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中国春节英文怎么译?|东西问

文摘   2025-01-27 11:23   北京  



中新社记者 徐皇冠

蛇年春节在即,这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受到全球广泛关注。

翻译是跨越文化的桥梁。走向世界的中国春节,其译名却版本不一。中国春节的英文应该怎么译?

当地时间2025年1月24日,美国华盛顿,中国驻美大使馆举办“庆新春、迎熊猫”招待会。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标准”的“Spring festival”

“Spring Festival”是春节的直译,意为春天的第一天。这一译法由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收录于权威的《英汉天文学名词》,也成为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中国春节”的官方翻译。

2025年1月25日,澳门多地加装节庆装饰,春节氛围浓厚。图为市民与游客在议事亭前地“打卡”留念。 中新社记者 郑嘉伟 摄

“传神”的“Chinese New Year”

“Chinese New Year”是春节的意译,强调其文化渊源与特色。春节源于中国,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推行《太初历》,定正月为岁首,沿用至今。随着汉朝的疆域扩展,农历历法传至越南北部及朝鲜半岛北部。唐朝将农历新年称为“元正”,中华文化圈内的国家也纷纷仿效。民国期间,农历新年定名为春节,并延续至今。

随着中华文化与华人脚步走向世界,“Chinese New Year”在世界上被广泛使用,简约而传神地道出春节的文化渊源。

2024年1月18日,在泰国曼谷街头,一位市民从带有中国元素的龙年春节装饰前走过。中新社发 王振 摄

或有分歧的“Lunar New Year”

由于春节也是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传统节日,表示“阴历新年”的“Lunar New Year”亦在国际上得到使用。

这一称谓试图淡化地域属性,强调“共度”的意义,但也存在争议。学界指出,春节基于中国传统历法,采用的是“阴阳合历”,仅用“Lunar”(阴历)并不准确。此外,部分使用“Lunar New Year”的场合,存在有意淡化中国元素、减少中国色彩的倾向,使得这一译法在文化纯粹性上受到质疑。

条分缕析,围绕春节的英译争论由来已久。译名之争,涉及学术选择、文化习惯,乃至政治光谱。

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对于相关的译法,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并没有“孰非”的定论,而中国则始终乐见春节的年味、祥庆与全球同享。一定意义上,春节的“争译”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过程中必然出现的。

跳脱翻译本身,“自信”与“自觉”的观察角度让人们有了更开阔的视野。人们既看到,延续几千年的传统春节,不会因一个译名而丢失原本的“中国味道”,也深知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味道”,才令“春节”真正为“春节”。



文字编辑:裴心语
图片编辑:崔楚翘
值班编辑:崔白露

张旺:我这样创作《乙巳年》特种邮票“蛇呈丰稔”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博鲁特·帕霍尔:我相信“人性本善”


为何说春节申遗成功是中国年走向世界重要标志?


东西问
文明互鉴,理性对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