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盐少油”是错的?提醒:60岁后,吃饭时尽量做到这4点!

百科   2025-01-23 10:39   湖北  

回老家过年的这段时间里,总感觉老妈的饭菜格外“清淡”。无论是荤菜还是青菜,盐和油都放得很少。老妈总会说,吃清淡点对身体好。我们也没办法,就随的老人的口味一起吃,实在不行了,就自已炒两个菜。然而,“少盐少油”是否适合所有人呢?

《黄帝内经·素问》提出:“咸入肾。”认为咸味能入肾经,对肾的功能有滋补作用。

肾主水,盐味具有润下、软坚散结的效果,可以帮助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维持肾的正常功能。

盐虽重要,但也不能过多。过量摄入会伤肾、耗津液,因此要根据体质和季节适量摄取,才能发挥盐的真正功效。

油脂具有滋润、润肠通便作用,尤其适合体质燥热、津液不足的人群。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提到:“燥胜则干。”在燥邪伤肺、皮肤干裂的情况下,油脂类食物可以润滑脏腑,缓解干燥。

“盐和油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基础物质,用得对就是滋补,用不好反而伤身。”如果一味追求“少盐少油”,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

01
吃饭做到这4点
健康长寿常相伴

● 食物多样,营养均衡

60岁以后,身体的新陈代谢逐渐变慢,营养的需求和消耗也发生了变化。

许多人开始注重少盐少油,认为这样就能保持健康。事实上,这样的饮食方法只是片面的。

科学家研究发现,60岁以上的老人更需要摄入多种营养物质来支持身体的各项机能。仅仅依赖少盐少油的饮食模式,很可能会导致某些必需的营养素缺乏。

在保证适量的盐和油基础上,可以多吃一些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蛋、瘦肉、豆制品等;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帮助促进消化和吸收。

● 细嚼慢咽

到了60岁以后,很多人的消化系统开始变得不如年轻时那样强健,胃肠道的功能有所下降。

食物如果没有彻底咀嚼,很难被有效消化吸收,甚至容易引起胃胀气、消化不良等问题。

细嚼慢咽不仅能帮助食物更好地被消化,还能增加饱腹感,防止过量进食。

细嚼慢咽的好处不仅仅是消化问题,很多研究表明,咀嚼时,唾液中的酶能够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使其更容易被吸收。

此外,慢慢咀嚼还能给大脑更多的时间去感知饱腹信号,减少暴饮暴食的可能性,帮助控制体重。

● 定时定量


很多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饮食习惯变得不规律,可能早上不吃,中午吃得太多,或者晚上吃得过晚。

这样的饮食模式不仅容易导致胃肠负担,还会影响血糖、血脂的稳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定时进餐能够帮助身体形成规律的生物钟,使得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达到最佳状态。

而定量,则能避免过度进食导致的能量过剩或营养不均衡的问题。老年人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三餐的时间,并保持每餐的食量适中。

这样不仅能帮助控制体重,还能促进血糖和血脂的平稳,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 温热适宜

食物过冷或者过热都可能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影响消化功能。

尤其是一些消化系统较弱的老人,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容易引发胃痛、胃胀等不适症状。

研究发现,食物的温度最好控制在体温接近的范围,即大约在37-40℃之间。

这种温度不仅能保证食物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同时也不会对胃肠造成过多的刺激。

此外,温热的食物还会使老人更容易消化吸收,减少胃肠负担,改善食欲。

这些饮食习惯不仅能帮助我们保持健康,还能让我们的身体在老去的过程中更加舒适和有活力。所以,尽量做到这些4点,健康就在你手中。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您喜欢,欢迎您转发给身边的朋友

看文章有收获,就点个“在看”吧~👇

巧姐美生活
每天讲点“靠谱实用”的养生知识!让健康成为一种习惯,让生活变得更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