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新图景

企业   2025-01-10 23:09   北京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奔流不息的长江水中,能源脉搏潮涌澎湃。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这片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40%的黄金区域,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能源集团销售集团通过近十年的实践,在华中区域建立了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及川渝的五省一市销售网络,销量约占鄂、湘、赣、皖四省外调水运量的51%,探索出了“海进江”水运与铁路双通道发展的新路子。截至目前,销售集团累计向华中区域供应煤炭5.3亿吨,为地方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能源基础。

图为该公司中转基地生产现场

蓝海启航,蹚出发展新路子

时间回溯至2015年,国内经济整体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供需关系失衡,能源结构调整加剧了供过于求的局面,传统沿海市场又呈现饱和态势,导致集团公司自有港口频繁出现拥堵状况,煤价滑落至盈亏平衡线。

在当时的严峻形势之下,如何化解供需矛盾,才能助力一体化顺畅运行,在煤价低迷之际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在此后两年多的调研与实践进程中,销售集团在“长江经济带”中找到了答案。

2015年2月,华中办事处(筹备组)应运而生。初到华中的这群“外乡人”,面对的是同行竞争激烈、物流环节复杂、煤炭不适烧这三大难题。通过对用户和航运单位调研,他们决定创造性开展“海进江”配送销售业务。

“海进江”是指煤炭在北方自有港口下水,经海轮运输,在长江下游各港口接驳,再用江轮、湖轮运输到“两湖一江”(湖南、湖北、江西)区域。

图为中转港过驳现场

当时有一家电厂有疑虑,为能达成采购意向,销售人员上门服务,与电厂采购人员分析煤质特性、保供和运输优势,探讨锅炉不同排渣方式对入炉煤温度的控制,测算燃烧综合成本。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年3月27日,湖北西塞山电厂码头迎来了首条“海进江”江船,这一笔业务涵盖了海运、江运、过驳、汽车短倒、中转港出入库、数量和煤质监控、到厂数质量验收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监控,赢得了用户的高度认可。

就这样凭着“服务入炉”的细心和“黏性销售”的决心,跟客户从电话沟通到接过递来的一杯热水,华中区域年销量从不足1000万吨,增长至超8000万吨。实践证明,“海进江”业务有力填补了市场空白,减轻了北方港出港压力,为集团公司一体化稳定运营提供了支持。

敢为人先,勇做行业标杆

业务开展初期,在有限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海进江”运输主要通过建立健全四方沟通机制、从严制定运输江船苫盖标准、创新商务条款汇聚管控合力等精细化管理来控制途损。该公司经过长期探索,逐步形成了“海进江”煤炭内河运输标准规范,通过标准化管控,吨煤数质量损耗连年降低。短短一两年时间,“海进江”物流配送品牌在沿江煤炭市场上就逐步树立起来,该公司制定的一系列绿色运输标准被同行、沿江电厂竞相采用。2022年6月,该公司参与起草的《煤炭内河水运物流服务通用规范》作为我国内河煤炭运输的首个国家推荐性物流行业标准,获国家发改委发布实施。

长江航道上,棚架江船一直运用在粮食、水泥和化工品领域。如果用棚架江船来运输煤炭,可以遮风避雨、减少扬尘、降低损耗,相当于给煤炭盖上了一床“环保被”。

通过广泛调研,销售集团率先制定了棚架江船认定和考核标准,明确棚架江船的操作规程,公正开展运输质量考核,赢得了终端用户、航运公司的认可与支持。

图为棚架江船运输途中

江轮棚架化程度逐年提高,从2021年的43%,2022年的63%,提高到2023年的75%。通过大力推行江轮棚架化,2023年“两湖一江”内部电厂江轮配送棚架率实现100%全覆盖。

在示范效应的带动下,华电、华润、华能、国电投等系统外终端电力用户多次专程前来参观学习,形成了终端用户联合共建标准、联合推进棚架船应用、联合丰富细化标准的良性循环局面。

逢山开路,让“铁路快车”与水运

并驾齐驱

“海进江”销售模式在集团一体化运营链条末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用户对煤质个性化及运输时效性的诉求则需要铁路渠道来补充。

