节申遗人类共享?|东西问
黄晓枫:东西方灵蛇崇拜的背后,藏着怎样的精神诉求?|东西问
张旺:我这样创作《乙巳年》特种邮票“蛇呈丰稔”|东西问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博鲁特·帕霍尔:我相信“人性本善”|东西问
张勃:为何说春节申遗成功是中国年走向世界重要标志?|东西问
海蔚蓝:美术馆怎样架起中美文化沟通之桥?|东西问
王杰:春节申遗成功有何重要意义?|东西问
中国西南滇黔地区何以自古传颂《孔子之歌》?|东西问
华立:长崎何以成为日本最早的华人聚居区?|东西问
高军:乒乓球如何架起中美民间交流之桥?|东西问
米雷克·杜谢克:如何推动智能时代的东西方合作?|东西问
美国人林登:游历110多国,为何最终以中国为家?|东西问
安东尼·卡蒂:如何从国际法视角看待南海局势?|东西问
杨济铭:琼剧为何流行东南亚?|东西问
短评:TikTok为何是美国网民的心头好?|东西问
约瑟夫·波利希:音乐可让美中更好理解彼此|东西问
短评:加州大火非惟“天时”不好,抑亦“人谋”不当|东西问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