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云亦云这么久,读到杨奎松才算开了眼

学术   2024-11-12 09:00   吉林  


“读史就是读人”,有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才有了历史的复杂跌宕,恢弘壮阔。
民国人物尤其精彩,这个时代,紧跟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涌入了更多传统中国不曾有过的波澜和壮举——他们身上,既有古代的遗风,也有现代的观念,其选择与命运,对当下,也很有启发。
随着“民国热”的流行,人们的民国知识,已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语,但杨奎松先生的《民国人物过眼录》,带给人的震撼,一定超出你的想象。
杨奎松先生对民国档案的了解,有着惊人的广博,在同辈学者中几乎罕有其匹。其作品,既在国内广受欢迎,又得到诸多海外学者推崇,在大陆很是罕见。
但在本书中,他却并不致力于建构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是以轻松的语言,把那些隐没在史料深处的人物秘闻,随手钩起,呈现出历史沟壑中的别样峰峦。
◎ 逐鹿中原,成败在人还是在天?
近代中国,刚刚走出帝制,到底向何处去?
对当时中国走向,影响最大的三股势力,莫过于国共两党和苏联了。决定历史走向的人物,就变得尤为重要。


本书中,很多人物都涉及这三方,既有国共的领导人与前领导人,还有苏联派往中国的特使,像瞿秋白、蒋介石、张学良、罗申、孙中山、陈立夫、向忠发、蒋经国、王明……

通过杨奎松的叙述,我们会发现他们背后各方势力的消长,以及一个个政治力量的覆灭和兴起。各方之间的斗争,固然激烈,其内部之间的分歧,也同样触目惊心。
更让人感慨的是,有时,近代史上的关键一步,竟然是某个人一念之差;有的看似必然的进步,中间又有多少尴尬与偶然。
杨奎松《民国人物过眼录》内页展示

◎ 探寻史料深处,重寻历史拐点
由于种种原因,近代史上很多重要人物长期被忽视。有些细节,看似琐碎,实则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比如:
· 蒋介石在卢沟桥事变后发布全民族抗战的讲话,内心其实惴惴不安?
· 毛的外向型性格和蒋介石内向拘谨的性格对两党成败有什么影响?
· 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其实只是一时冲动?
......
种种问题的答案,都能在本书中得到。
为此,先知书店诚荐杨奎松先生的《民国人物过眼录》,为你展示不一样的民国人物,不一样的民国历史。看到真实的历史,可以更好地思考当下。《民国人物过眼录》是先知书店独家绝版书,售罄即绝版,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多次断货,所剩无几):
面对中国近现代艰难且复杂的转型,很多历史学家还在参与“大合唱”,他们看似学识渊博、立场客观,实际上却是在堆砌名词,读者根本无法从庞杂的概念中汲取教训与见识。他们的眼光是向内的,所以只能看到此时此地的影响因子。
而杨奎松和沈志华研究历史,从全球范围出发,从国际大背景的角度书写中国近现代史。因此,他们总能见别人所不能见,回答一般学者回答不了的问题,也受到一般学者所不能得到的荣誉——他们是在国内国外都受到高度赞誉的历史学家。
他们的写作都基于一个共同的基础:真实。
杨奎松写的是中国革命历程,放在读者眼前的却是20世纪国际格局的风云变化。它确实是拓宽历史视野,理解中国与世界关系演变的绝佳之作。书店有记录:有位书友已陆续买了20套《革命》送朋友。

杨奎松这套精装典藏版的《革命》四书,在装帧设计上选用最好的材料和制作工艺,质感特别的布面书脊,烫银字体,阅读与珍藏皆宜。

曾有人问,“这套书会绝版吗?出版社编辑回复:“建议趁早收。”店长荐书有幸获得杨奎松老师“《革命》四书”签名+钤印版,更具珍藏价值,数量有限,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


重建史学公信力,需要杨奎松、沈志华这样的史学家但遗憾的是,他们的许多书是中国近代史领域众所周知的“断货王”,这次集齐十分不易,数量有限,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杨奎松&沈志华作品集”(含绝版独家书)。
沈志华老师所说:“我们看到的历史,原来人们脑子里那些东西我不敢说百分之百是假的,但大部分是有误解的,那么就需要历史学家来一点一点地把事情弄清楚:这个历史过程,到底发生了什么?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两套书极具史料价值与收藏价值,其中沈志华主编的《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为先知书店独家好书,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杨奎松 | 历史系新生推荐阅读书目
 近代史最容易忽视的四个视角
 激荡二十年 | 两千年帝制的终结
 从辛丑到辛亥:晚清最后十年
 杨天石:“竭泽而渔”的秘档追踪者
 民国的三枚切片:幻象、表象、真相
 本书堪称“断货王”,有位书友已陆续送给朋友多本珍藏
 张宏杰:看着秦晖老师远去的背影,我为清华的学生感到惋惜
 重建历史的公信力,需要杨奎松、沈志华这样的史学家
 多数人选择站在赢的一边,而他选择站在常识和良知一边
 跳出传统的革命叙事和政争视角,重看1944-1950的中国命运
 超越意识形态,揭示历史真相:“惟有他才能写出这样有深度、有内幕的书”

近现代史论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协助学术资源书籍查找,关注史学动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最新文章