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高要求、高期待,会深深影响着孩子的性格、人格。
父母只有真正接纳孩子,才能让他们感到爱和温暖,有足够的勇气做真实的自己。
——鹿妈
◆ ◆ ◆
数学底子差、不开窍、考不上高分?
学习方法不对,再努力也是白搭!
11月15日上午9:00 呀呀妈特邀 北大胡涛老师
用“搭梯子开窍法”,快准狠解决数学难题
点击 预约 直播 来跟着名师快人一步学数学~
▽▽▽
来源 | 壹点灵心理(ID:yidianling0)最近,一位身心科医生谈到,每天都有大量家长带着有情绪障碍的孩子来求诊。
她还谈到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很多孩子都出自条件比较好的家庭。 父母事业成功,且很重视孩子的教育,给孩子准备各种教育资源; 很少情绪化,从不对孩子大吼大叫;还会鼓励安慰孩子等等。 然而,在这种吃穿不愁、没有创伤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却有不少患上了心理疾病。不仅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父母本人也会尽力参与教育过程。我的来访者,一个中产家庭的母亲丽丽,一直很重视儿子明明的培养。生孩子前,丽丽和丈夫专门学了一大堆育儿知识,非常注重教育方式。她不仅亲自辅导儿子的功课,还经常陪儿子参加许多有趣的教育活动、课外班。
如果儿子表现不佳,她不会批评或是打压,而是会耐心鼓励孩子,从亲身经历出发,教儿子如何应对失败。
夫妻俩也会私下敦促和反思自己,希望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带动儿子进步。
在丽丽的精心栽培下,明明从重点小学一路考进重点大学。就当丽丽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松口气时,却突然接到学校的电话,建议她带儿子去看心理医生。丽丽这才知道,明明上大学后,学习成绩一直不上不下,怎么努力也考不到前几名。平时和室友的关系一般,也不参加社团,觉得耽误学习。他无法接受成绩的挫败,又不敢告诉父母,于是变得越来越压抑,情绪出现了很多问题。丽丽的“健康养育”,在儿子那边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说法。当他想学吉他时,妈妈会耐心劝他改学钢琴,因为钢琴证书可以加分,对以后留学“有帮助”;
他读初中时,和最好的朋友吵架,和妈妈倾诉,丽丽却告诉他以学习为主,朋友以后会有的;
周末出门的亲子时光,父母从来不会选择公园、游乐场、海边这种地点,而是带他去博物馆、游学、科技馆,参加“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就连读大学的专业,也不是儿子自己选择的,而是丽丽和丈夫经过一番调研后,劝儿子选择的“前途最好”的专业。
“希望能和父母互相靠着坐在海边吹风,其他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心理咨询师严艺家用“情感漠视”(affluent neglect)来形容这种现象:父母自身很优秀,同时用尽全力给孩子充足、丰富的教育资源,教给孩子科学、正确的处事原则和价值观,但唯独忽略了建立和孩子之间无条件的情感链接。她发现,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更容易被焦虑、抑郁压垮,难以控制情绪。他们常常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即使取得了世俗意义的成功,却总是伴随着一种“无意义感”,怀疑人生的意义。这或许能说明,为什么家境不错的家庭,会养出有大量情绪问题的孩子。他们并非不爱孩子,相反,他们愿意花费资源在孩子身上,同时因为接受了更科学的育儿知识,在对孩子的陪伴上也很愿意付出。就像丽丽,她和丈夫的本职工作都很忙,但仍然尽量挤出时间陪伴儿子。多次咨询后我发现,丽丽内心其实非常不能接受平庸的儿子。在丽丽看来,自己和丈夫都考了好的大学,有好的基因,家里条件又好,那孩子肯定也能延续好的生活。于是,她十分重视儿子的教育。从小到大,儿子所有的时间都要有用、有意义,需要用来学习、赢在起跑线上。他们愿意为孩子付出,但同时要求这份付出必须取得相应的回报。于是,他们的孩子虽然物质条件被满足,但仍然有大量被工具化的体验。作为孩子生命中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客体,他们会尽可能地去满足父母的期待。