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蓝驰创投曹巍:机器人公司要做有一技之长的“六边形战士”

情感   2024-09-26 17:41   重庆  

对于VC/PE投资人来说,强大的魄力、敏锐的洞察力、快速的学习能力是必备品质,他们不仅是市场趋势的洞察者,更是企业成长的引路人。


蓝驰创投中国(简称:蓝驰创投)就是这样一家企业。


早期在选择AI大模型企业投资时,面对技术资历、行业资历都比较浅的月之暗面,即使内部并没有达成一致,蓝驰创投还是果断地按下“YES”按钮。


时至今日,月之暗面已经是一家估值超过33亿美元的头部AI公司成为大厂都在押注的AI大模型标杆企业。

到了机器人领域,蓝驰创投的投资同样果敢迅速。早在2014年蓝驰创投就开始关注机器人赛道,特别是工业场景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相关项目更是他们的关注重点。


目前蓝驰创投已经投资了高仙机器人、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机器人、万勋科技、程天科技、云圣智能、蓝芯科技、优艾智合、木蚁机器人、可以科技、筑领科技、帝尔博格等在内的机器人项目。


以高仙机器人为例,目前在商业清洁机器人领域,高仙机器人已经跃居世界排名第一,在全球范围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60%的收入来自于海外市场。但蓝驰创在投高仙机器人时,它还是一家年营收几百万名不见经传的机器人公司。不到十年,高仙机器人已经发展到年营收10亿。


蓝驰创投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拥有硅谷基因专注于早期创业公司的风险投资机构,目前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50亿人民币。蓝驰创投素来以眼光毒辣著称,早期因投中理想汽车、怪兽充电、青云科技、水滴公司等项目声名鹊起,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早期基金之一。


究竟是什么样的理念和决策策略能让蓝驰创在多个领域投资屹立不倒,并且能准确找到潜力巨大的创业公司,想必是很多同为投资人好奇的地方。


此外,蓝驰创投还在不断下注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领域,那么作为头部投资机构,什么样的公司更容易拿到蓝驰创投的投资呢?


带着这些问题,商界科创本期对话蓝驰创投合伙人、董事总经理曹巍,听听他在新形势下,对人形机器人领域发展、投资的看法与见解。



专访金句摘录


1、这一波机器人的世界格局以中美为主,而现在这个阶段里中美并没有明显的代际差和差异。

2、我们非常关注硅谷的技术变化趋势,梳理硅谷的技术变化趋势和技术演进的脉络,帮助我们更前瞻性地判断国内机器人和AI的发展方向。

3、我们其实有一套基础方法论,围绕技术变化的趋势和产业变化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优选创业团队。

4、做机器人公司是非常难的,它不是说有一技之长就能做一个很优秀的机器人公司,它是在有一技之长、有特色的同时要具备一个非常完整的能力模型。我们叫做有一技之长有特色的六边形战士。

5、作为创业公司它一定要继续思考的是不要自己总是想着去单打独斗,而是要去思考如何借助生态的力量,跟生态伙伴合作共创共赢。

6、从早期的科研渗透到复杂的清洁、搬运,进入家庭生活服务甚至是进入家庭去做养老、照护、陪伴各种各样的非标任务,通用和人形机器人市场是非常巨大的。

7、客观地理解和思考机器人当下能力的边界,思考场景的特点,找到机器人能力边界和场景特点的结合,循序渐进不断地去解锁机器人的能力,不断地在产业侧一步一步地去落地,这样才是一个良性的发展过程。


以下是专访全文:

商界科创:对目前全球机器人赛道发展情况,您有什么看法?

曹巍:今年是AI和机器人非常火热的一年,我们能够看到目前全球范围内机器人和AI能力最强的一定是中美两家。

在具体的机器人领域,硅谷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华裔科学家。我们看到一组数据,全球范围内研究具身智能和机器人的华裔和华裔科学家占比超过60%以上,大量都是华裔的学者。

同时我们看到硅谷涌现出来非常多优秀的机器人公司,比如说像Figure,当然也包括像经典的大厂像特斯拉,包括还有Agility各种各样的这种创新型的人形机器人。

国内的生态和硅谷的生态,大家基本上是在一个技术代际的水平,并没有拉开很大的差距。比如说像我们国内投资的智元机器人、银河机器人,它们在很多关键技术和关键能力点上,包括产品设计的新颖度上也有自己的特色,有些地方已经比硅谷的团队做得还要好。


所以说这一波机器人的世界格局,应该讲是以中美为主,而现在这个阶段中美并没有明显的代际差和差异。

商界科创:蓝驰的硅谷基因,是否对公司发展产生帮助?

曹巍:首先第一点,我们从硅谷进入中国之后,一直和硅谷保持高频地互动。所以讲我们有硅谷基因,但是更接中国的地气。我们非常关注硅谷的技术变化趋势,梳理硅谷的技术变化趋势和技术演进的脉络,帮助我们更前瞻性地判断国内机器人和AI的发展方向。

比如说2013年,当时我们从硅谷访谈回来之后,就开始在国内投资云计算。要知道在2013年,可能只有阿里在大力地去做云计算,像很多头部的大厂,如腾讯、包括百度还没有进入云计算领域。

所以我想说的是在技术前沿方向,硅谷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也是蓝驰作为一支来自硅谷、有硅谷基因的一些优势。

商界科创:在机器人市场,有没有定向的投资?

