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快到了,各种饭局接踵而来,大鱼大肉,油腻的东西一顿接一顿。
尤其是中老年人,肠胃本就容易出问题,过年吃得多,活动少,便秘问题就会找上门,一旦便秘得不到缓解,肚子里面就不舒服。
《黄帝内经》中讲:“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主要管排泄的,若大肠出了问题,身体的其他部分也会受到影响。
为了避免春节期间被便秘困扰,巧姐这里推荐一种排便的水果——西梅(又叫梅干),被人誉为"天然泻药"。
西梅,原产于美国,但它的通便效果却是从古老的中医理论中找到了它的根源。
西梅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天然植物化学物质,这些成分对于肠道健康至关重要。中医认为,西梅具有清热、润肠、活血的功效,是一种非常适合便秘患者的食材。
西梅的主要成分之一——有机酸,可以帮助增加肠道的蠕动,促进排便。
而西梅中的天然糖醇(尤其是山梨醇)则具有促进肠道水合作用的作用,能够软化大便,减少便秘带来的疼痛感。
此外,西梅中的纤维素可以帮助增加肠道的排便压力,从而更顺畅地排出体内的废物。这些特点使得西梅成为了便秘患者的救星。
所以,过年期间备上两斤西梅,不仅能帮助缓解因油腻食物引发的便秘问题,还能帮助促进消化、调理肠胃。
早晨起床后,肠胃空空的,这时候吃一两颗西梅,可以直接作用于肠道。
西梅中的有机酸和糖醇在空腹状态下,能够快速激活肠道,促进肠胃蠕动,加速排便。
如果早上吃了西梅,通常能在上午很快感受到“拉屎”的效果。
● 泡水喝:
如果觉得西梅干吃起来有些干涩,可以选择将其泡水饮用。
将几颗西梅放入温水中浸泡1小时,待其充分吸水膨胀后再饮用。
这样不仅能将西梅的有效成分更好地溶解在水中,还能提高水分的摄入量,增加肠道的润滑,有助于便便顺畅。
无论是早上空腹吃,还是泡水喝,西梅都能充分发挥它的通便作用。所以,想要春节期间吃得开心,肚子也不发闷,赶紧准备一些西梅吧!
西梅虽然好,但吃多了可能会出现腹泻等症状。由于西梅中的糖醇成分能够拉水,过量食用可能会让肠道过于激烈地蠕动,导致腹痛或腹泻。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每天食用5到10颗西梅,不要一次性吃得太多。
● 糖尿病人要当心
西梅虽然是天然水果,但它的糖分和糖醇含量也比较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食用时要特别小心。
糖尿病患者可以咨询医生或营养师,了解自己每天可以食用的量,以免血糖波动过大。
● 吃完多喝水
西梅的通便效果有赖于它对肠道的刺激作用,因此吃西梅后一定要多喝水,帮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不仅有助于西梅的通便作用,还能促进全身的健康。
除了食用西梅,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其他简单有效的通便妙招,可以帮助你保持肠道畅通。
● 按摩腹部
腹部按摩是一种简单且非常有效的排便促进方法。每天早晨起床后,用手掌顺时针轻轻按摩腹部,可以刺激肠道的蠕动,帮助食物更快通过肠道。
● 喝蜂蜜水
蜂蜜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每天早晨空腹喝一杯温蜂蜜水,不仅能温暖肠道,还能有效缓解便秘。
蜂蜜中的果糖可以帮助软化大便,增加肠道水分,从而改善排便问题。
● 多吃粗粮
粗粮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是促进排便的天然食物。比如燕麦、全麦面包、黑米等,都能帮助肠道顺畅排便。
春节期间,虽然肉类多,但也要注意增加一些粗粮的摄入,帮助调理肠胃。
最后巧姐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欢乐。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您喜欢,欢迎您转发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