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时代下的熵减行动指南
今天的你又内耗了嘛?
“内耗”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老少皆谈了。
和老妈开视频唠家常,时常叮嘱对方不要内耗,最累的是心累。
社会竞争激烈,内心期望与现实差距巨大,我们对自我价值常常存疑;进入婚姻的我们又进入了更加纷繁复杂捋不清的家庭关系网中,这些都加剧了我们内心的内耗程度,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有限的能量都被耗在这没有意义的过程中。怎么破局呢?
就是带着这样的困惑我阅读了这本书,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从内耗到心流:复杂时代下的熵减行动指南》
作者:杨鸣
生命以负熵为食……新陈代谢的本质,就是生命不断对抗熵增的过程。
What an organism feeds upon is negative entropy…the essential thing in metabolism is that the organism succeeds in freeing itself from all the entropy it cannot help produce while alive.
—— Flow:The Psychology ofOptimal Experience
适合年龄:16-30岁成人
熵(Entropy)是一个我们在初中时就接触过的物理学概念,来自著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1850年提出这个概念的普鲁士教授鲁道夫·克劳修斯(Rudolf Clausius),是个严谨而浪漫的德国人,他借用了古希腊语中一个意为“转换”的古语来命名这个极为重要的规律,即一个物体的热量只能从高流向低,而要让热量从低流向高在自然情况下是不可能的,除非有大量额外的能量逆向做功。
熵是一个系统的状态函数,指的是这个系统的混乱程度,越混乱做功效率越低,熵值就越高,便是熵增;反之,系统内部越有规律,做功效率就越高,熵值也就越低,便是熵减(或逆熵);系统内部极为简洁有序的状态便是负熵——一种做功过程中几乎没有能量损耗、如晶体般稳定的状态。借鉴了物理学熵的概念,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中提出了精神熵(Psychic Entropy),也被称为心熵。熵增的最高形态:内耗心累到极点的感觉,用一个近年来的高频词就可以概括——内耗。内耗是熵增的最高形态。群体心理学(Group Psychology)对此有个专门的描述,叫作“内耗效应”(Internal Friction Effect),指的是在群体协作中部门内部因不协调或矛盾等造成的在人力、物力等方面无谓的消耗。放在个人身上,便是内心各种无谓念头一直产生摩擦,摩擦后的垃圾——精神熵不仅越积越多,还互相对抗,将人在心理上拖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中。
学习一个新事物时,要么觉得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太多,产生“学不完”的焦虑;再想到学习这部分知识也没有让自己过得更好,又产生了“学了没用”的焦虑。虽然在现实中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但脑子止不住地高速运转,根本停不下来,于是对任何事都无法专注,缺乏动力,情绪低落,没有快感。
另一种反向的内耗便是不管自身的实际情况,一开始就制定一个理想化的目标,强迫自己每天执行。比如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必须开始学习、要学几个小时、学到什么进度、几点吃饭、几点运动、运动必须达到什么标准,等等,整天处于一刻不敢松懈的打鸡血状态。如果某个环节没跟上,便产生巨大的焦虑,试图给行动加码以立刻补回。通过无止境提升行动量来掩盖注意力和行动力的缺失,是一种对身心更大的内耗,因为反复印证的“我努力了但始终不行”会进一步强化习得性无助。还有一种很矛盾的内耗,就是身体顺从天性躺倒在舒适圈的同时,内心的焦虑又会刻意去抑制自己的各种欲望,比如明明想吃一口蛋糕的冲动已经喷薄欲出了,却用意识不断告诉自己不可以打开冰箱。一旦防线失守,蛋糕入口的一瞬间焦虑便噌地冒出来,伴随着自责和羞愧更凶猛地向自我展开攻击。
