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短评:亚冬会奏响亚洲文明交流乐章|东西问
文摘
2025-02-08 15:14
北京
中新社记者 崔白露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2月7日在哈尔滨开幕,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运动员相聚冰城,共赴这场“冰雪同梦、亚洲同心”的体育盛会。
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哈尔滨举行。图为主火炬点燃。中新社记者 赵宇航 摄
这是继1996年哈尔滨亚冬会、2007年长春亚冬会后,中国第三次成为亚冬会东道主。本届参赛国家和地区数量、运动员人数均创亚冬会历史之最,选手将在为期12天的赛程中角逐出64个比赛项目奖牌。
作为亚洲地区冬季运动重要平台,亚冬会是亚洲冰雪运动从小众走向多元的历史缩影,也承载着亚洲人民对和平、发展、友谊的共同愿望和追求。
19世纪末20世纪初,滑雪、滑冰、冰球等冰雪运动在欧美国家普及,催生出具有竞技性和规则性的现代冰雪运动。受制于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冰雪运动长期局限于少数欧美国家。1986年的首届札幌亚冬会举办时,亚洲仅有7个参赛国家及地区的293名运动员参赛,大部分国家还未起步。
近40年来,随着亚洲经济腾飞,社会加快发展,越来越多亚洲国家和地区跨越地理和气候藩篱,积极投身冰雪运动,并在国际赛事崭露头角,甚至跻身冰雪运动强国之列。
本届亚冬会,沙特阿拉伯、柬埔寨等非冰雪地区运动员首次踏上亚冬赛场,新加坡、泰国派出史上最大规模代表团。这些突破背后,既展现了亚洲人民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与追求,更折射出亚洲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全球影响力的跃升。
亚冬会的魅力并不止于竞技,也在于多元文化的共振。开幕式上,代表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舞者身着七彩霓裳,演绎亚洲文明的多姿多彩、美美与共;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分会场,中国天坛、黎巴嫩巴勒贝克神殿、中马友谊大桥等冰雕美轮美奂,展现亚洲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城市风貌;赛场内外,沙特代表团来华“取经”、多国技术团队协作办赛、哈尔滨市民用流利英语迎接八方来客……差异不是隔阂,而是交流互鉴的契机。
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哈尔滨举行。图为开幕式现场文艺展演。中新社记者 赵宇航 摄
亚冬会生动诠释着亚洲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在文化上求同存异,美美共享,在冰雪运动上的互学互鉴,共同进步。
作为亚洲大家庭一员,从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从杭州亚运会“心心相融,未来可期”到哈尔滨亚冬会“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中国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精神内核一以贯之,以体育促和平、促团结、促友谊。
近年来,中国冰雪经济发展不断提速。本届亚冬会既延续了北京冬奥会“绿色、共享”的办赛理念,又创新推动“冷冰雪”向“热经济”转化,以冰雪运动撬动文旅消费与产业升级,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
2024年12月21日,第26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园。本届冰雪大世界以“冰雪同梦 亚洲同心”为主题,迎接2025年亚洲冬季运动会。图为第26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塔“亚洲同心”。(无人机照片)中新社发 于琨 摄
借助冰雪运动、冰雪经济、冰雪文化,中国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搭建起一座共同发展之桥、文明互鉴之桥,为促进区域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将亚洲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冰雪盛宴。
纷飞的雪花千姿百态,不同文明各具风采,期待亚冬会以冰雪运动为弦,奏响亚洲团结友谊、文明交流华美乐章。
文字编辑:王宗汉
图片编辑:崔楚翘
张旺:我这样创作《乙巳年》特种邮票“蛇呈丰稔”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博鲁特·帕霍尔:我相信“人性本善”
为何说春节申遗成功是中国年走向世界重要标志?
东西问
文明互鉴,理性对话
最新文章
短评:从悟空“西方取经”到哪吒“魔童出海”|东西问
明清中国瓷传遍欧洲,为中西交往带来了什么?|东西问
中国独角兽企业如何在国际持续“出圈”? | 东西问
短评:亚冬会奏响亚洲文明交流乐章|东西问
颂德通猜: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赴泰供奉有何重要意义? | 东西问
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研究?|东西问
王炳华:新疆考古的意义不局限于新疆 | 东西问
追忆项楚:让冷门绝学不“冷” 助世界读懂敦煌|东西问 · 逝者
短评:春节,一场“双向奔赴”文化盛宴|东西问
清代外销玻璃画如何走进欧洲社会?|东西问
辜严倬云辞世,生前关心两岸交流|东西问 · 逝者
林家豪:马来西亚华人春节怎样办“庙会”?|东西问
郑立波:海南黎苗文化何以“出圈”?|东西问
彭靖:中美家训有何教育共性与互鉴价值?|东西问
AIGC如何助力中外游客畅游目的地? | 东西问
“伊甸园”“白蛇传”都有,中外对蛇如何又爱又怕?|东西问
贾云峰:春节申遗成功,接下来如何做?|东西问
“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解析“蛇”字演变丨汉学家·贺新春
蔡磊:东西文化中为何蛇都有神秘感?|东西问
短评:海外过新年,中国年味香飘世界|东西问
蛇为何能在十二生肖中有“一席之地”?|东西问
短评:AI与春节缘何是“绝配”?|东西问
敦煌石窟壁画中“龙”与“蛇”有何关联?|东西问
短评:DeepSeek:全球AI竞赛中的“中国震撼”|东西问
中国对联文化为何穿越千年经久不衰?|东西问
我们为何每年春节在东京塔点亮“中国红”?|东西问
世界各地汉学家祝福蛇年新春丨汉学家·贺新春
蛇年说蛇,蛇如何演化而来?|东西问
西南联大何以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东西问
東韻西漸|東西問邀你领取限量版紅包封面
短评:中国春节英文怎么译?|东西问
乌拉圭汉学家罗维塔:中国春节算是我自己的节日丨汉学家·贺新春
程遂营:包公文化为何在海内外光大?|东西问
为何说春节申遗人类共享?|东西问
黄晓枫:东西方灵蛇崇拜的背后,藏着怎样的精神诉求?|东西问
张旺:我这样创作《乙巳年》特种邮票“蛇呈丰稔”|东西问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博鲁特·帕霍尔:我相信“人性本善”|东西问
张勃:为何说春节申遗成功是中国年走向世界重要标志?|东西问
海蔚蓝:美术馆怎样架起中美文化沟通之桥?|东西问
王杰:春节申遗成功有何重要意义?|东西问
中国西南滇黔地区何以自古传颂《孔子之歌》?|东西问
华立:长崎何以成为日本最早的华人聚居区?|东西问
高军:乒乓球如何架起中美民间交流之桥?|东西问
米雷克·杜谢克:如何推动智能时代的东西方合作?|东西问
美国人林登:游历110多国,为何最终以中国为家?|东西问
安东尼·卡蒂:如何从国际法视角看待南海局势?|东西问
杨济铭:琼剧为何流行东南亚?|东西问
短评:TikTok为何是美国网民的心头好?|东西问
约瑟夫·波利希:音乐可让美中更好理解彼此|东西问
短评:加州大火非惟“天时”不好,抑亦“人谋”不当|东西问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