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这样写!

文摘   2025-01-21 00:01   河北  

对标巡视整改“新要求”,深入学习*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巡视组情况反馈会议上领导同志的讲话要求,以“反馈意见”为镜,深刻反思,举一反三。聚焦巡视组反馈意见和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结果,用“问题清单”校准整改方向,以“对症下药”的实际行动确保整改落实,推动巡视整改从“见问题”到“见成效”。

一、对标查摆的突出问题

(一)在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


1.理论学习“浅尝辄止”

对*思想的学习,停留在“原文背诵”的层面,缺乏深度理解和实际运用。例如,在党的*大和*全会精神教育培训中,存在“只讲理论框架,不谈实际应用”的问题,导致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未能达到预期,培训成果明显“打了折扣”。

2.学习教育“统筹乏力”

党内学习教育的积累和深化不够充分,对新时代党内学习教育的理解“不够精准”,把握“不够到位”。例如,在学习贯彻*思想主题教育中,统筹谋划的深度和督导推进的力度都存在不足,未能形成闭环管理,学习教育质量因此受到影响。

3.全局观念“有待增强”

主题教育的组织实施缺乏“全县视角”,更多从部门职责的角度出发,统筹协调的广度和深度不足。例如,部分跨部门的工作未能有效衔接,群众关心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不到及时解决,整体推进效率不高。

(二)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履行“两个责任”方面。


1.思想认识“深度不够”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一岗双责”方面,思想认识未能触及“深水区”,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要求理解不够透彻。例如,在推进党建工作中,存在“表态多、落实少”的现象,责任落实“浮于表面”。

2.实践行动“精准不足”

全面从严治党部署的实际落实中,精细化推进仍显“短板”,在干部、人才和基层组织建设上未能充分发挥政策联动效应。例如,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过程中,相关工作的“细致度”和“覆盖面”尚有欠缺,未能形成“全链条”的工作闭环。

(三)在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方面。


1.组织研究“深耕不够”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实践研究的“系统性”和“细致度”不足,缺乏落地举措。例如,在“组织体系建设”方面,更多关注干部队伍建设,但对领导班子配备的具体问题重视不足,导致部分单位出现党组成员缺配现象,工作推进因此受限。

2.干部管理“协同缺失”

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之间存在“统筹脱节”的问题,注重使用但忽视管理。例如,对于干部“精气神不足”的现象,缺乏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和干预措施,导致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未能充分激发。

3.基层党建“发力不足”

村(社区)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和后备干部储备方面缺乏“长效抓手”。例如,部分村党组织书记空缺后难以及时补充,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到位,因缺乏长效机制而导致制度运行“打了折”。

(四)在整改巡视、审计等监督发现的问题,做好“后半篇文章”方面。


1.沟通机制“阻力较大”

巡视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缺乏“高效联动”的沟通机制。例如,问题的移交和通报流程中,信息对接不畅、督办力度不够,整改工作效率因此受到限制。

3.长效机制“根基不牢”

整改工作中仍存在“就事论事”的倾向,对深层次问题的剖析不够,长效机制建设推进滞后。例如,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生活不严的问题,多以“督导整改”作为短期对策,但未建立常态化机制,类似问题因此反复出现。

二、存在问题根源剖析

从自身主观剖析存在问题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理论学习“浅尝辄止”,未能“深耕细作”

政治理论学习存在“浮在表面”的问题,抓得不够实、做得不够深。虽然积极参与*思想主题教育和党G教育活动,但对思想精髓的研究和自我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学”和“用”未能真正融通贯穿。工作中仍然依赖“旧经验”和“老办法”,理论支撑的深度不足,思维高度不够。对于将加强党性修养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人生必修课”,没有真正从理论高度出发进行深入思考与实践探索,在党员干部的思想引领、精神塑造和内心激励上未能取得足够突破。

(二)担当精神“趋于保守”,创新锐气“稍显不足”

长期从事组织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却也容易陷入“经验主义”的桎梏,认为熟悉业务即可高效推进工作。对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组织工作政策的主动学习不够深入,精准把握不够到位,在面对复杂局面时,缺乏用“新视角”分析问题、用“新思路”谋划方向、用“新办法”解决难题的能力,创新精神有所衰减。工作思维受限于“惯性模式”,开放性和敏锐性有所弱化,未能与新常态、新形势和新发展的要求完全对接。

(三)工作要求“松弛有度”,缺乏“严管厚爱”

在班子管理、队伍建设和任务推进上,存在失之于软、失之于松的情况,标准执行上有时未能保持高压态势。在抓细抓实过程中,更多停留于“布置任务”,而少了“闭环督办”。经常是到最后一刻才进行任务清账,缺乏“环环相扣”的工作推进机制。对班子和干部的管理上,压力传导不够深入具体,考核评价未能完全发挥指挥棒作用,工作推进有时显得零敲碎打、缺乏系统性。

(四)律己标准“有所松懈”,日常监督“力道不足”

在大是大非原则问题上能够保持坚定立场,但在细节规范上时有疏漏。对于领导班子和机关的日常管理,缺乏持之以恒的“韧劲”,监督工作更多停留在“表面化”,引领作用的发挥也不够突出。在日常工作中,更强调“把方向、管大局”,对制度建设和长效机制的谋划稍显不足。部分工作虽有阶段性成果,但在如何从短期见效走向“长治久安”上,思考和落实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整改落实措施和努力方向

(一)以学铸魂强党性,筑牢思想根基”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灯塔”,将*思想作为理论学习的“定盘星”,坚持读原著、学精髓、塑品格,持续锤炼“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研究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将新形势新任务的“变与革”融入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探索贯彻落实组织路线的科学方法与有效路径,提升理论指导工作的“精准度”,推动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落地开花”。

(二)严纪律明责任,锤炼担当意识

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积极参加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把参加机关党支部组织生活作为“必修课”,自觉接受党的组织纪律“规矩线”。聚焦全县组织工作的实际,以问题为“指针”,深入基层和部门调研,把握问题“脉络”,掌握整改的第一手“鲜活资料”。立足“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要求,教育引导干部以“主动之姿”投入工作,用“作为之力”展现担当。

(三)抓整改促提升,构建落实机制

将巡视反馈意见转化为“行动清单”,坚持主动认领、分类整改。成立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搭建起协调整改的“组织链条”。制定问题整改的“作战图”,明确具体问题、整改措施、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聚力突破难点、重点。以实干抓落实,以实效“交答卷”,确保整改任务“全线清零”。

(四)严监督树标杆,争当清廉表率

将纪律和规矩作为“护身符”,时刻保持党性立场和法纪红线的“清晰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以实际行动塑造班子“团结像”。驰而不息改进作风,争当表率,团结引领机关党员干部形成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新气象”。深入推进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和日常监督管理,用“实招硬策”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为巡视反馈整改注入“组织动力”,为全县发展积蓄“奔跑能量”。

写作不太难
写作、素材、知识共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