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

创业   财经   2022-07-01 21:34   北京  

摄影:不愿透露姓名的杭州网友

一个朋友找我聊天,聊到另一个朋友,吐了很多槽,说简直没法再做朋友了。

我静静地听他说完,提醒他,就在前一段,你还经常夸这个人。

我不是在评判,事实上,我自己也经常这样。

有时,我会觉得一个人满满都是优点,简直太棒了;

同样的人,不同的时候,通过不同的事情,我又觉得他为什么会这样,简直不可理喻。

一个人会有如此之大的变化吗?

 

1

 

我越来越发觉,自己慢慢能观察到这些起心动念的时刻。

这也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借助这些时刻来观察自己,观察这个世界。

在公司,因为接触的事情多,我也会收到更多、更全的信息。

经常会有伙伴来向我反馈某件事或者某个人的问题,有时,你会发现大家的反馈是矛盾的: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情,大家的反馈和评价甚至会截然相反。

从我的角度来看,大家都无私心,也都在为公司好。

可问题是,每个人、每件事,都存在很多切面。

但绝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无法去感知到事情的所有面。

人类的认知方式是,通过自己曾经的经历、感受,形成脑海中的认知和思维模型,再用这些思维模型对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以及那些人作出评价。

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的思维模型是「主观」的,和我们曾经的经历、感受有关,每个人都不一样;

第二,我们观测到的人和事的切面也都是不同的。

模型不一样,切面也不一样,得出不同的结论,也就不奇怪了。

 

2

 

在《为什么我们喜欢贴标签?》中,我曾经引用过两个社会学实验。

在第一个实验中,两组学生要在指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在途中,他们都会碰到一个倒在地上需要帮助的人。

第一组学生被告知他们已经迟到了,而第二组学生则被告知时间还非常充裕。在两个对照组中,「时间不足」组的学生中有 10% 的学生停下来帮助人,而「时间宽裕」组中这个比例高达 63%。

实验的另一方是观察者。结果表明,大部分观察者会用这些学生在这个实验中「是否帮助那些人」来判断他们是否是「善良」的人。

问题的关键是,他们并不清楚有些学生是「时间很紧急」,而有些学生是「时间很宽裕」。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人类的心智被设计成,在评价人的时候,会忽略或者淡化当时那个切面的「情境因素」,而倾向于对人的本质进行定义,也就是我们说的贴标签。

第二个实验是美国两个顶尖大学 —— 普林斯顿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的一场美式橄榄球赛。

这场比赛进行非常激烈,甚至可以说粗鲁。普林斯顿的一名球员被打断了鼻子,而达特茅斯学院的一名球员中途断腿下场。

赛后,心理学家将这场比赛的录像拿给两个学校的学生来观看,发现双方对犯规的观点存在显著差异。

在观察「达特茅斯学院的犯规次数」这个指标时,普林斯顿的学生平均看到了 9.8 次,达特茅斯学生则是 4.3 次。

很多合理的冲撞,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支持者眼中,是无法容忍的犯规;而很多明显的犯规,在达特茅斯学院学生的眼中,是情有可原的正常动作。

这就告诉了我们第二个结论:当我们给一个人或一件事贴上标签的时候,会扭曲我们的感知。

 

3

 

我最近接连写了《理性》和《你不理解》,都引用了休谟的那句话:

人类的理性只是激情的奴隶。

某种程度上,这篇文章也是对这种现象的另一个切面的观察。

当我们评价人或事的时候,会淡化我们观测的那个切面的「情境因素」,而倾向于给人或事贴上标签。

更可怕的事,如果你自己非常认可这些标签,它们就会蒙蔽你的双眼,扭曲你的感知。

毕竟,我们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寻找各种逻辑来自圆其说。

 

4

 

