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看到一则书摘,是几年前看 《麦肯锡传奇》时记下的:
「允许别人对你直呼其名可以发出一个清楚的信息,那就是你不会滥用层级制。实际上你是在欢迎别人批评你,至少是批评你的观点,从而帮你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几年前在且慢,我定了一个规则,不希望同事们称呼我为「总」或「老板」。在有知有行,这个习惯被延续了下来。
我的直觉告诉我,虽然只是一个看似简单的称呼,但这些称呼会塑造一个氛围(或场),让接下来的对话变得开放或者封闭。更重要的是,这些称呼在组织内部会在对话、文档、开会时高频度的提及,这不仅影响了那些对话,还会影响所有人的感受。
正像我在《感受》中写的,感受形成知识,知识决定行为。
1
上周,我给一位伙伴提了一个小建议:把一篇文档标题中的「整改」修改为「调整」。
看起来有点儿「细节上雕花」的意思,这很重要吗?
在我看来,也许很重要。
「整改」天然有偏负面的含义,一般用来形容违反规则后,整顿、改造的过程。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你想到整改时,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场景?
「调整」则更像是一个中性词,也更符合这篇文档的本意。
我对这位伙伴说:
语言,很多时候容易限制住我们的思维方式,甚至规训我们。
一篇文档,会在工作中高频传递和使用。每个看到的人,每一次接触,这些用词都会无形地影响其他伙伴看待这件事情的方式,影响他们的感受,从而微妙地影响他们的行为。
2
我们通过自己的体验获得感悟,进而形成内心的知识,并无意识地影响了自己未来的行为。
这很令人惊叹,但真正把人类和其它动物区分开来的,让社会大爆发的,是人类智慧、或者说知识的集体性的、积累性的发展。
我们如何传递彼此身上的知识呢?
语言。
无论是对话、文字、视频、播客……正是语言充当了我们沟通交流的渠道,让人类的知识可以在彼此之间进行传递。
就像有性繁殖在把不同个体的基因融合在一起会引发突变一样,知识的积累、传递、交流也会引发突变,而这些突变则是人类科技进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从这个角度来说,语言极其重要。
3
但语言也有它的局限。
第一,语言是第二义的。
我在《感受》中写过:语言只是内心感受的投影,真正要表达的那个东西,是说不出来的。
我最近每天晚上都会散步一个多小时,然后吃一根「苦咖啡」雪糕奖励一下自己。
那种感觉,既有多巴胺带来的满足感,又因为走了一小时所以没有甜品不利健康的负罪感、还能获得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专注吃完一根雪糕的心流感受,实在是太舒服了。
但是无论我怎么写,我想你都无法体验到我的真实感受。
语言,是思维或是内心感受的投影。
当我们说出来,或者写下来的时候,那些无法被语言描述,或者不知道该怎么描述的东西就被忽略了。但很多时候,恰恰这些东西,才是更重要的。
在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的小说《悉达多》中,乔文达在与悉达多(佛陀)分别的最后一刻,期待悉达多指点自己真正的解脱之道,他问:「有没有一种尊奉的教义、信仰或者知识,它们能帮助你正确地生活,正确地处事?」。
历经坎坷的悉达多告诉他的老朋友:
「种种教义是毫无用处的。知识可以分享,智慧无法言传。去经历、去体验、去感受而非领教。」
4
第二,语言是不准确的。
这也是第一点的延伸,因为语言是第二义的,所以他无法准确描述一个人内心真实所想表达的东西。
体验是无尽的,且充满了细微的差别。但常用的词语是有限的。
把无限的东西投射到有限的语言(词汇)上,自然会带来不准确。
《心经》的全称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和「波罗蜜多」都是佛教梵文的音译。
「般若」本身的含义是拥有大智慧,但它和我们平时所说的智慧又有所区别。
平时一提到智慧,我们就会想到聪明、博览群书、知识丰富。但佛教里所认为的智慧并不是指这些,因为这些丰富的知识和聪明,反而可能会引起对各种各样事物的分别心、执着心,从而引发痛苦。
佛教所说的智慧是超越那些知识,超越「色受想行识」中的识,消除对各种各样事物的分别和执着。
因此,当时的佛学家决定不翻译这个词,就是怕翻译过来的不准确,会限制住读者的思维。
这就自然来到了第三点。
5
第三,语言还会限制、塑造、甚至规训我们的思维。
接触新事物时,人根据自己脑海中已有的知识、样本、概念,去和现实世界中的信息进行对比、裁剪,然后形成新的知识。
换句话说,我们通过把新事物纳入到我们已知的那些概念、框架里来学习新的知识。
因此,当我们了解一个新事物时,「先入为主」的语言就很重要了,因为它决定了我们大脑用哪些框架、概念来进行对比。
拿前面的例子来说,当我打开一份标题带有「整改」两个字的文档时,大脑会自动联想到与这两个字有关的概念和知识,下意识地认为这可能是一个违反了某些规则、需要进行整顿、改造的工作。
可能我甚至意识不到的是,这些感受还会微妙地影响我的行为:比如可能会压抑住原本希望创新的那些离奇古怪的想法。毕竟,都已经违反规则了,还是小心一点吧。
6
总结一下:
1)语言是思维和感受的投影,它无法表达我们所有的体验和感受,也不够准确;
2)语言会反过来影响、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
举个例子。
无论之前创办的产品,还是现在的有知有行,我们一直在做一件事:
帮助、陪伴大家接受、理解长期投资的理念,把投资坚持下去,最终获得不错的回报。
在这个过程中,看似我们做的是投资的事儿,其实我们在影响投资者的「心」。因为只有他 / 她的内心变化了,才会管住自己的手,避免非理性的行为。
你觉得应该用什么词来描述这件事?
有人说是「洗脑」。
你别不信,真有人是这么去形容我、以及我们所做的事情的。
在《你不理解》中我说过,这个世界是多面的,我们都是用自己的内心去观察这个世界的某一面,并形成自己的认知。
换句话说,你的心是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
我更喜欢用的词,是「传递理念」。
这是一个偏中性的词,我觉得可以更准确地形容我们在做的事情。
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在每一次交流里,用「传递理念」还是「洗脑」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也会自动调用我们大脑中那些旧有的概念和框架,做出完全不同的行为。
7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相比「粉丝」,我更倾向于用「关注者」、「读者」;
相比「流量」,我更倾向于用「用户」、「同路人」;
相比「同事」,我更倾向于用「伙伴」(这个例子纯和我们公司的性质和文化有关);
相比「搞钱」,我更倾向于用「投资」、「创造」;
相比「举报」,我更倾向于用「投诉」;
相比「同意」,我更倾向于用「赞同」;
相比「漂亮国」,我更倾向于用「美国」;
……
这些用词的区别看起来微不足道,甚至可能就是一些流行性用语或戏称。
但我不认为这是小事。
文字、语言会调用不同的类比,微妙地影响我们的感受,限制、塑造我们的思维,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
看似无关紧要的用词,会引发一点一滴微小的变化,在我们甚至意识不到的时候,把我们变成了不同的人。
8
我本来给这篇文章起的标题是《语言的限制》。
写到最后,我把它改成了:「无题」。
本周操作
无
最新净值
实盘投资周报第 243 期,最新的资产是 7,274,475.57,资金加权收益率为 46.24%,本周增长 0.13%。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记录不代表任何推荐之用,仅作为自己的长期投资验证。投资者应保持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