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实验校省级1所,市级6所!西湖这些学校上榜!

政务   2025-01-23 16:50   浙江  



近期,浙江省教育厅印发了《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确定省级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通知》,全省共有11个地区、 102所学校确定为浙江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其中,西湖1所学校入选浙江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日前,杭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杭州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评选,西湖区6所学校榜上有名一起来看看具体名单和各学校的科学教育特色。
浙江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总校)
杭州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

杭州市上泗中学

杭州市学军小学

杭州市文新小学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总校) 
院校融合式“科学家育苗工程”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总校)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是浙江省、杭州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学校致力于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积极探索院校融合新路径,以培养青少年科学家素养为目标,建立起一个以精神文化为引领,物质文化为依托,课程内容为抓手,三阶培养,多维评价,全面保障的一体化未来科学家育苗工程。学校与浙江省海科院、浙江省天文协会等院所所携手打造了校内特色科普馆,配套开发校本课程。《小小潮间带,趣玩大世界》、《探秘自然微观》等多项课程被评为区精品课程,海洋系列绘本《你好,新同学》已经发行,集团课题《科学家育苗工程:“院-校融合式”小学生科学素养共育行动研究》立项为杭州市第五届重大教育科研课题。
“S・AI” 赋能科教 玩创少年铸就非凡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
为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创新实验,探索科学教育实施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将“AI+”作为突破口,以“S·AI”技术工程育人理念为核心,将科学教育与人工智能紧密结合,开设“玩创”工程课程。学生们成为“玩出来的校园工程师”,设计并制作出一个个充满创意的智能校园“守护者”,如智能盐管家、幸福餐车、净厕精灵、会唱歌的地毯、裸眼3D、水动力饮水器等。弘扬科学教育办学特色,推进科学教育课堂改革行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时代育人方式的转型,推动科学教育改革迭代创新。
探索指向关怀与创造的科学教育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持续探索指向关怀与创造的科学教育,依托学校重大课题与培育项目,实施基于PTA量表的学生实验教学,建设数字化的科技特色空间,探索“现象-解释”“设计-物化”“责任-审辨”取向的科学建模、技术与工程、科学议题教学等科学学教方式。在跨学科融合的探索实践中,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等素养得到强化,学校科学教师也逐步向科研型、学术型、专家型教师转型。学校相继获得首批全国优秀STEM教育学校,中国STEM教育领航学校,全国航空特色学校、浙江省义务教育课改试点学校、浙江省STEM教育项目种子学校等荣誉。
从科学“家”到科学家——筑梦最初一公里
杭州市上泗中学
杭州市上泗中学基于“三校·四馆·五院”地域资源优势,打造“从科学‘家’到科学家——筑梦最初一公里”科学教育项目,精心搭建校园科技走廊与科学活动场域,定期开展科学实验秀,让实验乐趣触手可及,使科学玩起来;同时,学校积极联动周边场域资源,拓宽学生视野,通过“我与科学家有个约会”等系列经典活动,搭建成长桥梁,让眼界广起来。另外,学校借助“智融”模型打造科教生态,构建多样化科技化校本课程,如创客机器人、虚拟竞技、劳动中的科学等,让科学实践在课堂中真实发生。上泗中学,正以独特的科学教育魅力,引领孩子们筑梦科学之旅,点亮未来科学家的征程。
“科学+”:打造儿童立场的科学创新教育
杭州市学军小学

杭州市学军小学积极打造儿童立场的科学创新教育。科学加实践,儿童亲历实践“做中学”。馆校资源共建,与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合作建立“恐龙探索角”,开发“恐龙来啦”校本课程。科学加项目以真实问题驱动儿童自主学习。参与国家课程教材研究所“深度学习”项目,开展跨科学、劳动、美术、德育的主题学习《520发光贺卡》。科学加工程在开放性解决问题中创新学。结合学科实践研发“工程笔记”,在浙江省第三届工程启蒙教育会议上分享经验。科学加视野,强化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小河长项目”荣获上百项荣誉,学校深化“小河长”行动,和英国结对学校开展线上对话;与海洋二所建立长期科普计划,定期组织科普讲进、展馆体验,科考研学等。学校被评为浙江省大中小学科学教育共同体学校、杭州少年科学院分站。
科学三连“+” 馆校共“童”行
杭州市文新小学
杭州市文新小学积极探索馆校社协同科学育人机制,构筑基层学校科学教育特色三连“+”模式。场馆联创+:分馆驻校,丰富在地资源。携手中国湿地博物馆,全市首家国家博物馆分馆及转角博物馆入驻校园,积极营建校园湿地生态场域拓展科学视域。课程联动+:馆校融创,建构特色课程。开发“博物馆在校中”、“西溪湿地生态课堂”等《生之萌》系列课程,学子科学核心素养显著提升实践联合+:馆校协同,丰富实践方式。开展E-steam项目研究活动,创新科学学评新样态,实践公益志愿活动。近年来,学校“亲自然”的科学教育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获中国湿地学校、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普教育示范学校等十多项荣誉。
祝贺获评学校
为西湖科学教育点赞

来源 | 浙江教育报 区教育局 西湖各校

编辑 | 庄晓婷 

西湖教育
宣传西湖教育品牌,传递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