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复习绝招
一、关于试卷整理
班里成绩不错的孩子,试卷总是收藏得很有条理,按顺序排好,再装到文件夹里,上课用到时一下就能找到。
✍ 问题分析
✎ 建议
收纳整理的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孩子小的时候,让他自己整理玩具;上学后,让他独立整理书包、书桌;再大一点,帮他准备文件夹、文具袋等,养成把试卷、讲义根据科目的类别或题型收集在一处的习惯。
二、关于错题分析
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可能不是难题不会做,而是以前错过的题又出错了。试卷中很难的题目占10%—15%左右,不会做影响不大,但以前考过的那些题,有心的同学基本不会出错,仍然出错的话,差距就拉开了。
✎ 建议
让孩子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每次考试之后,把出错的典型题目抄到错题本上,或者把试卷出错的地方剪下来贴在错题本上,再将正确的解法写在旁边,复习的时候多看看。
三 、关于学习时长
天天“挑灯夜战”的孩子学习最好吗?不,恰恰相反,这类孩子往往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虽然经常很晚才睡,但成绩却不会突飞猛进。
✍ 问题分析
在一天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是上课时间段,如果听课效率低,课下费再多时间也不好补。
很多孩子掉进了一个恶性循环:上课时不好好听讲,回家写作业很多地方都不会,磨磨蹭蹭很晚才睡;晚上休息不好,第二天上课没精神、听课效率低,于是又只能熬夜去补。
✎ 建议
四、关于复习方法
✎ 建议
成绩优异的同学家长要提醒孩子,复习阶段以查漏补缺为主。以保持优势为前提,争取均衡提升。在复习过程中要让孩子仔细审题,在答题过程中也要注意步骤完整、书写规范、用语正确。
成绩中等的同学应该尽全力提高薄弱的地方,同时要紧跟复习进度,不能为了提高弱势学科而脱离老师的步伐,错过老师讲授的重点知识和解题技巧。
五、关于复习“雷区”
(一)死磕偏难怪题,不重视基础
考前复习时,很多孩子喜欢钻研一些偏、难、怪题,认为这些题分值高,是拉开成绩的关键。可考试的绝大多数题目是基础内容,虽然分值低,但简单更容易拿到分。
✎ 建议
1.回归课本,串联知识
2.整理笔记,重视基础
(二)忽视作业,不重视课本和课堂
有的孩子不重视课本,对课本中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不到位,有的孩子觉得快要期末了,日常留的作业便不重要了。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认真跟着学校老师的进度走,把课堂和课本当作主要的复习材料。
✎ 建议
1.督促孩子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作业和复习要两头抓。
2.带孩子时常温习课本概念,抽查孩子对于课本内容的记忆程度。
走进考场,如何减少失误
提高答题正确率呢?
一起接着往下看↓
10个考试技巧
01 选择题做完就填答题卡
这时填答题卡心态比较平静,不会因为担心时间不够而出现涂写错位的情况。
02 考前看相关资料转换思维
考前看复习资料,是为了让大脑提前进入状态。
03 遇事都往好处想
04 别看他人的做题速度
考场上左顾右盼,观察别人做题进度,会给自己增加压力。
05 答题要冷静,巧用考前5分钟
06 保持平常心
做题时不要着急,按照读题审题、形成思路、规划答题、反思检查这四个步骤,认真对待每一道试题。
07 时间分配不要“头重脚轻”
考试时间要合理分配,不要“头重脚轻”或“头轻脚重”。题目争取一遍做对,不要寄很大希望于检查,因为时间不会很充裕。
08 薄弱环节放最后
要先做简单的试题,耗时少、准确率高,后面才会越做越有信心。
09 弱项考题不放弃
弱项考题一开始做不出,可在题前做下记号,检查时再思考,也许那时就豁然开朗了。
10 答题不要总看时间
一场考试建议最多看两次表:一是做完选择题后,合理分配一下第二卷的答题顺序与思路;二是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以便做出试题的取舍与检查安排。
编辑 | 庄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