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系主任量化考核的标准是:“一年发一篇正式论文,且不要求核心期刊”

文化   2024-11-24 19:55   北京  
“必记本”注:本文作者为陈平原(1954年1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特此分享。



关于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一旦成为评价标准,就要求统计,一统计就会成为流水线作业,会丧失原来学术会议的意义。”

院系主办学术研讨会能否作为衡量该学科发展水平的指标?

如今各个大学经费充足,组织国际会议已是家常便饭。

看学术水平,与是否开会关系不大。

但是,评判院系和评判学者,是两个不同的标准。若评判院系,组织很好的学术活动,当然应该加分。但评判学者,就不应该这样。现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很多,不能说多参加会议的,学问就一定大。

认真筹备的学术会议,确实可催逼你做研究、出成果。但一旦成为评价标准,就会要求数字,一统计就会成为流水线作业,丧失原来召开学术会议的意义。

以前我们很重视参加学术会议,可现在会议太多了,会场越来越松散,很多学者并不认真对待,变成纯粹花经费,以交友、聊天及旅游为主。

关于学术刊物级别

“我不相信刊物的级别问题,好的杂志有很严格的评审制度,它会把不好的文章卡住,但是也会把棱角鲜明的东西卡掉。”

发表论文的数量在学术水平衡定中应该占多大比例?

这两者之间是有关系的,数量太少不合适,太多则没必要

我当年做系主任的时候定了标准,每年统计时,发表多少篇以上的不算。只希望大家一年能发一篇正式论文,且不要求核心期刊。

因为作为学者,长久不写论文是有问题的。

而且,人文学科很难有一篇论文定乾坤的。

专业不一样,如研究当代文学能写很多,但有的专业,比如音韵学,一年能写一篇就了不起了。

此外,之所以不强调核心期刊,是因为评审刊物的制度,在我看来有问题。学术界其实有自己的看法,哪些杂志比较好,大家心里是有数的。

为了保底,我做系主任的时候,定了几十种大陆、港台以及日本的学术杂志,鼓励大家投稿。英文杂志没必要,因为学校已有奖励了。

为什么另起炉灶,因为现有的评价体系存在一些问题:第一,集刊没进来。很多集刊专业性很强,学术水平高,但它不在评价体系里面。第二,我不相信单位级别能够决定杂志级别,杂志级别决定论文质量那一套。所谓特级、一级、权威杂志的划分是有问题的。

就拿国字头《XX社会科学》来说吧,他们有很严格的评审制度,会把不好的文章卡住,但也会把特立独行、棱角分明的东西卡掉。

你看最近二十年,对整个中国学界有巨大影响力的论文,有多少是在《XX社会科学》上发表的?反而有些民间性质的学术集刊,能保证特立独行、前沿性的思考和表达。

所以,我更看重作者和论文,以及学界的反响,不太相信杂志的级别

重不重杂志,看什么样的杂志,以及他们选聘的评审专家。理工科论文有影响因子作为判断的依据,但也不是绝对的。人文学的情况更复杂,好论文不见得发在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上。

用图书馆学家的眼光与方法来引导学术,不是一个好的思路。


关于转引率

“人文学科的转引率可作为参考,但价值不大。”
人文学科的论著被转载率和引用率有多大的价值?

不能说没关系,但是关系不大。

现在有的杂志明言,要在本杂志发文章,最好引用我们杂志的论文。这里有几个问题,第一,很多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和话题,因为你做得很好,一锤定音,把问题都解决了,人家不跟着做,也都不引用。反而是那些争议性很强的,大家都引,或拿来当批评对象。

所以,正引、反引、详引、略引是不一样的,但计算机并不能解决这么多的问题。

人文学著作的引用和自然科学的引用不大一样。

但我承认,这个指标可以列为参考,因为人文学的领域很广。如语言学这方面做得比较规范,引用率很重要;而做文学的,普遍不太爱引用别人的话。有的专业喜欢天马行空,有的专业则强调知识积累,这是不一样的。

关于人文学科领导批示

参加政府决策咨询会或者报告获得批示能否提高学术声誉?

这取决于你的专业。

社会科学需要尽可能介入到国家政策的制定中,人文学科却不是这样。

努力获得领导批示,不是人文学发展的方向。

关于编书是不是学术成果

著作、创作、译书、编书,是否应该纳入考察范围?它们各自的权重应该是多少?

编书算不算,要看学术分量,有的书没有多少内涵,有的书却编得很认真。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古文献专业的业绩如何统计。

有的校勘很重要,可以当著作,有的就不行,这个必须尊重专业评判。

翻译也是这样,不能一概而论,若翻译学术著作,而且是比较艰深的,还有学术性注释的,那当然是学术成果。

一般来说,翻译文学作品,尤其是畅销书,不算学术成果。

在大学教书,文学创作也是不算学术成果的,这点大陆与台湾不一样。

在台湾,著名作家要转型当大学教师,必须读博士学位,而且从助理教授做起。大陆高校为了装点门面,喜欢聘名作家,而且一聘就是教授,还不用上课。

关于学生成果能否算进导师成果

“如果把学生的指标带进来,容易变成学界和权力的互相勾兑。学生的成就可以统计进来,但在职生不能算入其中。”

学生的成就是否也能算进老师的个人成就,成为一个评价标准?

这要看是什么样的学生。

最近二十年,各大学纷纷开始招在职研究生,目光远大的教授,专门招领导或名人。

有一个大学教授很得意,说他不招副厅级以下的学生。

除了政府官员,还有社会名流以及企业家。

若将此统计在内,就很容易演变成了官学或商学之间的互相勾兑。

教授有了很多地位很高的政界、军界、商界、学界以及文坛的在职研究生,而这些本来就出名的学生,反过来烘托了教授的光辉形象,此风不可长。

所以,我的建议是,若统计学生业绩,在职生不在其列。

读书是最低成本的求知在“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的小雪时节过后,读些有意思的书既是抵御庸常、建设自我的最便捷方式,读些有价值的书更是理解自己、理解世界和理解人生的最有效途径,悦读从一本好书开始吧,更多好书、更多常识、更多交流请下方扫码领取“必记本”知识星球优惠卡,先到先得,先睹为快!

必记本
公号“必记本”由原平方教授于2015年创立并主理,属于国内首家知识匠聚合平台:专注知识生产与分发,幽默解读专业术语、通俗普及深奥知识,满足学习深造、高效工作及品质生活需求。是学人的必记本,白领的能量餐,商务社交的充电器。#懒人上进必备神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