● 完美主义和强迫倾向:对自己期待过高,总纠缠于细节,要么过度行动,要么迟迟不行动。
● 总将焦点放在不可控的结果上:纠结于过去和未来,一直逃避现实,这是内卷群体的通病。
● 高敏感、低自尊:过度在意他人言行,总觉得与自己有关,陷入猜疑却又不敢去当面确认。
● 高压力、低欲望:找不到压力源,无法说清自己的感受。过度思虑,刻意压抑正常的需求。
(BTW:我感觉这四条我都中招了,呜呜)
● 思维:将固化型思维替换为成长型思维。
● 意识:从舒适圈跨入伸展圈。
● 行动:从结果导向转换为过程导向。
专注是触发心流最核心的条件。
斯坦福大学认知与神经系统实验室的一个团队发现,一个人能迅速进入高度专注状态,便有机会进入心流,经常停留在心流状态又能使他的专注力更收放自如,日后进入心流会越来越容易。在形成了这样的正循环后,这个人在工作学习外的生活中也不会心不在焉,休闲娱乐时更容易投入,面对美食时能细细享受,当家人或朋友需要倾诉时会专心聆听,面对意外时能迅速洞察本质、处理危机……无论是不是为了打开心流之门,能随时随地进入专注都是提升人生品质的重要能力。
很多宏大、抽象的社会现实问题并不是不重要,关注和思考它们也没有错,只是不适合当前还很普通、很脆弱的自己。当过多有分量的信息对一个人的认知体系产生冲击而个体无力承载时,他就会陷入一个无止境思考无解问题的恶性循环中。当自己的段位还不高时,能接收
到的大多数信息其实都是噪声。
事实上,多数人最应该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停止一切关于10年、20年后的格局预测,只专注于眼前的事。工作时全力解决自己专业领域的挑战。
不断给人生做这样的减法,就是对抗熵增和内耗的最好解药——正如契克森米哈赖所说,当找到一个能长久凝聚自己注意力的活动后,即使外界有再多的负面侵扰,你也能够自得其乐。在想做的事上能随心所欲地集中注意力,不仅是控制意识最显著的指标,也是精神熵在不断排出的信号,当我们找到这个活动并投入进去时,重塑内心秩序的车轮便开始运转了。
在全神贯注投入这样的活动时——和很多人的直觉相反——大脑能耗是极低的,哪怕连续几个小时人也不会觉得多累。
存量信念(固化型思维者)
和增量信念(成长型思维者)
固化型思维者和成长型思维者在面对外部环境时,还有一个极为明显的信念差异:前者往往认为这个世界是由存量资源构成的,而后者则认为这个世界是一直在做增量的。
存量信念会导致什么行为倾向呢?便是不愿意与外界交换能量和物质。比如去朋友家做客,当将一份礼物交到对方手上时便开始期待回报,因为“我给出去了,就是我减少了,他增多了”。哪怕对自己也是这样,相比把钱投资在自身能力提升上,固化型思维者更愿意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因为利息是确定的回报,而学习的回报是不确定的。在无形资源上也是如此,当看到一个大家都需要的信息时,相比分享给他人,固化型思维者更愿意自己悄悄收藏起来。
此外,固化型思维者选择的目标往往具有防御性,为了避免失败,他们宁愿放弃有风险但潜在回报大的目标;和他人一起共事时总想在证明自己的同时尽可能少付出努力,因为对他们来说,如果承认自己需要在一件事上付出巨大努力,那就等于承认自己没天赋。而成长型思维者则将能否让自己变得更好、能否获得某种体验作为选择目标的标准。他们对外界是开放的,乐于接受他人的能量,也愿意为他人注入能量,但有着清晰的界限,会主动避开负能量的人和环境。
增量信念使他们相信努力的复利效应,最大的满足不是来自“这事对我来说轻而易举,没人比我更擅长”,而是“这事对我来说挺难的,努力以后终于比之前做得好了”。而在遭遇失败和挫折时,成长型思维者不会给自己贴标签,也不会羞于和他人讨论——因为这只是自己暂时不够好。只要能获得新的体验,他们并不会特别介意在一件事上先付出。事实上,所谓付出有没有回报完全取决于对回报的定义,成长型思维者也能够接受付出很多但什么都得不到的结果,这是一种对外界环境的弹性适应力,但固化型思维者却无法接受这一结果。
本质上,固化型思维是一个封闭式认知系统。它是培育熵增的温床,在平静有序的表象下,看不见的熵一直在贪婪地发育,而负熵却被挡在外面;成长型思维则符合开放性系统的特征,通过与环境不断交换能量获得负熵流,始终处于成长螺旋中——两种思维的差异,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不同的人如何通过一个个不同的决策走向迥异的人生。