早在2017年,销售集团就在华中区域开始了首笔铁路业务尝试,也自那时起,为“水路+铁路”双轮驱动转型升级埋下了伏笔。

这是一条没人走过的路,宛如攀登陡峭的山峰,每一步都充满艰辛,既要有披荆斩棘的勇气,又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开局异常艰难。

适逢浩吉铁路开通,他们准备大展拳脚时却犯了难。“咱们在浩吉铁路沿线一没有资源、二不掌控运力,咱们起步的贸易量小,末端的集运站都不愿意跟咱们谈啊!”一开始壮志难酬的场景经常上演。

没有路,那就开出一条路。

2020年,通过对浩吉铁路沿线进行深度市场调研,他们总结出掌握煤源矿点、与之匹配的上站线路和集运站台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抓煤源,就要从客户需求出发。为了减少中间环节,他们将业务链条下沉到煤矿、站台,贴近煤源抢占运力,发掘长协供应商,提高履约保障能力。

没有经验,就向运输调运单位学习。通过走访浩吉铁路公司、地方铁路局,了解铁路运营机制,边学习边创新,为后期铁水联运业务打下了基础;没有经验,就向用户学习,通过分析用户进煤通道成本和重点环节,制定了业务全流程标准,询比价、合同模板、货权转移、数质量管控更加合规。

2022年底,经过多次斡旋,华中分公司首次以下水单位为主体在武汉铁路局立户,具备铁路请批车能力;2023年,和湖北省能源局一道与新疆发改委、能源局建立了联系并得到大力支持,顶着烈日和狂风完成了疆煤入皖、疆煤入鄂的历史性突破。

图为首列直发浩吉铁路非一体化外购煤运抵随州电厂

如今,该公司已累计发运铁路煤400余万吨。通过筛选和业务验证,与3家铁路供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在区域内开发30余家铁路终端用户,实现电力、建材、冶金和化工行业全覆盖,与“海进江”业务在煤质及通道上形成互补,逐步驶入双通道高质量发展道路。

数字化思维,为打造一流企业赋能

“海进江”煤炭运输周期长、中转倒运多,一条海轮装载的煤炭要在长江口中转倒运成数条甚至十数条江船,后续可能还要经铁路、汽车多式联运才能送抵用户,运输时长短则七八天,长则一个月。

面对如此繁杂的物流运输,能否给“海进江”物流配送系统安上一个“大脑”,智能调度船舶作业,压缩运输等时?能否给这一股股微小的“煤流”安上一双“眼睛”,监控记录运输全过程?他们在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开启了探索之路。

自2019年至今,“海进江”智慧物流平台建设、改进、升级已经历了五个年头。在平台建设过程中,该公司始终坚持将数字化转型研究成果和员工集体智慧融入其中。

图为“海进江”智慧物流平台

目前,平台已具备可视化研判、业务流程跟踪、中转港口管理、江轮运行监测、电厂运行监测、经济数据分析等21类关键功能,实现了“海进江”物流全链条全监管,自动收集抓取相关数据和现场图片,实现作业报告自动生成、经济指标智能分析、市场行情可视监测、管控记录线上归集,大大减少人员重复劳动,提高全流程作业效率。

平台还与国能e商平台、TSW系统进行功能对接和数据共享,自觉融入、服务服从于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大局,为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贡献力量。今年,他们在数字地图建设的征程上全力攻关,向深海航行。

砥砺耕耘终结硕果,奋楫笃行续写华章。这群当初怀揣梦想的“外乡人”,在一次次走访中播撒希望的种子,跳动不止的销量见证着他们的努力与坚持。

如今他们正怀着初心,攀登更高耸的山峰,跨越更广阔的海洋,在不断前行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微信公众号: 

 国能销售新视点

抖音号: 

 国能销售新视点

策       划 | 党群工作部

作        者| 孙斌

编       辑 | 马    晶

责任编辑 | 刘恺伦 

国能销售新视点
作为公司党建与企业文化宣传平台,关注新视点、传播正能量,发出咱们国家能源煤炭购销人自己的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