你可能意识不到,很多东西都是标签,都会不知不觉束缚我们的思考。

这周,我听了霍华德·马克思和他的儿子安德鲁·马克思的播客《The Rewind - Something of Value》。

在这期节目中,父子俩又围绕「价值」和「成长」的投资风格,进行了一番讨论。

事实上,价值也好,成长也罢,这其实也是我们对投资这件事情所加的标签,只是这件事情的一个切面的不同描述。

霍华德·马克思经历过「漂亮 50」(Nifty Fifty)泡沫的破灭,也因此失去了在花旗银行的研究部门主管职务,被老板派去管理当时无人问津的可转换证券和高收益债券基金。

他当时并不知道,自己站到了一个前途光明的位置上,「被迫」进入了即将繁荣数十年的新领域。

这些经历以及感受,不可避免地塑造了霍华德·马克思的思维方式,给自己贴上了「价值」的标签。

安德鲁·马克思的成长路径则几乎相反。

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耳濡目染了大量的价值投资理念,一度巴菲特和价值投资不离口。

但是,他的职业生涯,也是成长股投资的黄金十年。从 2009 年到 2021 年长达十三年的时间里,以高科技公司为主的成长股,大幅跑赢了传统生意为主的价值股。

这也给安德鲁打上了深深的「成长」的烙印。

可是,价值和成长,真的能分那么清吗?

这是不是只是投资这件事的一个切面?

父子俩最终形成的共识是,「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

不停讨论「价值」和「成长」的区别,只能说明自己的工具箱里只有一把锤子。比起争论,更重要的,是应该拥有整个工具箱。

 

5

 

价值和成长背后的本质是什么?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依然要回到公司价值的定义:

一个公司的价值,是它未来现金流的贴现。

巴菲特在早期更推崇「烟蒂股」投资。这是因为在那个时代,投资并不是一个主流行业,参与的「聪明人」不多,信息和数据的获取也不容易,这些都造成了市场上有非常多的低估值公司和套利的机会。

在巴菲特遇到芒格后,转而更关注公司本身,而非更便宜的价格。这一方面是因为参与者增多导致低估值公司和套利机会的减少,更重要的原因是,巴菲特认识到,在公司价值的定义里,更大比重的部分,是这个公司未来所创造的。

从本质上来说,投资就是用现在支付的价格,去换取一个公司未来的现金流。

现在支付的价格便宜一点,未来创造的价值更多一点,都是超额收益的来源。

相比去争论价值和成长,可能更重要的是明白自己的能力圈在哪里。

 

6

 

在《无人知晓》的最新一期播客里,我引用了一段之前读《时间的秩序》的读后感。

世界没有物体,而是由事件组成的。比如说,「亲吻」是个事件,问这个「吻」明天在哪里是没有意义的。「石头」看起来像个物体,但不过是很长的「事件」。

一个人也不是物体,而是食物、信息、光、语言等进进出出的复杂过程。

均匀、统一、有序的「时间」,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概念。

不含时间的世界并不复杂,它是个相互关联的事件网络,其中的变量遵循概率。

它们共同推动着这个世界慢慢展开,向前发展。

这个世界其实与我无关,未来也无人知晓。

但是,这样的未知让我们恐惧。因为,人类天生期待确定性。

于是,我们用各种思维方式、概念、标签、公式,去试图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投资,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和每一个人。

这帮助了我们,也束缚了自己。

 

7

 

这篇文章,也是自证。

也是在用我的思维方式,对这个多面的世界,所做的一点观察和理解。

与此同时,我也找到了自己应对的方式:

1)努力寻找那些词语、标签、公式背后更本质的问题;

2)给自己的工具箱里多安装一些思维模型;

3)推迟形成判断,尽量少打标签;

4)开放,更开放一点;

5)利用每一个起心动念的机会,向内观察自己。


本周操作



最新净值

实盘投资周报第 245 期,最新的资产是 7,460,273.22资金加权收益率为 50.13%,本周增长 1.28%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记录不代表任何推荐之用,仅作为自己的长期投资验证。投资者应保持独立思考。

孟岩
未来无人知晓,一起有知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