要把自己改造成开放性的低熵系统,首先要适应以成长型思维来评估和选择值得去做的事(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比如,当有一个竞争上岗的机会时,固化型思维者首先考虑的是能不能赢,上任后能不能证明自己,对他们来说,这是个展现成功、确立自身优越性的机会。而成长型思维者会考虑能不能学到东西、能不能获得新的体验、有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会先考虑如果做得不好会被他人视为失败者。
思维模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自然的过程,太刻意强迫自己只会适得其反,因内心冲突而徒增熵值。
想让复利效应助力自己的成长很简单:耐心地做正确的事。“正确的事”不难理解,就是符合成长性原则、位于伸展圈的事,只要一开始的赛道对,行动起来便能享受到复利效应的红利。听起来好像是稳稳的幸福,但如果将这句话改成“耐心地做不舒服、有压力且不一定有回报的事”,你还会那么充满动力吗?
在初期做正确的事必定很煎熬,而人们缺乏的永远都是“耐心”。复利效应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就是它存在一个临界点。例如健身、背单词、读书、写作等这些事,带给我们的效果增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十分平缓,而一旦过了临界点便会有指数级上升。这个规律在中国文化里有类似的阐述:厚积薄发。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累,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释放,最终达到惊人的效果。
只要总看着结果,就会总想着去控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实施以结果为导向的行动时,多半会中途放弃或者改弦易辙。在不知道临界点什么时候会来的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就是专注于过程,在保证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将行动持续下去。非线性的复利行动,它的真义在于一个个微小变化的累积,最终导致一个巨大的突变,这也是和熵增的线性模式最大的区别——当拿着一个大铁槌去敲击铁球,幻想能马上撼动它时,只会因巨大的惯性阻力而导致我们失控。
以长期学习代替临时学习、以过程导向代替结果导向的终身成长者,不再心急如焚地时刻计算回报,也不会只在需要时才去寻找解药。那些每天都在探索新事物的终身成长者,已经将自己打造成一个能产生复利效应的低熵开放系统,对他们来说,学习就像呼吸一般自然。而那些只在受到刺激或临近最后期限时才想到穿上跑鞋、捧起书本的临时成长者,既无法受益于复利效应,也无力对抗熵增。两者的区别在短时间内自然不明显,但拉长时间线看,真是天和地的距离。想一想毕业后每年的同学聚会,在“初始值”持平的情况下,头几年比来比去,其实大家都差不多,而到第5年再聚时,大家便能明显察觉彼此之间的差距,到第10年……很多人应该已经不想再来了。
很少被无谓事转移注意力的低熵人士。这些人在我看来,属于真正优秀人群。
他们的人生就像一条宽广的河道,主动接入高质量的信息、人际流、环境流,相当于为自己创建了一个光合作、水循环、大气流动的熵减小环境。心理能量的积累也复利效应,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的内心愈发坚韧,充满性,像发动机一样推动着自己不断前行,即使遇到一些外也没那么容易“废”。此外,当高质量认知大量内化,我们的输出便开始有价值,于是自然而然地会与优秀人产生更多交集,并被带入更适合成长的环境,形成良循环。
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在《人生的智慧》中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谁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他还说,“大致而言,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
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曾指出:“拥有独处的能力,是一个人情感成熟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一个人想要找到好的生活状态,并不依赖于他人的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