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23 年初),一位好朋友买的基金亏了不少,问我应该怎么办。
我先是把《投资第一课》推荐给他,又给他看了一下我的投资实证,然后对他说:
「这些道理并不复杂,你可以花一些时间看看,如果你最后理解并且认同了,可以考虑按照有知有行的理念来投资。」
后来,我们一直没什么联系。
直到 2024 年初,他又来找我。
「《投资第一课》里的道理挺简单,我也认同。但一直想等那些亏了很多的基金回本后再卖,然后切换到有知有行的投资方式。
但经过这一年,我的基金亏得更多了,距离回本的距离更远了。现在我该怎么办?」
1
因为是很熟的朋友,我对他说得比较直白:
等回本,只是你自己的一种期望。世界并不是围绕你转的,你有你的计划,宇宙有它的计划。
毕竟,你因为中概套牢、TA 因为医药女神套牢、还有人被雪球结构套牢,宇宙每个人都要考虑,也挺为难的。
我想表达的是:
很多时候,买错了就是买错了,宇宙不会因为你的亏损而改变它的计划。
等回本,其实还是想让自己舒服一些。比如,想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或者总有一种幻象:自己一旦卖掉就会大幅反弹,等等。
最后,我问了他三个问题:
1)如果你有一笔新钱,现在会买这个产品吗?如果不会,那为什么要持有呢?
2)不卖出就没有亏损,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概念。浮亏和实亏到底有什么区别?
3)我们凭什么相信「错误的投资」回本的收益,就能大于用「正确的投资」重新开始所获得的收益呢?
2
春节前,我写了一篇文章《与自由的距离》,我说:
附着在我们身上的东西越少,我们就越自由。
在投资这件事上,束缚我们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需要用钱的时候,通常卖掉亏得最少或者涨得最多的那支;
加仓的时候,通常选择补仓亏得最多的;
即使明知是一笔错误的投资,也完全不忍心卖出;
…
我们看似自由,但却被绑住了手脚。
3
我很喜欢的财经作家摩根·侯塞尔,在 "The Full Reset" (《全面重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的军队被彻底清零。
《停战协定》要求,战败国德国解除自己的军事装备。于是,在一战后的几年里,德国的军事武装被彻底销毁了,包括:
六百万支步枪;
三千八百万枚炮弹;
五十亿发子弹;
一千七百万枚手榴弹;
一万六千架飞机;
四百五十艘军舰;
数百万吨其它军事装备;
…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
20 年后,二战爆发。
德国凭借它所拥有的世界上最强大和先进的军事武装,包括最快的坦克、最强大的空军、最复杂的通讯设备,以及第一批导弹…给整个世界带来了远超以往的、更多的痛苦。
一个充满讽刺的事实是:德国先进的军队,某种程度上源自于 20 年前的彻底的去军事化。
一战后,德国失去了所有的军事装备。
但故事的另一面是,他们获得了一张白纸。
当德国开始重新武装时,他们没有任何沉没成本,可以在一张白纸上组建出一支最现代化的军队。
1939 年,战争爆发时,与德国抗衡的盟军的装备是什么样的呢?
美国陆军使用的是 1903 年的步枪,法国军队开着一战时期的坦克,英国为了应对德国的入侵,从博物馆里取出了 19 世纪的大炮。
4
军事装备,是一个国家最重要、复杂、昂贵的事情之一。通常,每个国家都会充分利用自己的已有装备。
但技术进步有它自己的计划和规律,它完全不关心现有的装备是否过时。
于是,是否需要花钱、花时间来更新已经过时的装备,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二战时的德国,不需要做这个决定。
它需要军事力量。
它只能从零开始。
The Full Reset(完全重置)。
于是,它拥有了一支每件装备都基于最新技术的,远胜于盟军的现代化军队。
5
让军事装备过时的,是技术进步。
让已有的投资账户过时的,是我们的认知。
大多数人的第一次投资,都始于「基本不懂投资是什么」。
要么是被银行的理财经理劝说,要么是看到身边的人都赚钱了,等等。
旧有的投资账户,就是在这样的认知下建立的。
比起一战时德国被解除的军事装备,还要差得多。
随着亏钱,大多数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对投资有所学习和了解,知道了一个更好的投资账户应该是什么样的。
但是,就像是否需要花钱、花时间来更新已经过时的军事装备一样,是否卖出不好的投资从零开始,对于任何一个投资者,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6
摩根·侯塞尔的合伙人,克雷格·夏皮罗说:
Try and view every investment as if you did not own it and be disciplined.
尝试以一种你并未拥有它的视角来看待每一项投资,并保持纪律性。
我们可以做一个头脑实验:
早上起来,当你打开自己的账户,发现所有的现有投资(包括基金、股票、理财产品等等)都被卖出了。
你拥有的是一个全部为现金的账户。
你会怎么做呢?
我想,新的认知,会让绝大多数人拥有一个和原来完全不同的投资组合,就像新的技术会让从零开始的德国拥有一支崭新的现代化军队一样。
但我们不会这样做。
不像一战后的德国,没有人逼着我们做决定。
7
摩根·侯塞尔在文章的最后,引用了《思考,快与慢》的作者,心理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的故事。
在写作《思考,快与慢》时,卡尼曼经常把整章写好的草稿删掉重写。
经常写作的人一定知道,这简直太难了。别说整章,有时候就是改几句话,都要做巨大的心理斗争。
和丹尼尔·卡尼曼一起写作的贾森·兹威格问丹尼尔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丹尼尔回答道:
「我没有沉没成本」。
贾森·兹威格说:
「丹尼尔告诉我,除非你致力于彻底摧毁所有不重要的东西,否则你永远无法创作出值得一读的作品。」
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写作、商业、投资,以及生活。
8
与回本的距离,也是,与自由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