曹巍:首先第一点蓝驰是在2015年、2016年就开始系统性地投资和布局机器人方向。我们其实有一套基础方法论,是围绕技术变化的趋势和产业变化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优选创业团队。


比如在2015年、16年、17年这几年的时间点上,我们发现自动驾驶技术包括这个SLAM定位导航技术,它有快速地成熟和落地化的趋势,同时激光雷达的成本在快速下降,端侧的算力能力在显著提升,同时成本也快速下降。


那在这个历史背景和技术框架的支持下,我们投资了在高速自动驾驶领域做得非常优秀的理想汽车,另外一家就是在低速半开放领域高仙机器人。


高仙机器人目前也是商业清洁机器人领域里世界排名第一,大概其在全球范围内有70%的市场占有率,60%的收入都来自于海外市场。它的机器人也遍布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实随着技术不断地变迁和产业的一些机会,我们陆续还投资了将近十几家优秀的机器人公司,总投资金额已经超过了10个亿。在具身智能人形和半人形机器人方向,我们投资了来自北京非常优秀的银河通用机器人,来自上海非常优秀的智元机器人。

商界科创:机器人赛道创收周期长、前期投入大,蓝驰怎么看待这种投资类型?

曹巍:刚才介绍了我们案例的经验,比如说像高仙,我们投资的时候它大概年收入几百万水平,现在年收入已经是10个亿。

因为之前有类似案例上的经验,我们觉得作为一个重研发、重前期产品投入的创业型项目,它前期3到4年基本上处在研发期和培育期。这个阶段公司亏钱或者收入规模较小是正常的。

但是一旦进入发展期和成熟期,对公司商业化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我们现在在被投企业的管理和赋能方面非常看重早期,技术能不能做出差异化和特色?到了成熟期将近的时候,商业化团队包括国内、海外的落地能力和商业化能力是不是能够很好地形成?同时还有帮助形成对应的生产能力和供应链能力。

做机器人公司是非常难的,它不是说有一技之长就能做一个很优秀的机器人公司,它是在有一技之长、有特色的同时要具备一个非常完整的能力模型。

我们叫做有一技之长有特色的六边形战士。

只有这样的公司才能在竞争激烈、模型非常复杂、能力要求非常多的机器人赛道形成长期的价值和竞争力。

商界科创:您认为人形机器人公司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有哪些?

曹巍:其实整个生态现在变得越来越成熟,中国的机器人生态——从底层的零部件,到中游的产品团队,到最终交付集成落地的生态——其实是一个很完整的生态。

在有一个完整生态的环境下,作为创业公司它一定要继续思考的是不要自己总是想着去单打独斗,而是要去思考如何借助生态的力量,跟生态伙伴合作共创共赢。对于小公司来讲这样才能够避免重新造轮子,走很多前人走过的弯路,快速地找到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优势跟生态结合的成长轨迹。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高速发展。

我举一个例子,大家最近看得比较多的通用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团队,它的整个团队负荷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

首先第一点团队要有非常强的技术积累,在具身智能算法、底层的控制模型、架构思考和理解上要有不一样的东西,这些是帮助机器人能力突破边界的关键。

第二点就是我们说机器人是一个长周期重研发、重投入的创业项目,那么团队的续航能力非常关键。如果你早期没有商业化落地,可能也知道未来3-5年是不太可能落地,那么在前期如何储备足够多的资金让自己去度过研发期的续航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不管通过跟战略合作伙伴结盟、融资,还是自己去创造收入营收,总之造血能力非常关键,你有造血能力才有续航能力。

第三点机器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和系统,对于团队来讲,它不是一个单点技术好就能够把机器人做好,它涉及到的能力维度非常全面,包括团队过去有没有做过软硬件结合、复杂体系的协同开发管理,这个也变得很关键。

最后就是机器人做出来是要落地的,是要围绕应用场景落到产业里,产业合作伙伴在早期愿不愿意足够包容地向这些创业公司开放场景、资源,给场景给任务给数据大家一起协作共赢,这个就非常考验创业团队产业资源整合能力和资源运营能力。

所以我们相信只有满足类似能力维度和能力画像的团队,在如此竞争激烈的人形机器人赛道才能够脱颖而出。

商界科创:您对中国机器人市场有什么展望?

曹巍:通用和人形机器人它未来的市场潜力是非常巨大的,甚至比2000亿还要大。从早期的科研渗透到复杂的清洁、搬运,进入家庭生活服务甚至是进入家庭去做养老、照护、陪伴各种各样的非标任务,这个市场空间是非常巨大的。

我们说它的未来是星辰大海,但是创业公司只看星辰大海是没用的,一定要脚踏实地。因为技术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它不是今年做了一个创业公司,明年机器人产品就会进到用户家庭里去为用户服务。它会有比较曲折、比较挑战的研发过程。

我们给到创业团队的建议是客观地理解和思考机器人当下能力的边界,思考场景的特点,找到机器人能力边界和场景特点的结合,循序渐进不断地去解锁机器人的能力,不断在产业侧一步一步地去落地,这样才是一个比较良性的发展过程。

所以我们说既要眼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才能够把整个机器人的产业迭代和产业发展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走出来。



END



商界BIZTECH


商界BIZTECH
打造新科创第一媒体 做AI场景应用领航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