于是,为了不让父母失望,这些孩子会自己卷自己,拼命学习,取得好成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失去了发现自我和接纳自己的机会,反而因为自我和现实的冲突常常产生大量的负面情绪。就像明明,他在初中时就曾经因为学习难度骤增,成绩下降,再加上和好朋友吵架,于是整个人变得非常低迷,甚至产生了厌学的倾向。发现明明不对劲的丽丽鼓励他,别灰心,再多努努力就能恢复之前的成绩。这看似比“打骂孩子”的家长要科学许多,但却忽略了作为孩子的明明,并不具备像她一样的成年人应对负面情绪的能力。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要孩子“积极点”,其实是在忽略孩子的真实情绪,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该有这些感觉。作为父母,如果能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就能帮助孩子度过这个冲突阶段,那么孩子才能慢慢适应,培养出应对现实的能力。与此同时,这些家庭的父母,留给孩子的印象往往是忙碌且不快乐的。因此,当孩子察觉自己无法满足父母的要求时,第一反应不是反抗,而是产生负罪感,接着便强迫自己好好学习,压抑自己真正的情绪和需要。他们的人生,成了温尼科特所说的“虚假的自我”。他们的生命中没有空白,也就少了自己的体验。并且,父母承担着孩子和现实世界接轨的功能,如果孩子对父母的印象是“不快乐的”,那么他对未来也就很难产生期待。外在世界并不是可以满足自己主观体验和愿望的场所,毫无意义的感觉也就相应滋生。这几年上网的一个感受是:我们越来越注重“家境”之类先天条件对人生的影响。比如之前对“江浙沪独女”的追捧,全网追着做“李湘”女儿等等。的确,宽松、富裕的家庭条件能为一个人创造更好生活的可能;统计数据也显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要高得多。但同时,“中产家庭”孩子们的困境提醒我们,父母能否为孩子提供充足的外在资源,并不是决定孩子未来的唯一条件。如果父母只关注为孩子提供物质资源和价值观的喂养,那么即使家庭富裕,孩子的内心也是匮乏的。相反,即便家庭条件一般,父母也可以通过“精神富养”为孩子提供养分。比如一位朋友谈到这样的经历。她小时候家里很穷,都没有油炒菜,但她妈妈还是会在她的饭里拌点油,尽最大可能给她补充营养。
不仅如此,尽管家里穷,母亲还是会自制很多玩具,陪她一起玩。母亲会将筷子削尖,用报纸糊上做成风筝,陪她在春天的野外放飞。
看似简陋的玩具,因为有了母亲的陪伴和充分的投入而变得极其珍贵。这些大量珍贵的记忆中藏着密切的情感连接。“我妈妈很爱我”的信念成了她一生的加油站。成年后,家庭幸福、事业顺风顺水,都来源于幸福的早年基础。此外,接纳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才是对孩子最有价值的付出。而很多被外在要求捆绑的孩子,往往在通过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正如一个小学阶段成绩非常好的孩子,自从进入初中、见识到更大的世界、被别的孩子比下去之后,就感觉自己一文不值,开始逃避上学、焦虑抑郁。像他一样,很多孩子从小到大就被灌输“你只要成绩好就可以了”的信念。成绩是他们唯一的价值感来源,一旦垮塌,整个人格都崩塌下来。过度埋首单一的价值体现的过程,这也使很多孩子在本该天真无邪的年纪里,有着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也极少有沉浸式的体验去感受人生的丰富和多样性。做父母很难,听过身边很多朋友抱怨,这个年代好像怎么养孩子都是错。前几天看到一个高三女孩的妈妈发帖说,觉得女儿学习压力太大了,于是网购了一台烤棉花糖机,给女儿请了一天晚自习的假,陪她玩了一个晚上。
评论里有网友说:“她不差这一个晚自习,但这个夜晚她会记很久很久。”比起教育一个只会拼命内卷的孩子,培养一个学会努力的同时也懂得休息的个体,才能在未来独立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来源:壹点灵,关注个人成长,壹点灵让你离自由更近一点。转载请联系壹点灵(ID: yidianling0)授权。*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图虫创意。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育儿先育己,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女儿派
每晚八点陪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