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底,我和陈行甲老师录了一期播客。
一个月后,当这期播客要上线时,我已经不记得我们具体聊了什么。
能想起来的,大概是行甲老师的数次哽咽,是他满含热泪的双眼,是他总用来形容自己状态的用词——喜悦。
上线前,当我重听这期播客时,发现了一句话:
凡是找到的,都不再是你要找的。
1
我很少在生活中听到「喜悦」这个词。
当我们日常幸福瞬间的时候,我们会用哪些词来形容这些状态呢?
高兴、开心、满足、狂喜 …
很少有人会用喜悦。
但如果去翻阅一些和心灵有关的书籍,你会发现在那些书籍里,用来描述内心幸福的状态最多的词就是:
喜悦。
这些用词之间细微的区别是什么呢?
可以从很多维度来描述:
比如开心可能更短暂,高兴可能更表层,满足可能是达到了自己的期望,等等。
而喜悦,是由内而外、长久的、平静的一种幸福的状态。
2
在《人生的智慧》里,叔本华认为人类的普遍状况是:
欲望,一时的满足,无聊,进一步的欲望。
他说,人的大部分痛苦源于被欲望驱使。
一旦满足了一个欲望,能享受片刻的满足、开心或者狂喜,但很快就会转化为无聊。
紧接着,这种无聊又被另一个欲望的出现所打断。
叔本华的年代,他可能无法预料到,消费社会、功绩主义和科技互联网,极大地放大了这种循环。
我们在一个又一个、彼此平行交叉的欲望中疲于奔命,偶尔高兴、开心一下,马上投入到对下一个欲望的追求中。
3
一个朋友对我说:10 月 8 日要是我把股票都卖了,最近再买回来就好了。
事实上,现在他的资产规模比 9 月底要高不少。
只是,10 月 8 日那天的经历和记忆,已经让欲望变得更大,不超过那天就不再能带来满足了。
另一个朋友对我说:孩子上重点中学之前,我对他说只要上了这所学校就很好了,学成什么样都能接受。
现在第一个目标达到了,他却对孩子食言了。因为新的环境、新的竞争,他也有了新的目标。
4
我们选择的语言,反应了内心的感受。
行甲老师为什么会用频频用「喜悦」这个词?
今早他给我发了一条微信,里面就藏着答案。
这条微信是他的视频号的最新一条动态,在北京冬日的寒风中,他穿得很少,笑着、兴奋地说:
朋友们,我想跟你们分享,首都灿烂的朝霞。
5
活在当下是一个被说滥了的词。
但我觉得,喜悦,就藏在这四个字里。
现代社会,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规训、排名、系统,它试图从各个维度来让我们设立对未来的目标和期望。
但是,凡是找到的,都不再是你要找的。
这条路上,我们会有开心、满足、狂喜,但不会有喜悦。
6
我当然不是说不应该有目标。
适度的目标,能激发我们内在的潜能,推动我们突破舒适圈,去探索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我只是想介绍另一个维度。
我曾经多次引用过乔丹和科比的冥想导师 George Mumford 对成功的定义:
Success, for me, is being able to walk away from what I'm doing and say, I gave everything I had that I did the best I could with what I had in that moment. And then the results are not up to me. I never talked about winning. The issue is, can you walk away saying you learned and you did as much as you could do?
翻译过来,George 的意思是:
对于我来说,成功就是,当我在任何时刻从我所做的任何事情中抽身出来,我可以说,我极其专注并且倾尽全力。至于结果,并不由我决定。我从来没有说一定要赢。我说的是,我专注了、我学习了、我尽了最大努力。
7
上周参加一个活动,一位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
有知有行明年有什么目标?
我的回答是:
没有目标。
我真的没有目标。
这不代表我们不努力。
我们有很多想做的、要做的事情,也会尽最大的努力(但也同时会好好生活)去把它们做好。
我想表达的,或者说内心的真实感受是:
期望的路上没有尽头。
我曾经在播客里分享过,我也是真的这么认为:
有知有行停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包括现在,我都是可以的、满意的、充满喜悦的。
我尽了最大的努力,也收获了很多完全意想不到的很多东西。
我们会继续探索,但没有想一定要找到什么。
8
凡是找到的,都不再是你要找的。
这句话很打动人,也会是一个更易于传播的播客标题。
但我选择了聊天中最打动我的那句话作为标题:
「他们落水了,水很凉」
这句话对我来说,就像行甲老师眼中北京的朝霞。
记录下这一刻,本身就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